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原位癌基底膜为浸润癌(原位癌侵犯基底膜吗)

原位癌基底膜为浸润癌(原位癌侵犯基底膜吗)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这几个名词 原位癌 微浸润癌 浸润癌 同样都是癌症 这些名词代表了什么意义 有什么区别 原位癌 通俗来讲 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在黏膜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 没有突破基底膜 没有侵犯 浸润周围组织 不会扩散 不会转移 因此危害较小 基本没有症状表现或症状不明显 此时从分期上讲 可以将原位癌列为 0 期 甚至严格意义上讲 它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癌症 其治疗一般也较为简单 通常是直接切除 不需要做化疗 可以完全治愈 而且病人痛苦少 花费也少 一般医保可以直接覆盖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这几个名词:原位癌、微浸润癌、浸润癌。同样都是癌症,这些名词代表了什么意义?有什么区别?

原位癌

通俗来讲,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在黏膜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没有突破基底膜,没有侵犯/浸润周围组织,不会扩散,不会转移,因此危害较小,基本没有症状表现或症状不明显。

此时从分期上讲,可以将原位癌列为“0”期,甚至严格意义上讲,它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癌症。其治疗一般也较为简单,通常是直接切除,不需要做化疗,可以完全治愈,而且病人痛苦少,花费也少,一般医保可以直接覆盖。

目前仍然保留原位癌之称的已经不多了。为了避免患者及家属看到原位癌的“癌”字出现恐惧,临床上越来越少出现原位癌的诊断了,而是把原位癌改称为上皮内瘤变。大部分的器官肿瘤都不再以原位癌为诊断。

微浸润癌

癌症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会发生转移,转移后很难完全控制。微浸润癌,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它比原位癌更进一步,局部间质有浸润,但浸润灶很小。

当原位癌继续生长,突破基底膜,侵犯细胞间质,但突破的范围小于五毫米,此时叫做微浸润癌。微浸润癌接触血管的概率相对还是较低的,或者虽然侵犯到血管,但是由于“实力不济”,往往还不足以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所以微浸润癌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尽早的手术干预,只要切除得干净,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

浸润癌

当癌症发展到浸润癌阶段,破坏力就很大了。微浸润癌进一步发展,对周围的浸润超过了5mm,且有了相对丰富的血管的供应,这时候不但肿瘤会迅速增长,体积逐渐增大,还有可能发生远处转移。

此时,手术切除就不能达到100%的治愈率了,往往术后需要配合进行放化疗。同时根据癌细胞转移扩散的程度不同,病人的治疗难度也会有明显不同。相对于原位癌和微浸润癌患者,此时病人的预后相对较差。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三者的区别。好比是一根新鲜的香蕉,健康状态下从皮到里完全没有任何病变和斑点。


原位癌,就好比香蕉皮上开始长了斑点,但这个斑点只局限在香蕉皮上,没有浸润扩散到果肉。此时,只要把香蕉皮剥了,我们还是可以放心、安全地食用,质地和口感上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会很香甜。


微浸润癌,此时病变的斑点开始侵犯到果肉了。但所幸浸润的区域还很小,程度也不深。此时把香蕉皮剥了,把病变的小部分果肉割掉,我们也还是可以大快朵颐,剩余的大部分香蕉果肉口感上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浸润癌,好比此时香蕉果肉上病变累及的区域已经很大,波及的程度也很深了。如果我们想要吃香蕉,可能需要切除掉很多的果肉才能下口,甚至剩下的果肉虽然肉眼上看不见变化,但口感上已经有所改变,不再鲜美。


癌症的病情程度不同,病人的预后也会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发现越早,越容易治疗,预后也会越好。处变不惊,正确应对才是正道。


如何很好的更早的筛查肿瘤呢?

