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耀的职场法则
孙振耀已经和HP整整捆绑了19年。19年来,从一个普通的工程师、销售员到部门经理,再到统帅中国惠普的总裁,孙振耀的“惠普之道”可谓走得一帆风顺,风风光光,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也曾有过离开的念头。
孙振耀说,做一个CEO必须随时准备调整自己。今天很多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领导的DNA,DNA是留在一个人血液中的东西,但对于他来说,DNA也可以改变。他深信一个杰出的领导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孙振耀无疑是个成功的典范,但令人惊讶的是,他认为自己的成功70%是靠运气,剩下的30%才是能力。他一直强调运气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不仅是针对自己,还体现在他的用人法则上。如果有几个同样优秀的人供挑选,那么他作决定的时候就会很主观,谁能够成为最后的幸运者就得看运气,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真命天子”的道理。
变与不变之间
“职业CEO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些像物理定律一样,是不会变化的,有些则随着时间不断变化。”
孙振耀说,一个职业CEO应该具备的素质中有些像物理定律一样,永远不会过时。他说一个CEO首先必须有能力幻想。去幻想一些很大的东西,甚至是不存在的东西,而且他要有能力去描述这些幻想;其次CEO对于人文本身要有很强的敏感度。社会不会是某一个人的世界,要在这个社会里很好地生存下去,就得学会去了解周围的人,要有宽广的胸怀;最后是沟通能力。哑巴是做不了CEO的。要使自己被人关注,就得用自己的热忱去打动别人,去影响周围的同事,甚至客户,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幻想和理想。
不变的东西相对容易掌握,变化的因素才是对CEO的挑战。
孙振耀不把行业按传统和非传统来分,而是分为成熟行业和未成熟行业。他说,在成熟行业里,对CEO的要求更多的是处理和执行能力,而未成熟行业更强调行动和速度。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在不同的公司里,对CEO特质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过去的一年中,惠普公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变革后惠普对领导人的要求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孙振耀说,最近惠普公司谈得最多的不是技术的转变,不是产品的转变,也不是市场的转变,而是强调领导人特质的转变。过去惠普非常强调计划,做一个计划要有十大步骤,从详细的市场分析到未来3年的计划和充分的预测分析,面面俱到,做好这个计划大约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等到Carly(惠普公司总裁)上台以后,一切来了个大转变,她要求下面各个部门经理,不要等计划做到100%完美以后,再去付诸行动,而是在大方向确定以后,就放手去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纠正错误。孙振耀说,现在突然发现,惠普不再关注细节了,这是他在惠普19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在这种变化下,领导人的特质也得进行巨大的调整。
“做一个CEO必须能够随时准备调整自己,因为一个公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公司CEO的DNA。”
大转折
“如果人一辈子只恋爱过一次,那么这个恋爱的对象便是你印象最深的记忆。”
孙振耀把惠普比喻成自己的初恋情人,他无法描述自己对HP的感情。
1978年,孙振耀在台湾惠普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那时他还在念大学,在大二到大三之间的暑假,惠普公司来到他们学校招聘假期打工生。70年代,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稀有动物,而惠普在当时也是非同一般的公司,所以全校没有一个人敢去申请这个职位。孙振耀说:“那时,我是学校电脑社的社长,如果我都不去试一下,就太没面子。”这一去,孙振耀就开始了和惠普的“初恋”。
他在惠普一直做到大学毕业,由于要服兵役,只好离开惠普。在这两年中,孙振耀最深的体会是,惠普公司如同一个家庭一样,公司上下,大家都直呼其名,这使他相信一个公司就应该像一个家庭。
服完兵役以后,他去了一家电脑公司做程序设计,尽管很快他就成为了那家公司电脑部的主任,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要回到惠普的打算。后来终于有一次机会,惠普公司要招聘,孙振耀赶紧给以前在惠普的熟人写了一封信。他说:“我清楚地记得,我一直写到清晨两点多钟,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一定不能错过。”就这样,在告别两年多时间以后,孙振耀又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惠普,继续他的技术行当。
