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说一下为什么写这个系列?
- 原因一:该文章系列不管你是前端开发者,还是后端开发者在面试中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
“从浏览器输入url到页面显示经历了哪些?”
一个非常
常见的问题,看了该系列绝对能惊到面试官,可能就因为这一道面试题就收了你呢!嘿嘿。 - 原因二:自己主要是后端方向,该系列文章也是为了学习记录,方便以后查阅。极客时间李兵老师也开了这个专栏,看后还有几个疑问的点,自己查询资料学习整理一遍。
作者简介:koala,专注完整的 Node.js 技术栈分享,从 JavaScript 到 Node.js,再到后端数据库,祝您成为优秀的高级 Node.js 工程师。【程序员成长指北】作者,Github 博客开源项目 github.com/koala-codin…
什么是DOM
DOM是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的缩写
W3C 文档对象模型 (DOM) 是中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接口,它允许程序和脚本动态地访问和更新文档的内容、结构和样式。-这是W3Cschool给的概念
看了上面的概念好像太“官方”,解释就是 DOM 是对 HTML 文档结构化的表述,后端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渲染引擎的 HTML 文件字节流是无法直接被浏览器渲染引擎理解的,要转化为渲染器引擎可以理解的内部结构,这个结构就是 DOM。 W3C 那个概念我好像还没有把它全部翻译完,“允许程序和脚本动态地访问和更新文档的内容、结构和样式”。这里其实就是DOM的作用了
- 页面展示: DOM 是生成页面的基础数据结构
- JavaScript 脚本操作: DOM 提供给 JavaScript 脚本操作的接口,JavaScript 可以通过这些接口对 DOM 结构进行访问,从而改变文档的结构和样式
- 安全: DOM 是一道安全防线,DOM 解析阶段会过滤掉一些不安全的 DOM 内容。
本文我主要以 Webkit 渲染引擎来讲解,Safari 和 Chrome 都使用 Webkit。Webkit 是一款开源渲染引擎,它本来是为 linux 平台研发的,后来由 Apple 移植到 Mac 及 Windows 上。
渲染树最终形成经历了哪些
先看一张整体的流程图
下面围绕这张图和不同代表性对例子进行讲解。
HTML解析器
从后端返回给浏览器渲染引擎 HTML 文件字节流, 第一步要经过的就是渲染引擎中的 HTML 解析器。它实现了将 HTML 字节流转换为 DOM树 结构。 HTML 文件字节流返回的过程中 HTML 解析器就一直在解析,边加载边解析哦(这里注意下,有些文章写的有问题)。
例子1:最简单的不带 CSS 和 JavaScript 的 HTML 代码讲解 HTML 解析器
<html>
<body>
<div>程序员成长指北</div>
</body>
</html>
根据这段代码具体分析 HTML 解析器做了哪些事
阶段一 字节流转换为字符并W3C标准令牌化
读取 HTML 的原始字节流,并根据文件的指定编码(例如 UTF-8)将它们转换成各个字符。 并将字符串转换成 W3C HTML5 标准规定的各种令牌,例如,“”、“”,以及其他尖括号内的字符串。每个令牌都具有特殊含义和一组规则。
一堆字节流 bytes
3C 62 6F ...
转成正常的html文件
<html>
<body>
<div>
koala
<p>
程序员成长指北
</P>
</div>
</body>
</html>
阶段二 通过分词器将字节流转化为 Token
分词器将字节流转换为一个一个的 Token,Token 分为 Tag Token和文本 Token,上面这段代码最后分词器转化后的结果是:
阶段三和阶段四 将 Token 解析为 DOM 节点,并将 DOM 节点添加到 DOM 树中
HTML 解析器维护了一个 Token 栈结构(数据结构真是个好东西),这个栈结构的目的就是用来计算节点间的父子关系,在上一个阶段生成的 Token 会被顺序压到这个栈中,以下是具体规则:
- HTML 解析器开始工作时,会默认创建了一个根为 document 的空 DOM 结构,同时会将一个 StartTag document 的 Token 压入栈底。
- 如果压入到栈中的 StartTagToken,HTML 解析器会为该 Token 创建一个 DOM节点,然后将这个 Dom节点加入到 DOM树中,它的
父节点
就是栈中相邻的那个元素生成的 DOM节点
- 如果分词器解析出来的是文本 Token,那么会生成一个文本节点,然后把这个文本 Dom 节点加入到 DOM 树中(注:文本Token不需入栈),它的
父节点
就是当前栈顶 Token 所对应的 DOM 节点。
- 如果分词器解析出来的是 EndTag 标签,比如例子中的 EndTag div,HTML 解析器会查看 Token栈顶的元素是否是 StartTag div,如果是,就将 StartTag div从栈中弹出,边上该 div 元素解析完成。
- 最后按照上面的规则,分词器一路解析下来,就形成了这个简单的 DOM 树。
此时应该搞懂了核心图中 HTML 解析器的部分,和 DOM 树的基本绘制流程,但是现实很残酷,哪里有这么简单的前端代码,还有有 JavaScript 和 CSS 呢!继续往下看
CSS解析器
CSS 解析器最终的目的也是构建树不过它构建的树是 CSSOM 树 树的构建流程和 DOM 树的构建流程基本相同
还是那张图,具体我就不一一讲解一遍了。直接用这个简单例子
body { font-size: 16px }
