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广告行业,收集整理一波移动设备各种标识码的含义当做基础知识储备
一、名词解释
- Device ID:设备ID。
-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的缩写。是由15位数字组成的“电子串号”,它与每台手机一一对应,每个IMEI在世界上都是唯一的。
- MEID:(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移动设备识别码是CDMA手机的身份识别码,也是每台CDMA手机或通讯平板唯一的识别码。
- 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iOS独有的广告标识符。
- UDID:(Unique Device Identifier)唯一设备标识码。
-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目前最广泛应用的UUID,是微软公司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其目的是让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识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中央控制端来做辨识信息的指定。
- OAID:(Open Anonymous Device Identifier) 开放匿名设备标识符。
- GAID:Google Advertising ID。
二、详细介绍
(1)Device ID
设备ID,具有唯一性。其中又包括IMEI 和 MEID/ESN。一般情况我们获取手机的DeviceId也就是手机的IMEI码。
(2)IMEI
GSM设备返回的,并且是写在主板上的,重装APP不会改变IMEI。
Android:Android 6.0以上系统需要用户授予read_phone_state权限(弹窗授权),如果用户拒绝就无法获得。但是Andorid Q(10.0)版本,将无法获取IMEI,出于用户隐私等一系列安全问题的考虑。将用其他匿名标识符代替,比如OAID。
IOS:iOS 5 之后被禁止。
(3)MEID
(4)mac地址
硬件标识符,包括WiFi mac地址和蓝牙mac地址。
Android:Android 6.0之后被禁止,若获取则会被判定为有害应用。
IOS:iOS 7 之后被禁止(同时禁止的还有OpenUDID)。
(5)UDID
用来标示设备的唯一性,由40个字符的字母和数字组成 。
Android:获取UUID后,写入.so文件生成UDID。即使APP重装,值也不变,除非root手机(普通用户做不到)。
IOS:iOS 6 之后被禁止获取系统原生的UDID,但可以通过uuid,写入到钥匙串中,从而获得自定义的UDID(非系统原生),即使用户重装APP,只要每次都取这个钥匙串返回,就是不变的。
OpenUDID:是一个替代 UDID 的第三发解决方案。缺点是如果你完全删除全部带有 OpenUDID SDK 包的 App(比如恢复系统等),那么 OpenUDID 会重新生成,而且和之前的值会不同,相当于新设备。
(6)UUID
APP重装后会改变。
(7)IDFA
总结:iOS 6 时面世,可以监控广告效果,同时保证用户设备不被APP追踪的折中方案。可能发生变化,如系统重置、在设置里还原广告标识符。用户可以在设置里打开“限制广告跟踪”。
(8)OAID
APP类广告效果追踪需要使用到用户的设备标识进行广告和转化效果的匹配,而安卓系统当前强依赖于IMEI的获取,上面提到Andorid Q(10.0)版本后,将无法获取IMEI。基于此背景,进行广告投放的效果追踪,需要能够替代及补充IMEI的设备标识。
目前OAID作为目前市场主流的归因补充标识,OAID是由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号召,移动安全联盟推行的安卓设备标识,在无法获取设备号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标识进行数据匹配,目前主流厂商均已在新版本系统中支持该标识的获取,具有权威性。OAID可以理解为是国内联合推出的广告标识。
与IDFA类似,对于OAID 用户也可以手动在设置中通过重置广告标识符更换OAID或者“限制广告跟踪”。
与OAID相关的设备标识体系中拥有四种设备标识:
(9)GAID
Google推出的广告标识,与IDFA类似。在装了google play service的安卓手机上,才可以获取到GAID。
广告id是用户特殊的,独特的,可重置的广告id,由Google Play Service 提供,它为用户更好的控制,为开发人员提供简单、标准的系统继续使用你的应用程序,它用于广告目的的匿名标示符和或者重置其标示符或者退出以利益为基础的Google Play的应用程序。
主要用于广告定向,并且和IDFA一样 对于GAID 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禁止广告跟踪。
整理,借鉴了多个地方的资料,有不准确的欢迎指出!
今天的文章 说说移动设备的各种标识码(DeviceID, IMEI, UUID, UDID, OAID, IDFA, GAID)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