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挖P2P传输技术,升级与创新并举

深挖P2P传输技术,升级与创新并举你用过 P2P 传输吗 现在的 P2P 传输可以说是继局域网 ftp http 之后最广泛使用的文件分享和传播途径 被众多企业运用在工作中 P2P 传输 全称 点对点传输 是一种文件即时传输方式 目标是让所有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 包括带宽 存储空间 计算能力 P2P 传输技术有很多应用 包括共享各种格式音频 视频 数据等 P2P 传输技术是如何实现即时传输 为什么 P2P 传输可以被众多企业接受 本文

你用过P2P传输吗?现在的P2P传输可以说是继局域网、ftp、http之后最广泛使用的文件分享和传播途径,被众多企业运用在工作中。

P2P传输,全称“点对点传输”,是一种文件即时传输方式,目标是让所有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计算能力。P2P传输技术有很多应用,包括共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

**P2P传输技术是如何实现即时传输?为什么P2P传输可以被众多企业接受?**本文,我们将带着这两个问题出发,深挖P2P传输技术。

一、一张图看懂P2P传输技术

传统的http传输是服务器上直接复制数据给客户端,这种传输的快慢受到带宽的限制。尤其是在网络全民化的今天,成百上千的客户端连接同一台服务器,服务器的带宽会被分享,客户端的带宽难以完全利用,导致整体数据传输的效率低下。

一般数据传输中,客户端A和客户端B都需要先与服务端(Sever)建立连接,再通过服务器与对方建立的通路来中转传递数据。P2P传输技术是建立客户端A和客户端B的直接通路,把原有上传-下载”1+1“时间缩短到1;其次,“客户端A -服务器-客户端B”转变为“客户端A -客户端B”,中间不经过服务器中转,无需消耗服务器昂贵的存储空间。P2P传输是一种文件即时传输方式。

二、议P2P传输技术:又爱又恨

P2P传输技术被广泛用于实时媒体业务、网络电视、远程医疗等方面,它不仅给数据传输提供了自由和便利,还有效的将互联网中潜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

在专业技术人员眼中,P2P传输技术是一种即时传输技术用于实现数据的快速联动,为企业在数据驱动价值的市场环境中获取发展先机。但在5G重新定义带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P2P传输技术凸显的优劣势让企业又爱又恨,难以抉择。

优势:

成本低:减少了对服务器的投资;

效率提升:去除中间环节直接建立简单连接;

较强的稳定性:淘汰以往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单点服务,形成非中心化且直发组织的体系特点,解决了中心单点产生的故障问题。

劣势:

网络带宽资源大量消耗:P2P传输所具有的并发连接特点使得大量资源被迅速消耗,容易造成网络拥塞,导致其他应用性能降低;

管理不便:P2P传输具有的无中心化特点,用户多,对用户的管控无法具体到个人,难以对对所有用户加以管控;

安全风险,数据泄露:P2P传输在互联网中广泛运用,使得一些人利用系统的漏洞侵犯用户隐私,对数据资料进行破坏,甚至有不法分子在P2P传输过程中加入病毒,对用户电脑安全造成威胁。

P2P传输技术的优势不可否认,劣势必须弥补。但要想使用P2P传输技术服务当下企业,显然纯P2P技术是不够的,必须有所突破。根据客户端是否在同一网络环境,P2P传输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借助哪些现代技术优化,如何优化?让我们继续深挖P2P技术原理,寻找突破口。

三、以NAT+Raysync为支撑,P2P技术升级

深挖P2P技术原理,会发现P2P技术的实现依赖两方面:一是客户端所在位置,二是网络环境。考虑到企业实际需求,P2P技术和许多技术一样,有着看似单一的存在,其实可以很好地嵌入系统,依托系统的基础架构存在于一个平台之上。这样,客户端位置能够稳定,网络环境也能适应,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分析:

①同一网络环境下:

假设内网接口1000M,局域网带宽10M,带宽利用率均为50%,客户端A与客户端B在同一内网络环境中,如下图所示。

如果用一般的文件传输方法,需要A将文件先上传至服务器,B再从服务器上下载,而且传输将在网络带宽10M的情况下进行。而通过点对点传输,A与B可以直接建立通信,文件传输充分利用内网网络带宽1000M,传输效率可以实现100X提升。

**镭速传输Raysync,**镭速点对点传输技术将P2P传输技术与Raysync超高速传输协议相结合,网络带宽得到充分利用,带宽利用率能达到96%以上,传输再加速,能够实现TB级大数据及海量数据极速传输。

②不同网络环境下:

客户端A与客户端B在两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它们需要尝试连接目标端,判断是否能够穿透网络建立通信。根据客户端的不同,客户端之间进行P2P传输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几种穿越中间件进行P2P传输的方法有:中继(Relaying)、逆向链接(Connection reversal)、UDP打洞(UDP hole punching)技术。通过下面这份特性对比表,我们可以先简单了解到这几种方法的特性及适用场景。

针对以上P2P传输方法,镭速传输开启P2P传输时会优先尝试直接连接目标端的方式,如果无法直接连接则再使用逆向连接或UDP打洞的方式连接,如果都无法连接对端,则会通过服务器中转(中继)的方式传输。全程自动优选最佳传输方式,减轻网络负担,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此外,基于UDP的P2P应用需要考虑NAT的类型,因为不同的NAT组合的穿透的方式并不一致,有的能打通, 有的无法打通。

**深挖NAT穿透技术,镭速传输将10种NAT穿透技术组合与Raysync超高速传输协议嵌入镭速传输系统同时作用于P2P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这10种NAT组合的穿透效果基本能满足当前P2P应用,即使面对少数无法穿透的情况,镭速也能通过Raysync超高速传输协议提升传输效率,找到P2P传输的最优解。

四、速度、管理走创新,镭速传输让P2P传输更通用

1.加速传输,效率保障

点对点传输中采用镭速传输自主研发的raysync超高速传输协议,该协议能够突破性传输技术彻底消除底层瓶颈,克服传统网络、硬件的限制,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实现超低延时、高速、端到端的输出服务,传输速率提升近百倍,带宽利用率达96%以上,能够轻松满足TB级别大文件和海量小文件安全、可控、稳定的传输需求。

测试——点对点传输效率对比

测试环境如下:

深圳-北京,延时35ms~45ms ,丢包率1%

Server :阿里云深圳,CentOS 8.3, 2 vCPU 4 GiB,带宽100M,SSD盘

ClientA:阿里云深圳,CentOS 8.3, 2 vCPU 4 GiB,带宽100M,SSD盘

ClientB:阿里云北京,CentOS 8.3, 2 vCPU 4 GiB,带宽100M,SSD盘

|2GB大文件传输:Raysync VS QQ

**测试结果:**2GB文件从深圳传输到北京,QQ点对点传输需要689秒,平均传输速度23.77Mbps;而使用镭速点对点传输,传输速度提升至94.7Mbps,总耗时173秒,相比于QQ传输时间缩减了516秒。同时,镭速追加5GB点对点测试文件,仅花了440秒,整体点对点传输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84393个小文件目录传输:Raysync

2、传输无需值守

为优化企业用户大文件联动,镭速传输支持自动“接收伙伴的点对点文件”。相较于传统的点对点传输(例如:QQ),优化了文件一个一个点击“接收”的繁琐操作。一键开启“允许接受小伙伴的点对点文件”就能实现所有文件的自动接收,无需值守。尤其是企业在面对大量采集工作中,这个功能堪称数据采集利器。

3、数据资产严格管控

镭速传输管理者可以通过后台监管每个传输任务。进入管理后台-点对点传输,可以查看用户正在直传传输的帐号/IP/任务/接收方ID/国家/地区/城市/文件数量/传输速度;同时支持对正在传输的点对点传输任务详情进行查看,停止操作;对历史传输任务支持一键查看、下载。

**具体到文件、追溯到个人,所有点对点传输任务都可以由管理者把控。**镭速传输针对点对点传输进行的全面升级管理,弥补了文件、用户管理不便的缺陷,促使点对点传输更贴合现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实现高效数据管理工作。

4、数据安全达金融级

基于影视、媒体、IT互联网等行业客户的需求,镭速传输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采用AES-256+TLS加密技术,实现端到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达金融级。

针对端口问题,镭速传输只需要对外暴露1个端口,即可满足所有用户访问,极大降低防火墙端口暴露风险;在传输报文层面、文件块、整个文件进行Hash校验保护,保障传输内容的完整性。

镭速传输对点对点传输技术的优化,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方面均有卓越表现,升级的管理设计贴合了现代企业需求。作为一站式大文件传输解决方案提供商,镭速传输可以作为企业实现文件快速联动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企业数据管理平台为影视、媒体、金融、IT互联网等行业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5-03-25 20:33
下一篇 2025-01-26 17:0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hz/14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