1982年,由于业务的调整,公司要他告别自己钟情的技术生涯,改行做销售。公司的这个决定不仅让孙振耀很难接受,也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他父亲说,sales不是骗人的行当吗?他太太也不支持:“当初嫁给你就因为你是engineer,而现在你要去做sales,早知道这样,就不嫁给你。”孙振耀说:“我是学技术的,最重要的是,在我所有的理想中,从来都没有sales,我的理想不是科学家,就是物理学家。”
经过9个月的挣扎,由于别无选择,孙振耀接受了这个挑战。
现在回忆起来,孙振耀说,这是他的DNA的第二次改变。他说,做技术,机器能不能动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做销售,对与不对,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孙振耀非常感激公司的这一决定,经过这次调整,他相信很多事情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1987年,孙振耀连升2级成为分公司的总经理,可是这时,他第一次有了离开惠普的念头。 做了分公司经理以后,孙振耀发现周围的气氛有了不小的改变,从前相处很好的同事在有意疏远自己。以前吃午饭的时候,如果他还没回来,朋友们要等他回来一起去吃饭。而当上经理之后,工作到12点,抬头一看,大家都不见了,这时候他感到自己非常孤单。他一直相信大家就应该像一个家庭,可是由于角色的转变,别人不再这么看了,这让他感到不安,甚至想离开惠普。
后来他去听一个启智学校校长的演讲,演讲中有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说这个世界最快乐的人是谁?是白痴。孙振耀说: “作为一个经理,很多事情再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观点去看问题,大家都认为白痴很可怜,可是白痴自己却很快乐。做了经理以后,即使自己认为大家还是好朋友,但别人会认为彼此之间已经有了距离。”
从此以后,他才真正接受了这次角色的转变,学会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比如早上上班,他一走进电梯,发现气氛一下变得很严肃,这时他就会主动和大家打招呼。
“大陆使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人的眼光之所以狭隘,是由他所在的空间决定的。”
1991年,孙振耀跨过海峡来到大陆。来大陆的第一年,孙振耀经历了很大的挑战。虽然还是说汉语,但他对大陆的人不了解,做事的方法也不了解。开始,他去拜访了各地的分公司,可是走过的地方越多,他越迷惑,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东北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能等同视之,各地的文化也相差甚远,而台湾就只有一个台湾人,事情好办得多。
孙振耀说: “如果能把大陆的事情处理好,回到香港或者台湾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大陆使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至少有两种方式:不仅要考虑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差异,还得考虑地理的因素,得考虑华北、华南、华东等各地之间的不同。他说:“大陆使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人的眼光之所以狭隘,是由他所在的空间决定的。”
DNA
“一个领导要把自己不愿意改变的东西尽量降到最低。”
孙振耀说,目前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的问题,一个人必须得随时改变自己的DNA,要把不愿意改变的东西降到最低。第二是资源的分配,中国市场太大,变化非常快,要适应这个变化,目标必须是长期和短期相结合。
他说,惠普公司经过改组以后,Carly出台了对领导人DNA的6个新要求:
1. 所有的经理不能只考虑自己部门的事情,而要想到整个网络环境,也就是整个惠普。
2. 所有的人都必须注意客户服务,不管是人事部门还是财务部门,都要知道每个月公司进了多少个客户。
3. 要把变化看成是一个常态,而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
4. 要有很强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影响别人的能力要变得非常强。
5. 要让人感到做一个CEO的热忱。
6. 做领导最重要的是交出成绩单。
这些要求不只是写下来就完事。孙振耀说,公司的领导必须用这些新的标准要求自己,还要把它们作为领导人能力考评的标准。 挑选钻石
“如果你要去买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你会托付别人去买吗?比如说一个钻石,它会花去你一辈子的心血,你肯定会自己去挑选。”
孙振耀把招聘新员工比喻为去挑选一件珍贵的物品。以前很多新员工他都要亲自面谈,现在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每个新员工都要通过他这一关,但招聘经理级的员工,都少不了要和孙振耀“谈谈”。有一次在沈阳,一个应聘销售员的人对孙振耀亲自面试自己感到大惑不解,他说: “我只是应聘一个小小的sales,用得着堂堂的中国区总裁亲自出马吗?”