每年做一次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液体活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是前沿癌症早期筛查和精准监测的技术,可以应用于肿瘤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


什么是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简称CTC,是指在肿瘤形成或者进展过程中从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具有直接反映肿瘤发展为转移病变的潜力。CTC检测则利用先进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捕获人体外周循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并检测与肿瘤相关的临床信息。


CTC检测技术的优势




CTC检测的敏感性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早于影像学2-3个月检测到肿瘤的存在。相较于病理学组织活检,CTC检测可以不依赖病灶的存在,取样方便,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相较于免疫学(肿瘤标志物),CTC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CTC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CTC检测可以有效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疗效的快速评估,个体化治疗包括药物标靶、耐药性的检测,肿瘤复发风险评估,病情监测等。


早筛早诊

肿瘤发生的超早期,血液中即可检测CTC,是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期。


疗效及耐药评估

动态CTC数目及耐药性基因突变,判断药物有效性以及患者预测耐药。


辅助分期及预后

根据CTC数目及基因突变,判断预后,如肿瘤严重程度及存活时间等。


肿瘤动态监测

动态监控CTC数目及靶向基因变化。


复发预警

CTC重新检出,数目增多,复发转移相关基因突变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先兆。


实时精准治疗

根据CTC异质性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CTC临床诊断指南与共识




CTC检测已进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等国内外各癌种专家指南与共识。指南和共识指出,CTC在免疫治疗、早期筛查、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目前有效的辅助癌症诊疗手段。


CTC检测



肿瘤全流程管理


01

肿瘤全程监测方案


本检测以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为样本,通过CTC计数和分型,以及CTC上PD-L1检测,为肿瘤诊断、实时监测、预后、用药指导等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判断依据,尤其是为无法获得肿瘤组织样本的肿瘤患者提供可能的免疫治疗机会。

02



实时动态监测


以CTC为核心建立肿瘤诊断检测体系,从CTC计数、分型、特定蛋白表达(PD-L1)及时间四个维度,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依据,用于肿瘤治疗的全程监测,提示治疗效果、复发风险、耐药情况及免疫治疗参考信息,辅助制定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03



CTC检测适用范围


CTC检测适用于经血液循环系统转移的所有实体肿瘤:例如肺癌、结肠癌、胃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等。

04



CTC检测适用人群


(1)健康人群及肿瘤易感人群和高风险人群,进行肿瘤早期筛查。

(2)影像学发现异常占位、良恶倾向不明,病灶位置不适宜活检的患者。

(3)无可观察病灶或影像学手段评价不一致(如PET-CT、MRI)的患者。

(4)已经接受治疗并且病情稳定的肿瘤患者,需要考察是否存在隐匿微转移病灶或潜在转移风险的患者。

(5)需要对肿瘤细胞是否入血进行判断并提供证据支持治疗的患者。

(6)正在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需连续定期检测,对治疗进行疗效预估与耐药监测。

05



CTC检测流程


严格管理标本的质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完善的质控体系,能够确保每一份标本的实验结果都真实、准确、可靠。

06



翔鹏佑康 CTC检测平台优势



高效便捷

8ml血样分选时间缩短至5分钟,处于该技术国际领先水准。


灵敏特异性高

结合CTC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CTC筛分效率高达98%,检测灵敏度高达95%,特异性高达90%,捕获的CTC细胞活性高达90%。


筛查时机

在肿瘤发展的早期阶段即可检出肿瘤细胞,以便抓住最佳预防和治疗期。


取样方便

只需抽取外周血液,直接避免了传统穿刺中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更不会出现因为组织活检引起的创伤带来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实时动态监测

可以在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的不同时间节点对肿瘤诊治提供实时动态监测。


应用广泛

同时检测CTC计数、分型及特定蛋白,能够提供肿瘤细胞分型信息,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风险,并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R


想做CTC检测怎么办?


翔鹏佑康推出最新CTC循环肿瘤细胞液体活检技术,助您及早的发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检测流程:客户联系专业客服咨询并提供检测需求——我司邮寄CTC专用采血管——客户经专业医护人员抽取血样——寄送至CTC检测实验室检测——5-7天出具CTC报告。

咨询服务热线:010-59440186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5-03-28 08:01
下一篇 2025-03-23 10:27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6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