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并运行一个简单程序
1.1 编制并运行程序的“四步曲”
1.2 工程(PROJECT)以及工程工作区(PROJECT WORKSPACE)
1.3 启动并进入VC6的集成开发环境
1.4 创建工程并输入源程序代码
(1)新建一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工程
(2)在工作区窗口中查看工程的逻辑架构
(3)在工程中新建C源程序文件并输入源程序代码
1.5 最快的方法:不创建工程,直接输入源程序代码
1.6 编译、链接而后运行程序
1.7 及时备份自己的创作
1.8 将自己设计的最终产品(非详细设计)提供给他人使用
2 VC6集成开发环境使用参考
2.1 VC6的常用菜单命令项
(1)File菜单
(2)Edit菜单
(3)View菜单
(4)Project菜单
(5)Build菜单
(6)Debug菜单
(7)Help菜单
(8)上下文关联菜单
2.2 VC6的主要工作窗口
(1)Workspace窗口
(2)Output窗口
(3)窗口布局调整让我们用VC6先来编制一个最简单的程序,并让它运行(执行)而得出结果,以此来作为了解VC6的开端。这个程序的功能仅仅是向屏幕上输出一个字符串“Hello World”。程序虽小,但与编制运行大程序的整个过程是相同的,都包含着如下所谓的“四步曲”:
- 编辑(把程序代码输入,交给计算机)。
- 编译(成目标程序文件.obj)。
编译就是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2进制语言,计算机只认识1和0,编译程序把人们熟悉的语言换成2进制的。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主要是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又称为源程序分析,分析过程中发现有语法错误,给出提示信息。 - 链接(成可执行程序文件.exe)。
链接是将编译产生的.obj文件和系统库连接装配成一个可以执行的程序。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直接点击Build从源程序产生可执行程序,可能有人就会置疑:为何要将源程序翻译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分为编译和链接两个独立的步骤,不是多此一举吗?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一个较大的复杂项目中,有很多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每个人可能承担其中一部分模块),其中有的模块可能是用汇编语言写的,有的模块可能是用VC写的,有的模块可能是用VB写的,有的模块可能是购买(不是源程序模块而是目标代码)或已有的标准库模块,因此,各类源程序都需要先各自编译成目标程序文件(2进行机器指令代码),再通过链接程序将这些目标程序文件连接装配成可执行文件。 - 运行(可执行程序文件)。
上述四个步骤中,其中第一步的编辑工作是最繁杂而又必须细致地由人工在计算机上来完成,其余几个步骤则相对简单,基本上由计算机来自动完成。
在开始编程之前,必须先了解工程Project(也称“项目”,或称“工程项目”)的概念。工程又称为项目,它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最终生成的应用程序,另一种则是为了创建这个应用程序所需的全部文件的集合,包括各种源程序、资源文件和文档等等。绝大多数较新的开发工具都利用工程来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管理。
用VC6编写并处理的任何程序都与工程有关(都要创建一个与其相关的工程),而每一个工程又总与一个工程工作区相关联。工作区是对工程概念的扩展。一个工程的目标是生成一个应用程序,但很多大型软件往往需要同时开发数个应用程序,VC开发环境允许用户在一个工作区内添加数个工程,其中有一个是活动的(缺省的),每个工程都可以独立进行编译、连接和调试。
实际上,VC6是通过工程工作区来组织工程及其各相关元素的,就好像是一个工作间(对应于一个独立的文件夹,或称子目录),以后程序所牵扯到的所有的文件、资源等元素都将放入到这一工作间中,从而使得各个工程之间互不干扰,使编程工作更有条理,更具模块化。最简单情况下,一个工作区中用来存放一个工程,代表着某一个要进行处理的程序(我们先学习这种用法)。但如果需要,一个工作区中也可以用来存放多个工程,其中可以包含该工程的子工程或者与其有依赖关系的其他工程。
可看出,工程工作区就像是一个“容器”,由它来“盛放”相关工程的所有有关信息,当创建新工程时,同时要创建这样一个工程工作区,而后则通过该工作区窗口来观察与存取此工程的各种元素及其有关信息。创建工程工作区之后,系统将创建出一个相应的工作区文件(.dsw),用来存放与该工作区相关的信息;另外还将创建出的其他几个相关文件是:工程文件(.dsp)以及选择信息文件(.opt)等。
