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总下载时间:window.onload的触发节点。 白屏时间节点指的是从用户进入网站(输入url、刷新、跳转等方式)的时刻开始计算,一直到页面有内容展示出来的时间节点。 这个过程包括dns查询、建立tcp连接、发送首个http请求(如果使用https还要介入TLS的验证时间)、…

监控方式

代码与工具

以 GA(Google Analytics) 为代表的代码监控和以 WebPageTest 为代表的工具监控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模拟与真实

合成监控(Synthetic Monitoring,SYN),真实用户监控(Real User Monitoring,RUM)

一个是模拟场景和数据,一个是真实的用户场景

合成监控: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真实用户监控: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关键指标

  • 白屏时间:从浏览器输入地址并回车后到页面开始有内容的时间;
  • 首屏时间:从浏览器输入地址并回车后到首屏内容渲染完毕的时间;
  • 用户可操作时间节点:domready触发节点,点击事件有反应;
  • 总下载时间:window.onload的触发节点。

所有指标: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常规统计方案

白屏时间

是什么

白屏时间节点指的是从用户进入网站(输入url、刷新、跳转等方式)的时刻开始计算,一直到页面有内容展示出来的时间节点。

这个过程包括dns查询、建立tcp连接、发送首个http请求(如果使用https还要介入TLS的验证时间)、返回html文档、html文档head解析完毕。

代码实现

在html文档的head中所有的静态资源以及内嵌脚本/样式之前记录一个时间点,在head最底部记录另一个时间点,两者的差值作为白屏时间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白屏时间</title>
    <script> // 开始时间 window.pageStartTime = Date.now(); </script>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script> // 白屏结束时间 window.firstPaint = Date.now() </script>
</head>
<body>
    <div>123</div>
</body>
</html>

白屏时间 = firstPaint - pageStartTime

缺点:

无法获取解析html文档之前的时间信息

首屏时间

是什么

首屏时间 = 白屏时间 + 首屏渲染时间

代码实现

(1)首屏模块标签标记法

由于浏览器解析HTML是按照顺序解析的,当解析到某个元素的时候,觉得首屏完成了,就在此元素后面加入<script>计算首屏完成时间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首屏时间</title>
    <script> // 开始时间 window.pageStartTime = Date.now(); </script>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head>
<body>
    <div>123</div>
    <div>456</div>
    // 首屏可见内容
    <script> // 首屏结束时间 window.firstPaint = Date.now(); </script>
    // 首屏不可见内容
    <div class=" "></div>
</body>
</html>

首屏时间 = firstPaint - pageStartTime

(2)统计首屏内加载最慢的图片/iframe(更常用)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首屏时间</title>
    <script> window.pageStartTime = Date.now() </script>
</head>
<body>
    <img src="https://lz5z.com/assets/img/google_atf.png" alt="img" onload="load()">
    <img src="https://lz5z.com/assets/img/css3_gpu_speedup.png" alt="img" onload="load()">
    <script> function load () { window.firstScreen = Date.now()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 // 首屏时间 console.log(window.firstScreen - window.pageStartTime) } </script>
</body>
</html>

缺点:使用场景受限

同样无法获取解析html文档之前的时间信息

这种方案比较适合首屏元素数量固定的页面,比如移动端首屏不论屏幕大小都展示相同数量的内容,响应式得改变内容的字体、尺寸等。

但是对于首屏元素不固定的页面,这种方案并不适用,最典型的就是PC端页面,不同屏幕尺寸下展示的首屏内容不同。上述方案便不适用于此场景。

可操作时间

用户可操作的时间节点即dom ready触发的时间,使用jquery可以通过$(document).ready()获取此数据。

// 原生JS实现dom ready
window.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event) => {
    console.log('DOM fully loaded and parsed');
});

总下载时间

总下载时间即window.onload触发的时间节点。

window.performance

是什么

用来测量网页和Web应用程序的性能api

属性介绍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memory字段代表JavaScript对内存的占用。

navigation字段统计的是一些网页导航相关的数据:

  • redirectCount:重定向的数量(只读),但是这个接口有同源策略限制,即仅能检测同源的重定向;

