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本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也是计算机类笔试⾯试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考点,尤是银⾏和部分传统软件类公司。这⾥根据整理的资料,对数据库的相关知识也
做个总结吧。希望学过数据库但长时间不⽤的同学根据这些知识能够回忆和重拾,没学过的同学能掌握⼀些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第⼀节
⼀、相关概念
1.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层数据管理软件,⽤于科学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效地获取和维护
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数据库后的系统,⼀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
成。
5.数据模型:是⽤来抽象、表⽰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和基础;组成元
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于数据库设计。
7.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于DBMS实现。
8.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式和存取⽅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式和存取⽅法,是⾯向计
算机系统的。
9.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所具有的某⼀特性称为属性。
10.E-R图:即实体-关系图,⽤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具。
11.关系模式:从⽤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张规范化的⼆维表。
12.型/值:型是对某⼀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3.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
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4.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5.数据库内模式:⼜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式。⼀个数据库只有⼀个内
模式。
16.数据库外模式:⼜称为⼦模式或⽤户模式,它是数据库⽤户能够看见和使⽤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户的数
据视图。通常是模式的⼦集。⼀个数据库可有多个外模式。
17.数据库的⼆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重点知识点
1.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条件。
3.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分为⼀对⼀、⼀对多和多对多三种类型。
4.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关系、层次、⽹状、⾯向对象、对象关系映射等⼏种。
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户定义完整性。
6.阐述数据库三级模式、⼆级映象的含义及作⽤。
数据库三级模式反映的是数据的三个抽象层次: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内模式⼜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
储⽅式的描述。外模式⼜称为⼦模式或⽤户模式,是对特定数据库⽤户相关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三级模式通过⼆级映象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外模式⾯向应⽤程序,通过外模式/模式映象与逻辑模
式建⽴联系,实现数据的逻辑独⽴性。模式/内模式映象建⽴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对⼀映射,实现数据的物理独⽴性。
第⼆节
⼀、相关概念
1.主键:能够唯⼀地标识⼀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关系的键或候选键。若⼀个关系有多个候选键则可选⼀作为
主键(Primarke)。
2.外键:如果⼀个关系的⼀个或⼀组属性引⽤(参照)了另⼀个关系的主键,则称这个或这组属性为外码或外键(Foreignk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7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