孙振耀回答说:“如果你要去买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你会托付别人去买吗?比如说一个钻石,它会花去你一辈子的心血,你肯定会自己去挑选。”
孙振耀认为用人本身没有理论基础,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理想的情况下,谁都知道根据具体岗位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人。惠普公司的180多个职位,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职位说明书,很清楚,但多数情况下不能按照这个执行。他说: “现实生活中有时间的压力,工作岗位不可能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人,让它空很长的时间。还有政治环境的因素,如果用了一个人,导致其他的几个人都走掉,那即使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这种结局也不可取。还有信任的问题,30分钟的面试时间不可能把一个人了解得很透彻,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把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是不是合适?”
真命天子
“我相信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一部分是靠运气。”
想进惠普可不容易,想被重用就更不容易,首先你得有能力,二要看你有没有运气。
孙振耀挑选人会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看应聘者的思维逻辑,通过和他交谈,观察他想问题的思路,如果有前后矛盾,牛头不对马嘴的地方,那么这人肯定不能要;二看他的DNA,他心中相信什么,是钱最重要还是发展更重要。三看他对眼前的工作的热忱程度,有没有让人感到他真的是想做这项工作,如果不是也不能要。 过了这一关,来惠普就没有多大问题。如果说这一步是靠实力,那么下一步就要看运气。孙振耀说,在作决定的时候,他会很主观,主要是要考虑到内部关系的平衡和发展的机会,可能一个人还没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但为了给他一个机会,就把位置给了他,做这个决定就完全由主观因素来决定。孙振耀于是说: “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一个人为什么会成功,60%的运气就在于此,这就是中国人相信真命天子的道理。” 孙振耀说,他自己的成功也和运气分不开,1987年他能连跳2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惠普当时正在进行大改组,改组后一个地区需要一个分公司经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缘故他当上了分公司的经理。他说,能成功靠的是70%的运气加上30%的能力。
话虽这么说,但为什么运气总是偏偏降临到孙振耀的头上?大家还是看到了30%的能力。
18位风格不同的上司
“你可以决定娶什么老婆,但是不能决定岳母岳父是谁。你可以决定加入什么公司,但是没法决定上司是谁,因为上司是会变的。”孙振耀说。23年当中,他在同一家公司经历了18位不同风格的上司。
孙振耀说,在像惠普这样的企业里,通常会有三个“频繁”:战略组织变动频繁,领导变化很频繁,还有就是内外沟通要做得要很频繁。 对此,孙振耀的经验是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领导都有他的缺点和优点,更重要的是你能够看得到他的优点,而不是只看缺点,甚至能够帮助上司去发挥他的优点,尽量避免他的缺点。“比如,要是碰到像我这么内向的领导,就绝对不要找我去唱歌。同样,要是碰到一个本身专业知识不很强,但人际关系很强的领导,千万不要找他去做学术报告。中国人说“千里马好觅,伯乐难寻”。因此要跟老板有效沟通,以争取他的理解,让他能够成为你的伯乐。”
“有些领导目的性很强,他很清楚地告诉你,他要什么,你只要做得到就可以;有些领导过程性很强,他非常关心你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而且有时候会坚持按照他的方法来完成;有些领导关系型很强,就是特别强调彼此的关系,下班以后找你吃吃饭,关心你的家庭。如果你碰到一个目的性很强的领导,就一心把事情做好,拿出很好的成果来给他看。如果碰到一个强调过程性的领导,你可能很多时候都得按照他的方法做。但不管怎么样,在职场中,每个人都要具备适应不同的老板能力。”孙振耀坦然地畅谈自己这些年当中的心得和体会。
他认为,在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中,有各种关系系统,有上司,也有下属,而做职业人士,首先要打开自己的心,去发现上司的优点,然后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首先做一个好的追随者,才能做个好领导,有一天你做领导的时候,你部门的人也能够这样对你。”孙振耀总结道。
“但不管领导是什么型的,营业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市场战略增长,这三个是要点。还有就是‘两个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做不到这些,老板即使天天摸你的脑袋,走人的可能还是你。”孙振耀说。
去留之间
“曾经想离开惠普,而且不止一次。”孙振耀若有所思地停顿了一下。“在惠普这么长时间,我第一次想离开惠普是我担任分公司经理的第三个月,因为当时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的经理,我觉得很多关于人的问题我没有办法处理好。以前我在分公司做了6年基层工作,那时候我跟同事们相处融洽,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但当我变成他们的领导以后,大家忽然间变得非常疏远,我非常不理解。”
