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消息,说是一家叫迈凌的芯片厂商要收购慧荣,慧荣很高兴,结果收购快要完成时出了差错,买家不打算买了,但慧荣表示,你不想买也要买,不然就给大笔赔偿,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但是可以说是“鸡飞狗跳”。
慧荣其实应该算是比较成熟的闪存主控厂商了,无论是SATA还是NVMe都有不少产品,但是SATA时代表现只能算是中庸,走的是MTK式的发展方式,尽可能降低客户的开发难度,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产品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山寨”厂商最喜欢的就是慧荣的方案,劣质闪存搭配垃圾固件,这样就让慧荣方案的SSD严重“风评被害”。而到了NVMe时代,慧荣相比对手群联明显慢半拍,这就导致慧荣的方案虽然也不错,但是客户数量却少很多。总之现在慧荣觉得自己干没什么意思了,想要“卖身”。
但是慧荣也有不少经典的产品,成本低、性能主流的主控,例如当初的SM2258(不带XT),搭配好的闪存和固件的话,也有一些比较好的产品,例如当年的64L的英睿达MX500就是这个方案。SM2258的继承者,SM2259,则成为了现在高性能SATA SSD的首选,可以说你找现在的新产品,消费级的、高性能的,除了三星之外,基本上都是SM2259的方案。
之所以变成这样,还是因为SATA已经成为了SSD领域的“弃子”,没有厂商还愿意继续推出新的SATA主控。
可以盘点一下,群联虽然有新一代的SATA主控,但是面向企业级,八通道的PS3112-S12,显然消费级是不会舍得给你上八通道的(其实上八通道纯粹是为了支持更多颗闪存,以现在的闪存的速度,四通道就非常足够了),至于S11都已经被淘汰了,性能也很垃圾。
马维尔的最后一代SATA主控是88SS1074,虽然评价不错,但显然马维尔不打算推出后续产品了,或者说马维尔已经不打算再推出SSD主控了(马维尔的NVMe主控也停滞在88SS1093上)。这也就让很多原来马维尔的客户转投慧荣,例如闪迪Ultra 3D就换成了SM2259方案(2TB以上限定,说实话买它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西数啊米诺斯)。和马维尔有一些关系的中国厂商英韧,主要的产品也是NVMe主控。
还有谁呢?智微当然没什么说的了,早就不干了,但是联芸可以说一说。联芸倒是有SATA主控,不过联芸的主控基本上都是无DRAM的,性能一般,主要攻占低端市场。NVMe的话没有DRAM影响不大,至少还有HMB兜着,SATA的话没有DRAM可就惨了,性能没有靠谱的(这也就是SM2258和SM2258XT的性能差距巨大的原因)。我对联芸的SATA主控没什么好感,毕竟它在我手上创造了“1小时内炸盘传说”。
其实国内还有一些主控厂商,国科微、得一微之类的,但是你可能连听说都不多,产品也是少,而且没有DRAM!
瑞昱的阴间产品我就不提了。
这样一看,消费级SATA SSD中,你能选的除了三星的产品,似乎只有SM2259的方案,因为只有它在性能不错的同时还在支持新一代的闪存。
但是现在还在用SATA SSD,有意义了吗?NVMe SSD已经把价格降到比SM2259的SSD还要低很多的水平(因为NVMe可以不用DRAM就能达到比较高的性能),性能上NVMe也是完胜,拼容量的话,m.2也有4TB的产品了。
SATA SSD给我们留下的是一段悠久的记忆——那是一个SSD还可望不可即的年代,那时即使是“大炮村”评测新产品,都舍不得用SSD来装系统,那个时候SSD真的是奢侈品,很多人甚至在用32GB的SSD来装系统,只为做到“8秒开机”,如果你舍得上一个128GB的SSD,那你就是电脑城里最靓的仔,因为这是万元级的超极本才用得上的配置。我们不会忘记那个年代,不会忘记一个十几厘米大小、7毫米厚的小盒子给我们带来的无尽惊喜(虽然22*80mm大小的SSD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也很大)。这20年,我们抛弃了带子一样的PATA线,换成了窄窄的SATA线,而SATA SSD,就是计算机业界送给即将退休的SATA的“最后的礼物”。
这是什么?我只能说——“32bits的感动”。
↑就是你了!派蒙!
by流石雪菜(Sasuga Setsuna)
bilibili:@SasugaSetsuna
微信公众号:@流石雪菜
From Mizuiro-Aqua
Mizuiro-Aqua 10th Anniversary is coming!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7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