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表的规范格式
三线表的规范格式 (三线表)表序 项目栏
表题
表
项目栏 身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附线
注:
如下例表示:
(三线表)表 6 因素水平表(小 4 号黑体)
表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附线,表序、
因素(五号宋体) 1
水平
2
3
表题为小 4 号黑体;表中字用 5 号宋体,
表身内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各量单位只
4
能在项目栏显示,整表单位一致时,单位
源极电压 U/V 1 050 1 000 950
900
放在表的右上角,右空一格,不写“单位”
工件电压 U/V
275
250
350
300
二字。同一栏目下数值的小数位数要一致。
气压 p/Pa
35
30
45
40
只有一表,表序(表 1) 及表题不能省略。
极间距 d/mm
15
20
25
行距为单倍行距。
表 7 预测渗层表面的成分(小四号黑体)
w/% (单位在表的右上角,右空一格)
编号
质量分数
Ni
Cr
Mo
Cu
5
预测值
12
1
预测值 16
预测值 17
预测值
完毕
(表中字用五号宋体)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表 3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与预测值(小五号黑体)
源极电压 试验编号
U∕V
工件电压 U∕V
极间距 d∕mm
气压 p∕Pa
吸收率 s∕%
试验值
预测值
渗层厚度δ∕μm
试验值
预测值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1
4
4
4
5*
2
1
2
3
17*
1
2
1
1
注:*为检测样本值,试验编号 17 为正交优化工艺(六号宋体)
素总质量分数 w∕%
试验值
预测值
项目 文题 责任者署名
字体 黑、宋、楷 楷、宋、仿
2,3 小 4,5
字号
2
文摘 关键词 文摘、关键词标题 1 级标题 2 级标题 3 级标题 正文 图题、图表 图、表内文 短文题 短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 注释、脚注 致谢
楷、宋、仿 楷、宋 黑 黑、宋、仿、楷 黑、宋、仿 仿、宋 宋 黑、宋 宋 黑、楷、仿、宋 宋 宋 黑 宋 宋、楷、仿
小 5,5 小 5,5 小 5,5 4,小 4 5 5 5 小5 小 5,6 4 小5
2020-07-02
271人浏览
三线表的规范格式
科技期刊中图、表的格式要求
1 插图的规范格式
1.1 图序与图题 图序与图题之间空 1 个字距,不用任何点号。期刊文章中的图序码使用阿拉
伯数字,全文插图连续编码如“图 1”“图 2”,如全文只有 1 幅图,编为“图 1”。 分图的图序不能省略,使用 a,b,c…字母码。
图题应该简洁明确,但是也要防止为追求形式上的简洁而选用过于泛指的图 名,如“设备图”“框图”“函数关系图”等到处套用,是不合适的。要求图题具 有较好的说明性和专指性。 1.2 标目
标目是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必要项目。通常,它要求由物理量的名称或符 号和相应的单位组成。物理量的符号应按 GB 3100~3102—93 给出的斜体字母标 注,尽量避免使用中、外文的文字段(或缩写字母)来代替符号。单位符号应该 使用正体字母标注。量与单位采用比值的形式,例如:I/A,p/Pa。标目应该与被 标注的坐标轴平行,居中排印在坐标轴与标值的外侧。非定量的、且只有 1 个字 母标注的简单标目,也可以直接地放在坐标轴顶端的外侧。 1.3 标值
标值是坐标轴定量表述的尺度。标值应防止标注得过分密集,以至于数码前 后连接,辨识不清。标值排印在坐标轴外侧,紧靠标值短线的地方。为了清晰, 标值的数字应尽量不超过 3 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 1 个“0”。为此,要认真 选取标目中的单位。如用 30 km 代替 30 000 m,用 5 μ g 代替 0.005 mg。
2 三线表的规范格式
在科技期刊中应当普遍采用三线表。通常一个三线表只有 3 条线,即顶线、 底线和栏目线,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排版时俗称“反线”;栏目线为细线,排 版时俗称“正线”。当然,三线表其实不一定只是 3 条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2.1 表序与表题
表序即表格的序号。对论文,表序按表格在文中出现的先后用从“1”开始的
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表 1”“表 2”等。如果一篇论文中只有 1 个表格,则 表序编为“表 1”。
表题指表格的名称。拟定表题的要求与文章题目类似,即表题应准确得体(能 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简短精炼。要避免用泛指性的词语做表题,如“数据 表”“对比表”“参量变化表”“计算结果”等,这样一些表题缺乏专指性,不便理 解。每个表格必须有表序和表题。表序与表题之间留 1 个汉字的空格,其间不用 任何点号。
表序和表题排在顶
2019-06-11
721人浏览
三线表的规范格式
三线表的规范格式
(三线表)表序 项目栏
表题
项目栏
附线
表
身
注:
如下例表示:
(三线表)表 因素水平表(小五号黑体)
水平
因素(六号宋体)
源极电压/ 工件电压/ 气压/ 极间距/
表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附线,表序、 表题为小号黑体;表中字用号宋体,表 身内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各量单位只 能在项目栏显示,整表单位一致时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