软考高级架构师:聚合关系、关联关系、包含关系、依赖关系

软考高级架构师:聚合关系、关联关系、包含关系、依赖关系关联关系 老师和学生 关系松散

一、AI 讲解

在面向对象编程(OOP)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聚合关系、关联关系、包含关系和依赖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关系,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比喻。

1. 关联关系(Association)

关联关系是类与类之间最基础的关系。它表示一个类的对象与另一个类的对象之间存在联系,但这种联系比较松散。

例子:

  • 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有联系,老师教学生,学生向老师学习,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的,学生可以有多个老师,老师也可以教多个学生。

2. 聚合关系(Aggregation)

聚合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联关系,表示一个类是另一个类的一部分或组件,但部分可以独立于整体存在。这种关系被称为“has-a”关系。

例子:

  • 班级和学生:班级由学生组成,班级消失了,学生依然存在,他们可以加入其他班级。

3. 组合关系(Composition)

组合关系是更强的一种聚合关系,表示一个类是另一个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体的生命周期结束,部分也会随之结束。这也是一种“has-a”关系,但比聚合关系更为紧密。

例子:

  • 房子和房间:房子由房间组成,如果房子被拆除,房间也不存在了。

4. 依赖关系(Dependency)

依赖关系表示一个类使用另一个类的功能,通常是短暂的。在实现中,通常是一个类的方法使用了另一个类的对象作为参数。

例子:

  • 司机和汽车:司机开车,司机依赖于汽车才能完成驾驶任务,但汽车和司机可以分开存在。

总结

  • 关联关系:老师和学生,关系松散。
  • 聚合关系:班级和学生,部分可独立存在。
  • 组合关系:房子和房间,部分与整体共存亡。
  • 依赖关系:司机和汽车,暂时依赖。

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面向对象编程中不同类关系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题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在银行业务的存款和取款两个用例中,确实都需要执行查询余额的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几种关系的定义,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

  1. 拓展关系(Extend Relationship)

    • 用例A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扩展用例B,表示用例B完成后,可以选择性地执行用例A。比如:“查询余额”可以在“取款”过程中被触发,但不是每次取款都必须要查询余额。
  2. 包含关系(Include Relationship)

    • 用例A总是包含用例B,表示每次执行用例A时,必须执行用例B。比如:“存款”每次都需要“查询余额”,那么“存款”用例就包含“查询余额”用例。
  3. 依赖关系(Dependency Relationship)

    • 用例A依赖用例B的结果。比如:“取款”依赖“查询余额”提供当前余额的信息。
  4. 继承关系(Generalization Relationship)

    • 用例A是用例B的特化形式,表示用例A继承用例B的行为和属性。比如:“高级查询余额”继承了“查询余额”的功能,但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

基于以上定义,存款和取款用例与查询余额之间的关系更符合包含关系。因为无论是存款还是取款操作,都必须先执行查询余额操作,才能决定下一步如何进行。所以正确答案是:

B 包含关系

(2)开发中用的是 extend 表示继承,但是在 UML 中 generalize 才表示继承,extend 表示扩展关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5-04-11 18:27
下一篇 2025-04-10 22:51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8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