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 堆栈与堆栈指针[通俗易懂]

51单片机 堆栈与堆栈指针[通俗易懂]堆栈是一种执行 先入后出 算法的数据结构 是在内存中的一个存储区域 数据一个一个顺序地存入 也就是 压入 PUSH 这个区域之中 有一个地址指针 堆栈指针 总指向最后一个压入堆栈的数据所在的存储单 存放这个地址指针的寄存器就叫做堆栈指示器 开始放入数据的单叫做 栈底 数据一个一个地存入 这个过程叫做 压栈 读取这些数据时 按照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读取数据

堆栈是一种执行“先入后出”算法的数据结构。是在内存中的一个存储区域,数据一个一个顺序地存入(也就是“压入—PUSH”)这个区域之中。

有一个地址指针(堆栈指针)总指向最后一个压入堆栈的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存放这个地址指针的寄存器就叫做堆栈指示器。

开始放入数据的单元叫做“栈底”。数据一个一个地存入,这个过程叫做“压栈”。读取这些数据时,按照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读取数据,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数自动减1。这个过程叫做“弹出POP”。如此就实现了先入后出的原则。

MCS-51的堆栈是向上生成的(即向地址增加的方向),

堆栈指针SP的初始值称为栈底。

MCS–51单片机堆栈

需要注意的是,单片机复位后SP的值为07H,因此入栈数据将从08H存起。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5-02-10 15:11
下一篇 2025-03-05 13:33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hz/13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