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ted 用于对集合进行排序(这里集合是对可迭代对象的一个统称,他们可以是列表、字典、set、甚至是字符串),它的功能非常强大
1、对列表排序,返回的对象不会改变原列表
2、根据自定义规则来排序,使用参数:key
3、根据自定义规则来排序,对元组构成的列表进行排序
4、排序的元素是自定义类
5、sorted 也可以根据多个字段来排序
6、使用operator 中的itemgetter方法和attrgetter方法
高级用法
有时候,我们要处理的数据内的元素不是一维的,而是二维的甚至是多维的,那要怎么进行排序呢?这时候,sorted()函数内的key参数就派上用场了!从帮助信息上可以了解到,key参数可传入一个自定义函数。那么,该如何使用呢?让我们看看如下代码:
这里,列表里面的每一个元素都为二维元组,key参数传入了一个lambda函数表达式,其x就代表列表里的每一个元素,然后分别利用索引返回元素内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这就代表了sorted()函数利用哪一个元素进行排列。而reverse参数就如同上面讲的一样,起到逆排的作用。默认情况下,reverse参数为False。
当然,正如一开始讲到的那样,如果想要对列表直接进行排序操作,可以用成员方法sort()来做:
对于三维及以上的数据排排序,上述方法同样适用。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脚本之家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1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