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刘秋华)(第三版)——第三章 经济型评价的基本要素

技术经济学(刘秋华)(第三版)——第三章 经济型评价的基本要素技术经济学 刘秋华 第三版 第三章经济型评价的基本要素 等差序列现值系数公式是怎么推出来的

第三章 经济型评价的基本要素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技术经济比较原理资金报酬原理技术经济比较原理又包括满足需要的可比原理、总消耗费用的可比原理、价格指标的可比原理和时间因素的可比原理四个方面。这些原理的作用在于确保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其中,资金报酬原理是指资金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必须与时间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因此,在进行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时,必须以资金等值的概念和资金等值计算公式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估技术方案的投资回报率和实际经济效益,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是技术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用来区分不同技术方案经济效果大小的原则。在比较和评价多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必须建立共同的比较基础、比较标准和评价条件。因此,比较是技术方案优选的前提

为了全面、正确地反映被比较方案的经济效果,技术经济比较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可比原理总消耗费用的可比原理价格指标的可比原理时间因素的可比原理

  • 首先,满足需要的可比原理是指不同技术方案的使用价值或劳动耗费应该大致相同,才能直接进行比较。
  • 其次,总消耗费用的可比原理要求在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应该将所有相关费用都考虑在内,包括直接和间接费用。
  • 第三,价格指标的可比原理是要求在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应该采用相同的价格指标进行比较。
  • 最后,时间因素的可比原理是要求在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应该考虑时间因素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如折旧、利息等。

总之,技术经济比较原理是用来确保不同技术方案经济效果比较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是选择最优方案的重要依据。


一、满足需要的可比原理

满足需要的可比是指相比较的技术方案都能满足相同的社会需要,且能够相互替代。在比较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需要确保相比较的技术方案在数量、质量和品种三个方面具有可比性。因为不同的技术方案实现预期目标功能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经济效果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求相比较的技术方案必须满足相同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不能直接比较。技术方案通常是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来满足社会需要的。


(一)数量的可比性

为了比较各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当这些方案的实际产量相等时,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消耗费用指标,因为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但是,如果相比较的技术方案的实际产量不相等,即使其质量和品种相同,其消耗费用指标也不可比,因为各技术方案没有满足相同的社会需要,不能直接比较。因此,必须先对它们进行可比性处理,然后再比较各方案经济效果的大小。

当进行技术方案比较时,有两种可比性处理方法:

  • 平均计算法:适用于比较产量不同但品种和质量相同的技术方案。该方法计算各方案的单位产品消耗指标,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单位产品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
  • 增量计算法:将不同方案的产量差异抽出来单独分析,用各技术方案的增量消耗指标进行比较。该方法更能反映各方案的真实经济效果,因为它区别对待了不同方案的异同点,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质量的可比性

质量的可比性是指各技术方案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同一质量标准,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比较。

如果各备选方案的产品质量相同,数量和品种也相同,那么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消耗费用指标,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但如果各备选方案的产品质量不同,某一方案的产品质量有显著提高,并对方案的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那么就需要将质量上的差异转化为产量、投资和经营成本指标的差异,然后再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对不同质量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比较。

假设有两种生产纸张的方案A和方案B,它们的产品质量不同,但数量和品种相同。方案A的纸张质量较低,每吨纸张的生产成本为1000。方案B的纸张质量较高,每吨纸张的生产成本为1200。如果只考虑生产成本,方案A看起来更优,但是如果考虑到纸张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市场需求和销售价格,就需要将质量差异转化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例如,可以将质量差异转化为销售价格差异。假设方案A的纸张售价为1500/吨,方案B的纸张售价为1800/吨。这样,通过将质量差异转化为销售价格差异,可以发现方案B的经济效益更好,即使它的生产成本更高。这个例子展示了将质量差异转化为其他指标的重要性,以更全面地评估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


质量可比修正计算的步骤如下:

  1. 计算产品的使用效果系数,根据质量差异程度计算出不同质量产品的使用效果系数,公式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修正消耗费用指标,利用使用效果系数对消耗费用指标(如产量指标、投资额或年经营成本)进行修正。当以方案二为基准时,方案一的消耗费用指标调整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进行方案比较,将调整后的消耗费用指标代替调整前的消耗费用进行比较,即比较方案一调整后的投资和经营成本 I’ 和 C’,与方案二的投资和经营成本 I 和 C 的大小。

这样的质量可比修正计算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不同质量方案的经济效益,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品种的可比性

对于品种相同的技术方案,如果数量和质量相同,消耗费用指标就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因为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

但对于品种不同的技术方案,需要进行可比处理。可比处理可以采用使用效果系数的方法。首先,从技术方案满足某种需要的角度出发,求出使用效果系数。然后,利用使用效果系数对技术方案的投资费用和经营成本进行调整。最后,比较调整后的投资及经营成本与另一技术方案的投资及经营成本,以做出决策。

因此,对于品种不同的技术方案,必须先进行可比处理才能进行比较,而使用效果系数是常见的可比处理方法之一。


二、总消耗费用的可比原理

任何技术方案都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一定的需要,这表示必须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对于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技术方案,必须从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比较各个方案的社会总消耗费用,而不能仅考虑个别部门

今天的文章 技术经济学(刘秋华)(第三版)——第三章 经济型评价的基本要素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12-20 21:40
下一篇 2024-12-20 21:33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