但是孙振耀并没有离开,“通常我要离开的时候,会想一想离开的原因会不会在下一个工作中重复发生。我有一个同事要离开,我就问他为什么要离开这家公司,离开的原因会不会重复出现在下一份职业上。如果这样,不如在目前的工作上面先把问题解决,再理性地去选择。”
解决冲突VS调动下属
“冲突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无法避免的,交流的失败往往是导致误解甚至冲突的罪魁祸首。”
孙振耀说,一个企业内部的冲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原因是有些部门的位置,无论谁进去都会“牺牲”掉,和机械原理一样,发动机的位置肯定是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地方。另一个原因是,冲突发生,多是由于人的感觉出了问题,交流的失败往往是导致误解甚至冲突的罪魁祸首。只要找到了冲突的原因,只要对症下药,解决它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不要把下属关在一个小房子里,要给他一个很大的空间。”
如何调动下属,孙振耀有自己的一套,他不赞成把下属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给他们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们放开手脚,自由发挥。”
“给下属一个方向,不要给具体的东西,告诉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但不告诉他们怎么做。”如果下属没有资源,遇到困难,都可以给他们帮助,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可以接受的。
“一旦告诉他们目标,就不要老是担心他们做不好,要让他们在摸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但有些关键的东西一定要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
感受孙振耀
孙振耀在谈话中提到最多的,一个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另一个就是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他说:“我认同事物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观点,痛苦的后面必然有快乐,快乐后面也必然有痛苦。”相对论深深影响了他的人生,也融入到他的管理思想中。达尔文也时常被孙振耀提及,几乎进化论中的每一句名言都被他用来形容惠普的大变革。
问孙振耀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他说,一是不诚实,“我可以接受犯错误,但不能接受不诚实。”不诚实是孙振耀的大忌,一旦这种人露出狐狸尾巴,肯定要被扫地出门。“二是不能接受一个人对别人不尊重”。他说:“短时间还可以原谅,如果长时间有这种情况,我肯定会把他放在专注于技术的位置上。”而其他的一些缺点,他认为都是可以通过培养去改正的。
至于做事的原则,孙振耀的观点是:思想要复杂,但行动要单纯。首先人不能思想简单,要搞懂事情的目的和手段,然后从很多方式中找到最简洁的手段来达到目标,所以行动要单纯。
孙振耀说,做一个CEO必须随时准备调整自己。今天很多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领导的DNA,DNA是留在一个人血液中的东西,但对于他来说,DNA也可以改变。他深信一个杰出的领导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孙振耀无疑是个成功的典范,但令人惊讶的是,他认为自己的成功70%是靠运气,剩下的30%才是能力。他一直强调运气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不仅是针对自己,还体现在他的用人法则上。如果有几个同样优秀的人供挑选,那么他作决定的时候就会很主观,谁能够成为最后的幸运者就得看运气,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真命天子”的道理。
变与不变之间
“职业CEO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些像物理定律一样,是不会变化的,有些则随着时间不断变化。”
孙振耀说,一个职业CEO应该具备的素质中有些像物理定律一样,永远不会过时。他说一个CEO首先必须有能力幻想。去幻想一些很大的东西,甚至是不存在的东西,而且他要有能力去描述这些幻想;其次CEO对于人文本身要有很强的敏感度。社会不会是某一个人的世界,要在这个社会里很好地生存下去,就得学会去了解周围的人,要有宽广的胸怀;最后是沟通能力。哑巴是做不了CEO的。要使自己被人关注,就得用自己的热忱去打动别人,去影响周围的同事,甚至客户,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幻想和理想。
不变的东西相对容易掌握,变化的因素才是对CEO的挑战。
