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1、vue2的双向数据绑定利用了es5的api object.definepropert(),而vue3中使用了es6的api proxy;2、vue3支持碎片,而vue2不支持;3、 vue2使用选项类型api,而vue3使用合成型api;4、建立数据,vue2把数据放入data属性中,而vue3使用setup()方法;5、vue3有teleport组件,vue2没有。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vue3版,DELL G3电脑。
vue2 的双向数据绑定是利用ES5 的一个 API Object.definePropert()对数据进行劫持 结合 发布订阅模式的方式来实现的。
vue3 中使用了 es6 的 ProxyAPI 对数据代理。
相比于vue2.x,使用proxy的优势如下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defineProperty只能监听某个属性,不能对全对象监听
- 可以省去for in、闭包等内容来提升效率(直接绑定整个对象即可)
- 可以监听数组,不用再去单独的对数组做特异性操作 vue3.x可以检测到数组内部数据的变化
就是说在组件可以拥有多个根节点。
vue2
vue3
Vue2与Vue3 最大的区别 — Vue2使用选项类型API(Options API)对比Vue3合成型API(Composition API)
旧的选项型API在代码里分割了不同的属性: data,computed属性,methods,等等。新的合成型API能让我们用方法(function)来分割,相比于旧的API使用属性来分组,这样代码会更加简便和整洁。
vue2
vue3
Vue2 - 这里把数据放入data属性中
在Vue3.0,我们就需要使用一个新的setup()方法,此方法在组件初始化构造的时候触发。
使用以下三步来建立反应性数据:
从vue引入reactive
使用reactive()方法来声名我们的数据为响应性数据
使用setup()方法来返回我们的响应性数据,从而我们的template可以获取这些响应性数据
template使用,可以通过state.username和state.password获得数据的值。
setup() :开始创建组件之前,在beforeCreate和created之前执行。创建的是data和method
onBeforeMount() : 组件挂载到节点上之前执行的函数。
onMounted() : 组件挂载完成后执行的函数。
onBeforeUpdate(): 组件更新之前执行的函数。
onUpdated(): 组件更新完成之后执行的函数。
onBeforeUnmount(): 组件卸载之前执行的函数。
-
onUnmounted(): 组件卸载完成后执行的函数
若组件被包含,则多出下面两个钩子函数。 onActivated(): 被包含在中的组件,会多出两个生命周期钩子函数。被激活时执行 。
- onDeactivated(): 比如从 A组件,切换到 B 组件,A 组件消失时执行。
总结:
1)、setup 函数时,它将接受两个参数:(props、context(包含attrs、slots、emit))
2)、setup函数是处于 生命周期函数 beforeCreate 和 Created 两个钩子函数之前的函数
3)、执行 setup 时,组件实例尚未被创建(在 setup() 内部,this 不会是该活跃实例的引用,即不指向vue实例,Vue 为了避免我们错误的使用,直接将 setup函数中的this修改成了 undefined)
4)、与模板一起使用:需要返回一个对象 (在setup函数中定义的变量和方法最后都是需要 return 出去的 不然无法再模板中使用)
5)、使用渲染函数:可以返回一个渲染函数,该函数可以直接使用在同一作用域中声明的响应式状态
注意事项:
1)、setup函数中不能使用this。Vue 为了避免我们错误的使用,直接将 setup函数中的this修改成了 undefined)
2)、setup 函数中的 props 是响应式的,当传入新的 prop 时,它将被更新。但是,因为 props 是响应式的,你不能使用 ES6 解构,因为它会消除 prop 的响应性。
如果需要解构 prop,可以通过使用 setup 函数中的toRefs 来完成此操作:
父传子,props
子传父,事件 - Emitting Events
举例,现在我们想在点击提交按钮时触发一个login的事件。
在 Vue2 中我们会调用到this.$emit然后传入事件名和参数对象。
在setup()中的第二个参数content对象中就有emit,这个是和this.$emit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只要在setup()接收第二个参数中使用分解对象法取出emit就可以在setup方法中随意使用了。
然后我们在login方法中编写登陆事件
另外:context 是一个普通的 JavaScript 对象,也就是说,它不是响应式的,这意味着你可以安全地对 context 使用 ES6 解构
3)、 setup()内使用响应式数据时,需要通过.value获取
4)、从 setup() 中返回的对象上的 property 返回并可以在模板中被访问时,它将自动展开为内部值。不需要在模板中追加 .value
5)、setup函数只能是同步的不能是异步的
Teleport一般被翻译成瞬间移动组件,实际上是不好理解的.我把他理解成"独立组件",
他可以那你写的组件挂载到任何你想挂载的DOM上,所以是很自由很独立的
以一个例子来看:编写一个弹窗组件
在app.vue中使用的时候跟普通组件调用是一样的
要是在app.vue文件中使用的时候,modal是在app的 DOM节点之下的,父节点的dom结构和css都会给modal产生影响
于是产生的问题
modal被包裹在其它组件之中,容易被干扰
样式也在其它组件中,容易变得非常混乱
Teleport 可以把modal组件渲染到任意你想渲染的外部Dom上,不必嵌套在#app中,这样就可以互不干扰了,可以把Teleport看成一个传送门,把你的组件传送到任何地方
使用的时候 to属性可以确定想要挂载的DOM节点下面
在public文件夹下的index.html中增加一个节点
这样可以看到modal组件就是没有挂载在app下,不再受app组件的影响了
(学习视频分享:web前端入门、vue视频教程)

以上就是vue2和vue3的区别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2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