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模式中Redis部署了多台机器,有负责读写操作主节点和只负责读操作从节点,从节点的数据来自主节点,实现原理就是主从复制机制。主从复制包括全量复制,增量复制两种。一般当slave第一次启动连接master,或者认为是第一次连接,就采用全量复制,全量复制流程如下:
1.slave发送sync命令到master。
2.master接收到SYNC命令后,执行bgsave命令,生成RDB全量文件。
3.master使用缓冲区,记录RDB快照生成期间的所有写命令。
4.master执行完bgsave后,向所有slave发送RDB快照文件。
5.slave收到RDB快照文件后,载入、解析收到的快照。
6.master使用缓冲区,记录RDB同步期间生成的所有写的命令。
7.master快照发送完毕后,开始向slave发送缓冲区中的写命令;
8.salve接受命令请求,并执行来自master缓冲区的写命令
redis2.8版本之后,已经使用psync来替代sync,因为sync命令非常消耗系统资源,psync的效率更高。
slave与master全量同步之后,master上的数据,如果再次发生更新,就会触发增量复制。
当master节点发生数据增减时,就会触发replicationFeedSalves()函数,接下来在 Master节点上调用的每一个命令会使用replicationFeedSlaves()来同步到Slave节点。执行此函数之前呢,master节点会判断用户执行的命令是否有数据更新,如果有数据更新的话,并且slave节点不为空,就会执行此函数。这个函数作用就是:把用户执行的命令发送到所有的slave节点,让slave节点执行。流程如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5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