孙振耀不把行业按传统和非传统来分,而是分为成熟行业和未成熟行业。他说,在成熟行业里,对CEO的要求更多的是处理和执行能力,而未成熟行业更强调行动和速度。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在不同的公司里,对CEO特质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过去的一年中,惠普公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变革后惠普对领导人的要求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孙振耀说,最近惠普公司谈得最多的不是技术的转变,不是产品的转变,也不是市场的转变,而是强调领导人特质的转变。过去惠普非常强调计划,做一个计划要有十大步骤,从详细的市场分析到未来3年的计划和充分的预测分析,面面俱到,做好这个计划大约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等到Carly(惠普公司总裁)上台以后,一切来了个大转变,她要求下面各个部门经理,不要等计划做到100%完美以后,再去付诸行动,而是在大方向确定以后,就放手去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纠正错误。孙振耀说,现在突然发现,惠普不再关注细节了,这是他在惠普19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在这种变化下,领导人的特质也得进行巨大的调整。
“做一个CEO必须能够随时准备调整自己,因为一个公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公司CEO的DNA。”
大转折
“如果人一辈子只恋爱过一次,那么这个恋爱的对象便是你印象最深的记忆。”
孙振耀把惠普比喻成自己的初恋情人,他无法描述自己对HP的感情。
1978年,孙振耀在台湾惠普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那时他还在念大学,在大二到大三之间的暑假,惠普公司来到他们学校招聘假期打工生。70年代,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稀有动物,而惠普在当时也是非同一般的公司,所以全校没有一个人敢去申请这个职位。孙振耀说:“那时,我是学校电脑社的社长,如果我都不去试一下,就太没面子。”这一去,孙振耀就开始了和惠普的“初恋”。
他在惠普一直做到大学毕业,由于要服兵役,只好离开惠普。在这两年中,孙振耀最深的体会是,惠普公司如同一个家庭一样,公司上下,大家都直呼其名,这使他相信一个公司就应该像一个家庭。
服完兵役以后,他去了一家电脑公司做程序设计,尽管很快他就成为了那家公司电脑部的主任,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要回到惠普的打算。后来终于有一次机会,惠普公司要招聘,孙振耀赶紧给以前在惠普的熟人写了一封信。他说:“我清楚地记得,我一直写到清晨两点多钟,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一定不能错过。”就这样,在告别两年多时间以后,孙振耀又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惠普,继续他的技术行当。
1982年,由于业务的调整,公司要他告别自己钟情的技术生涯,改行做销售。公司的这个决定不仅让孙振耀很难接受,也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他父亲说,sales不是骗人的行当吗?他太太也不支持:“当初嫁给你就因为你是engineer,而现在你要去做sales,早知道这样,就不嫁给你。”孙振耀说:“我是学技术的,最重要的是,在我所有的理想中,从来都没有sales,我的理想不是科学家,就是物理学家。”
经过9个月的挣扎,由于别无选择,孙振耀接受了这个挑战。
现在回忆起来,孙振耀说,这是他的DNA的第二次改变。他说,做技术,机器能不能动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做销售,对与不对,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孙振耀非常感激公司的这一决定,经过这次调整,他相信很多事情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1987年,孙振耀连升2级成为分公司的总经理,可是这时,他第一次有了离开惠普的念头。 做了分公司经理以后,孙振耀发现周围的气氛有了不小的改变,从前相处很好的同事在有意疏远自己。以前吃午饭的时候,如果他还没回来,朋友们要等他回来一起去吃饭。而当上经理之后,工作到12点,抬头一看,大家都不见了,这时候他感到自己非常孤单。他一直相信大家就应该像一个家庭,可是由于角色的转变,别人不再这么看了,这让他感到不安,甚至想离开惠普。
后来他去听一个启智学校校长的演讲,演讲中有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说这个世界最快乐的人是谁?是白痴。孙振耀说: “作为一个经理,很多事情再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观点去看问题,大家都认为白痴很可怜,可是白痴自己却很快乐。做了经理以后,即使自己认为大家还是好朋友,但别人会认为彼此之间已经有了距离。”
从此以后,他才真正接受了这次角色的转变,学会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比如早上上班,他一走进电梯,发现气氛一下变得很严肃,这时他就会主动和大家打招呼。
“大陆使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人的眼光之所以狭隘,是由他所在的空间决定的。”
1991年,孙振耀跨过海峡来到大陆。来大陆的第一年,孙振耀经历了很大的挑战。虽然还是说汉语,但他对大陆的人不了解,做事的方法也不了解。开始,他去拜访了各地的分公司,可是走过的地方越多,他越迷惑,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东北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能等同视之,各地的文化也相差甚远,而台湾就只有一个台湾人,事情好办得多。