div { font-weight: bold }
div p { display: none }
看下最后构造的 CSSOM 树
CSSOM 为何具有树结构?为页面上的任何对象计算最后一组样式时,浏览器都会先从适用于该节点的最通用规则开始(例如,如果该节点是 body 元素的子项,则应用所有 body 样式),然后通过应用更具体的规则(即规则“向下级联”)以递归方式优化计算的样式。
以上面的 CSSOM 树为例进行更具体的阐述。span 标记内包含的任何置于 body 元素内的文本都将具有 16 像素字号,并且颜色为红色 — font-size 指令从 body 向下级联至 span。不过,如果某个 span 标记是某个段落 (p) 标记的子项,则其内容将不会显示。
注意点:
- CSS解析可以与DOM解析同进行
- 如果只有 CSS 和 HTML 的页面,CSS 不会影响 DOM 树的创建,但是如果页面中还有 JavaScript,结论就不一样了,请继续往下看。
javascript对DOM树与CSSOM树创建的影响
上面两个例子中都还没有javascript的出现,接下来说下JavaScript 对 DOM 树和 CSSOM 树构建的影响。
-
情况1:当前页面中只有 Html 和 JavaScript,而且 JavaScript 非外部引入
DOM 树构建时当遇到JavaScript脚本,就要暂停 DOM 解析,先去执行Javascript,因为在JavaScript可能会操作当前已经生成的DOM节点。
有一点需要注意:javascript是可能操作当前已经生成的DOM节点,如果是后面还未生成的DOM节点是不生效的,比如这段代码:
<html> <body> <div>1</div> <script> let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0] div1.innerText = '程序员成长指北' let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1] div2.innerText = 'kaola' </script> <div>test</div> </body> </html>
显示结果为两行: 第一行结果是程序员成长指北 第二行记过是test 因为在执行第三行和第四行 script 脚本的时候,DOM树中还没有生成第二个 div对应的dom节点。
-
情况2:当页面中同时有Html JavaScript CSS ,而且都非外部引入
DOM 树构建时当遇到 JavaScript 脚本,就要暂停 DOM 解析,先去执行 JavaScript,同时 JavaScript 还要判断 CSSOM 是否解析完成,因为在 JavaScript 可能会操作 CSSOM 节点,CSSOM 节点确认解析完成,执行 JavaScript 再次回到 DOM 树创建。(所以这里也可以所CSS解析间接影响DOM树创建)
-
情况3:当页面中同时有Html,JavaScript, CSS ,而且外部引入
Webkit渲染引擎有一个优化,当渲染进程接收HTML文件字节流时,会先开启一个预解析线程,如果遇到 JavaScript 文件或者 CSS 文件,那么预解析线程会提前下载这些数据。当渲染进程接收 HTML 文件字节流时,会先开启一个预解析线程,如果遇到 JavaScript 文件或者 CSS 文件,那么预解析线程会提前下载这些数据。DOM树在创建过程中如果遇到JavaScript文件,接下来就和情况2类型一样了。
影响关系图: 画了一张影响关系图希望大家更好的记忆:
构建渲染树
通过 DOM 树和 CSSOM 树,浏览器就可以通过二者构建渲染树了。浏览器会先从 DOM 树的根节点开始遍历每个可见节点,然后对每个可见节点找到适配的CSS样式规则并应用。具体的规则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Render Tree和DOM Tree不完全对应。
-
请注意 visibility: hidden 与 display: none 是不一样的。前者隐藏元素,但元素仍占据着布局空间(即将其渲染成一个空框),而后者 (display: none) 将元素从渲染树中完全移除,元素既不可见,也不是布局的组成部分
看一下前问中提到的 DOM 树和 CSSOM 树最终合成的渲染树结果是:
本文渲染树形成过程可以做哪些优化
看完了渲染树的形成,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能做哪些优化?(注意这里的优化只是针对渲染树形成部分,其他的优化会在系列文章之后继续讲)
- 在引入顺序上,CSS 资源先于 JavaScript 资源。样式文件应当在 head 标签中,而脚本文件在 body 结束前,这样可以防止阻塞的方式。
- 尽量减少在 JavaScript 中进行DOM操作。
- 简化并优化CSS选择器,尽量将嵌套层减少到最小。
- 修改元素样式时,更改其class属性是性能最高的方法。
总结
看完这篇文章赶紧检测一下你写的前端代码,脑补一下渲染树形成过程,想想自己代码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系列文章会继续分享,下篇该系列文章渲染树的布局与绘制以及虚拟DOM树出现的必要性,感谢观看。
参考资料:
极客时间浏览器专栏
浏览器渲染原理: srtian96.gitee.io/blog/2018/0…
关注我
觉得不错点个Star,欢迎 加群 互相学习。
今天的文章渲染树的形成原理你真的很懂吗?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2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