  • type 返回值应该是0,1,2 中的一个。分别对应三个枚举值: 0 : TYPE_NAVIGATE (用户通过常规导航方式访问页面,比如点一个链接,或者一般的get方式) 1 : TYPE_RELOAD (用户通过刷新,包括JS调用刷新接口等方式访问页面) 2 : TYPE_BACK_FORWARD (用户通过后退按钮访问本页面)

最重要的是timing字段的统计数据,它包含了网络、解析等一系列的时间数据。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说明:

  • startTime:有些浏览器实现为navigationStart,代表浏览器开始unload前一个页面文档的开始时间节点。比如我们当前正在浏览baidu.com,在地址栏输入google.com并回车,浏览器的执行动作依次为:unload当前文档(即baidu.com)->请求下一文档(即google.com)。navigationStart的值便是触发unload当前文档的时间节点。如果当前文档为空,则navigationStart的值等于fetchStart。
  • redirectStartredirectEnd:如果页面是由redirect而来,则redirectStart和redirectEnd分别代表redirect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节点;
  • unloadEventStartunloadEventEnd:如果前一个文档和请求的文档是同一个域的,则unloadEventStart和unloadEventEnd分别代表浏览器unload前一个文档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节点。否则两者都等于0;
  • fetchStart是指在浏览器发起任何请求之前的时间值。在fetchStart和domainLookupStart之间,浏览器会检查当前文档的缓存;
  • domainLookupStartdomainLookupEnd分别代表DNS查询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节点。如果浏览器没有进行DNS查询(比如使用了cache),则两者的值都等于fetchStart;
  • connectStartconnectEnd分别代表TCP建立连接和连接成功的时间节点。如果浏览器没有进行TCP连接(比如使用持久化连接webscoket),则两者都等于domainLookupEnd;
  • secureConnectionStart:可选。如果页面使用HTTPS,它的值是安全连接握手之前的时刻。如果该属性不可用,则返回undefined。如果该属性可用,但没有使用HTTPS,则返回0;
  • requestStart代表浏览器发起请求的时间节点,请求的方式可以是请求服务器、缓存、本地资源等;
  • responseStartresponseEnd分别代表浏览器收到从服务器端(或缓存、本地资源)响应回的第一个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数据的时刻;
  • domLoading代表浏览器开始解析html文档的时间节点。我们知道IE浏览器下的document有readyState属性,domLoading的值就等于readyState改变为loading的时间节点;
  • domInteractive代表浏览器解析html文档的状态为interactive时的时间节点。domInteractive并非DOMReady,它早于DOMReady触发,代表html文档解析完毕(即dom tree创建完成)但是内嵌资源(比如外链css、js等)还未加载的时间点;
  • domContentLoadedEventStart:代表DOMContentLoaded事件触发的时间节点: 页面文档完全加载并解析完毕之后,会触发DOMContentLoaded事件,HTML文档不会等待样式文件,图片文件,子框架页面的加载(load事件可以用来检测HTML页面是否完全加载完毕(fully-loaded))。
  • domContentLoadedEventEnd:代表DOMContentLoaded事件完成的时间节点,此刻用户可以对页面进行操作,也就是jQuery中的domready时间;
  • domComplete:html文档完全解析完毕的时间节点;
  • loadEventStartloadEventEnd分别代表onload事件触发和结束的时间节点

相关时间计算

  • DNS查询耗时 = domainLookupEnd – domainLookupStart
  • TCP链接耗时 = connectEnd – connectStart
  • request请求耗时 = responseEnd – responseStart
  • 解析dom树耗时 = domComplete – domInteractive
  • 白屏时间 = domloading – fetchStart
  • domready可操作时间 = domContentLoadedEventEnd – fetchStart
  • onload总下载时间 = loadEventEnd – fetchStart

静态资源的时间计算

widow.performance.getEntries(),用来统计静态资源相关的时间信息

返回一个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代表对应的静态资源的信息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属性介绍

  • initiatorType资源属性,有img、css等
  • duration请求花费的时间
  • 其他的与上面的window.performance.timing的属性一样
    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

今天的文章前端性能监控方案(首屏、白屏时间等)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19366.html

(0)
编程小号编程小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