孙振耀说: “如果能把大陆的事情处理好,回到香港或者台湾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大陆使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至少有两种方式:不仅要考虑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差异,还得考虑地理的因素,得考虑华北、华南、华东等各地之间的不同。他说:“大陆使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人的眼光之所以狭隘,是由他所在的空间决定的。”
DNA
“一个领导要把自己不愿意改变的东西尽量降到最低。”
孙振耀说,目前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的问题,一个人必须得随时改变自己的DNA,要把不愿意改变的东西降到最低。第二是资源的分配,中国市场太大,变化非常快,要适应这个变化,目标必须是长期和短期相结合。
他说,惠普公司经过改组以后,Carly出台了对领导人DNA的6个新要求:
1. 所有的经理不能只考虑自己部门的事情,而要想到整个网络环境,也就是整个惠普。
2. 所有的人都必须注意客户服务,不管是人事部门还是财务部门,都要知道每个月公司进了多少个客户。
3. 要把变化看成是一个常态,而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
4. 要有很强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影响别人的能力要变得非常强。
5. 要让人感到做一个CEO的热忱。
6. 做领导最重要的是交出成绩单。
这些要求不只是写下来就完事。孙振耀说,公司的领导必须用这些新的标准要求自己,还要把它们作为领导人能力考评的标准。 挑选钻石
“如果你要去买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你会托付别人去买吗?比如说一个钻石,它会花去你一辈子的心血,你肯定会自己去挑选。”
孙振耀把招聘新员工比喻为去挑选一件珍贵的物品。以前很多新员工他都要亲自面谈,现在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每个新员工都要通过他这一关,但招聘经理级的员工,都少不了要和孙振耀“谈谈”。有一次在沈阳,一个应聘销售员的人对孙振耀亲自面试自己感到大惑不解,他说: “我只是应聘一个小小的sales,用得着堂堂的中国区总裁亲自出马吗?”
孙振耀回答说:“如果你要去买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你会托付别人去买吗?比如说一个钻石,它会花去你一辈子的心血,你肯定会自己去挑选。”
孙振耀认为用人本身没有理论基础,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理想的情况下,谁都知道根据具体岗位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人。惠普公司的180多个职位,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职位说明书,很清楚,但多数情况下不能按照这个执行。他说: “现实生活中有时间的压力,工作岗位不可能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人,让它空很长的时间。还有政治环境的因素,如果用了一个人,导致其他的几个人都走掉,那即使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这种结局也不可取。还有信任的问题,30分钟的面试时间不可能把一个人了解得很透彻,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把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是不是合适?”
真命天子
“我相信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一部分是靠运气。”
想进惠普可不容易,想被重用就更不容易,首先你得有能力,二要看你有没有运气。
孙振耀挑选人会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看应聘者的思维逻辑,通过和他交谈,观察他想问题的思路,如果有前后矛盾,牛头不对马嘴的地方,那么这人肯定不能要;二看他的DNA,他心中相信什么,是钱最重要还是发展更重要。三看他对眼前的工作的热忱程度,有没有让人感到他真的是想做这项工作,如果不是也不能要。 过了这一关,来惠普就没有多大问题。如果说这一步是靠实力,那么下一步就要看运气。孙振耀说,在作决定的时候,他会很主观,主要是要考虑到内部关系的平衡和发展的机会,可能一个人还没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但为了给他一个机会,就把位置给了他,做这个决定就完全由主观因素来决定。孙振耀于是说: “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一个人为什么会成功,60%的运气就在于此,这就是中国人相信真命天子的道理。” 孙振耀说,他自己的成功也和运气分不开,1987年他能连跳2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惠普当时正在进行大改组,改组后一个地区需要一个分公司经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缘故他当上了分公司的经理。他说,能成功靠的是70%的运气加上30%的能力。
话虽这么说,但为什么运气总是偏偏降临到孙振耀的头上?大家还是看到了30%的能力。
18位风格不同的上司
“你可以决定娶什么老婆,但是不能决定岳母岳父是谁。你可以决定加入什么公司,但是没法决定上司是谁,因为上司是会变的。”孙振耀说。23年当中,他在同一家公司经历了18位不同风格的上司。
孙振耀说,在像惠普这样的企业里,通常会有三个“频繁”:战略组织变动频繁,领导变化很频繁,还有就是内外沟通要做得要很频繁。 对此,孙振耀的经验是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领导都有他的缺点和优点,更重要的是你能够看得到他的优点,而不是只看缺点,甚至能够帮助上司去发挥他的优点,尽量避免他的缺点。“比如,要是碰到像我这么内向的领导,就绝对不要找我去唱歌。同样,要是碰到一个本身专业知识不很强,但人际关系很强的领导,千万不要找他去做学术报告。中国人说“千里马好觅,伯乐难寻”。因此要跟老板有效沟通,以争取他的理解,让他能够成为你的伯乐。”
