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EC定时器操作(TP定时器)
说明:
使用“生成脉冲”指令来设置持续时间 PT 的参数 Q。当参数 IN 的逻辑运算结果 (RLO) 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启动该指令。 指令启动时,预设时间 PT 即开始计时。 无论 IN 参数信号的后续状态如何,Q 参数都将置位一段时间,即 PT。 如果持续时间 PT 仍在计时,即使检测到新的上升沿,参数 Q的信号状态也不会受到影响。可以扫描 ET 参数中的当前时间值设置。 该时间值从 T#0s 开始,在达到持续时间 PT 后结束。 达到持续时间 PT 时,且参数 IN 的信号状态为“0”,则复位参数 ET。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了该指令的工作原理:
"TP_DB".TP(IN := "Tag_Start",
PT := "Tag_PresetTime",
Q => "Tag_Status",
ET => "Tag_ElapsedTime");
当“Tag_Start”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从“0”变为“1”时,PT 参数预设的时间开始计时,且“Tag_Status”操作数将置位为“1”。 当前时间值存储在 “Tag_ElapsedTime” 操作数中。
二、IEC定时器操作(TOF定时器)
说明:
可以使用“关断延时”指令将 Q 参数的复位延时 PT 指定的一段时间。 当参数 IN 的逻辑运算结果 (RLO)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置位参数 Q。 当 IN 参数的信号状态变回“0”时,预设的时间 PT 开始计时。 只要持续时间 PT 仍在计时,参数 Q 就保持置位状态。 持续时间 PT 过后,复位参数 Q。 如果参数 IN 的信号状态在持续时间 PT 用完之前变为“1”,则复位此定时器。 参数 Q 的信号状态保持置位为“1”。可以扫描 ET 参数中的当前时间值设置。 该当前时间值从 T#0s 开始,在达到持续时间 PT 后结束。 在持续时间 PT 过后,在参数 IN 重新变为“1”之前,参数 ET 会一直保持为当前值。 如果参数 IN 在持续时间 PT 用完之前变为“1”,则参数 ET 将复位为值 T#0s。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了该指令的工作原理:
"TOF_DB".TOF(IN := "Tag_Start",
PT := "Tag_PresetTime",
Q => "Tag_Status",
ET => "Tag_ElapsedTime");
“Tag_Start”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从“0”变为“1”时,将置位“Tag_Status”操作数。 当“Tag_Start”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从“1”变为“0”时,则 PT 参数指定的时间开始计时。 只要该时间仍在计时,“Tag_Status”操作数就会保持置位状态。 该时间计时完毕后,将复位 Tag_Status 操作数。 当前时间值存储在 “Tag_Elapsed‐Time” 操作数中。
今天《写给初学者的SCL教程05(TP与TON定时器)》小编就分享到这,大家可以收藏使用,如果遇到问题或者不能理解的地方可以私聊或评论留言,如果喜欢关注小编,点赞转发谢谢!
下篇预告……(TONR定时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4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