“有些领导目的性很强,他很清楚地告诉你,他要什么,你只要做得到就可以;有些领导过程性很强,他非常关心你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而且有时候会坚持按照他的方法来完成;有些领导关系型很强,就是特别强调彼此的关系,下班以后找你吃吃饭,关心你的家庭。如果你碰到一个目的性很强的领导,就一心把事情做好,拿出很好的成果来给他看。如果碰到一个强调过程性的领导,你可能很多时候都得按照他的方法做。但不管怎么样,在职场中,每个人都要具备适应不同的老板能力。”孙振耀坦然地畅谈自己这些年当中的心得和体会。
他认为,在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中,有各种关系系统,有上司,也有下属,而做职业人士,首先要打开自己的心,去发现上司的优点,然后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首先做一个好的追随者,才能做个好领导,有一天你做领导的时候,你部门的人也能够这样对你。”孙振耀总结道。
“但不管领导是什么型的,营业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市场战略增长,这三个是要点。还有就是‘两个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做不到这些,老板即使天天摸你的脑袋,走人的可能还是你。”孙振耀说。
去留之间
“曾经想离开惠普,而且不止一次。”孙振耀若有所思地停顿了一下。“在惠普这么长时间,我第一次想离开惠普是我担任分公司经理的第三个月,因为当时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的经理,我觉得很多关于人的问题我没有办法处理好。以前我在分公司做了6年基层工作,那时候我跟同事们相处融洽,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但当我变成他们的领导以后,大家忽然间变得非常疏远,我非常不理解。”
但是孙振耀并没有离开,“通常我要离开的时候,会想一想离开的原因会不会在下一个工作中重复发生。我有一个同事要离开,我就问他为什么要离开这家公司,离开的原因会不会重复出现在下一份职业上。如果这样,不如在目前的工作上面先把问题解决,再理性地去选择。”
解决冲突VS调动下属
“冲突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无法避免的,交流的失败往往是导致误解甚至冲突的罪魁祸首。”
孙振耀说,一个企业内部的冲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原因是有些部门的位置,无论谁进去都会“牺牲”掉,和机械原理一样,发动机的位置肯定是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地方。另一个原因是,冲突发生,多是由于人的感觉出了问题,交流的失败往往是导致误解甚至冲突的罪魁祸首。只要找到了冲突的原因,只要对症下药,解决它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不要把下属关在一个小房子里,要给他一个很大的空间。”
如何调动下属,孙振耀有自己的一套,他不赞成把下属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给他们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们放开手脚,自由发挥。”
“给下属一个方向,不要给具体的东西,告诉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但不告诉他们怎么做。”如果下属没有资源,遇到困难,都可以给他们帮助,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可以接受的。
“一旦告诉他们目标,就不要老是担心他们做不好,要让他们在摸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但有些关键的东西一定要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
感受孙振耀
孙振耀在谈话中提到最多的,一个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另一个就是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他说:“我认同事物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观点,痛苦的后面必然有快乐,快乐后面也必然有痛苦。”相对论深深影响了他的人生,也融入到他的管理思想中。达尔文也时常被孙振耀提及,几乎进化论中的每一句名言都被他用来形容惠普的大变革。
问孙振耀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他说,一是不诚实,“我可以接受犯错误,但不能接受不诚实。”不诚实是孙振耀的大忌,一旦这种人露出狐狸尾巴,肯定要被扫地出门。“二是不能接受一个人对别人不尊重”。他说:“短时间还可以原谅,如果长时间有这种情况,我肯定会把他放在专注于技术的位置上。”而其他的一些缺点,他认为都是可以通过培养去改正的。
至于做事的原则,孙振耀的观点是:思想要复杂,但行动要单纯。首先人不能思想简单,要搞懂事情的目的和手段,然后从很多方式中找到最简洁的手段来达到目标,所以行动要单纯。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20194/16159
今天的文章 孙振耀的职场法则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