编制并处理C++程序时要创建工程,VC6已经预先为用户准备好了近20种不同的工程类型以供选择,选定不同的类型意味着让VC6系统帮着提前做某些不同的准备以及初始化工作(例如,事先为用户自动生成一个所谓的底层程序框架或称框架程序,并进行某些隐含设置,如隐含位置、预定义常量、输出结果类型等)。工程类型中,其中有一个为“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它是我们首先要掌握的、用来编制运行C++程序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此种类型的程序运行时,将出现并使用一个类似于DOS的窗口,并提供对字符模式的各种处理与支持。实际上,提供的只是具有严格的采用光标而不是鼠标移动的界面。此种类型的工程小巧而简单,但已足以解决并支持本课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编程内容与技术,使我们把重点放在程序的编制而并非界面处理等方面,至于VC6支持的其他工程类型(其中有许多还将涉及到Windows或其他的编程技术与知识),有待在今后的不断学习中来逐渐了解、掌握与使用。
了解了工程及其上述一般概念后,现在就让我们开始Visual C++ 6.0之旅吧!首先按如下两种方法之一启动并运行VC6,进入到它的集成开发环境窗口(假设在Windows系统下已经安装了VC6),其具体窗口式样如图1-1所示。
方法一:
若桌面上有VC6图标(“横躺着”即“倒下”的“8”字型图标,且标有“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字样,如图1-2所示),则用鼠标双击该图标。
方法二(假设按照通常方式对VC6进行了安装的话):
通过“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 6.0”,单击一下该菜单项。
图1-1式样的窗口从大体上可分为四部分。上部:菜单和工具条;中左:工作区(workspace)视图显示窗口,这里将显示处理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各种文件种类等信息;中右:文档内容区,是显示和编辑程序文件的操作区;下部:输出(Output)窗口区,程序调试过程中,进行编译、链接、运行时输出的相关信息将在此处显示。
注意,由于系统的初始设置或者环境的某些不同,可能你所启动的VC6初始窗口式样与图1-1有所不同,也许会没出现Workspace窗口或Output窗口,这时可通过“View→Workspace”菜单选项的执行,总可使中左处的工作区窗口显现出来;而通过“View→Output”菜单选项的执行,又总可使下部的输出区窗口得以显现。当然,如果不想看到这两个窗口,可以点击相应窗口的“x”按键来关闭窗口。为了把程序代码输入而交给计算机,需要使用VC6的编辑器来完成。如前所述,首先要创建工程以及工程工作区,而后才能输入具体程序完成所谓的“编辑”工作(注意,该步工作在四步骤中最繁杂、而又必须细致地由人工来完成!)。
(1)新建一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工程
选择菜单File下的New项,会出现一个选择界面,在属性页中选择Projects标签后,会看到近20种的工程类型,我们只需选择其中最简单的一种:“Win32Console Application”,而后往右上处的“Location”文本框和“Project name”文本框中填入工程相关信息所存放的磁盘位置(目录或文件夹位置)以及工程的名字,设置到此时的界面信息如图1-3所示。
在图1-3中,“Location”文本框中填入如“D:\myData\VC6”,这是假设你准备在D磁盘的\myData\VC6文件夹即子目录下存放与工程工作区相关的所有文件及其相关信息,当然也可通过点击其右部的“…”按钮去选择并指定这一文件夹即子目录位置。“Project name”文本框中填入如“Sample”的工程名(注意,名字由你根据工程性质确定,此时VC6会自动在其下的Location文本框中用该工程名“Sample”为你建立一个同名子目录,随后的工程文件以及其他相关文件都将存放在这个目录下)。
选择OK按钮进入下一个选择界面。这个界面主要是询问用户想要构成一个什么类型的工程,其界面如图1-4所示。
若选择“An empty project”项将生成一个空的工程,工程内不包括任何东西。若选择“A simple application”项将生成包含一个空的main函数和一个空的头文件的工程。选“A”Hello World!”application”项与选“A simple application”项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需要包含有显示出“Hello World!”字符串的输出语句。选择“An application that supports MFC”项的话,可以利用VC6所提供的类库来进行编程。
为了更清楚的看到编程的各个环节,我们选择“An empty project”项,从一个空的工程来开始我们的工作。单击Finish按钮,这时VC6会为你生成一个小型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刚才所有选择项的总结,并且询问你是否接受这些设置。如果接受选择OK按钮,否则选择Cancel按钮。我们选OK从而可进入到真正的编程环境下了。界面情况如图1-5所示。
(2)在工作区窗口中查看工程的逻辑架构
注意屏幕中的Workspace窗口,该窗口中有两个标签,一个是ClassView,一个是FileView。ClassView中列出的是这个工程中所包含的所有类的有关信息,当然我们的程序将不涉及到类,这个标签中现在是空空如也。点击FileView标签后,将看到这个工程所包含的所有文件信息。点击“+”图标打开所有的层次会发现有三个逻辑文件夹:Source Files文件夹中包含了工程中所有的源文件;Header Files文件夹中包含了工程中所有的头文件;Resource Files文件夹中包含了工程中所有的资源文件。所谓资源就是工程中所用到的位图,加速键等信息,在我们的编程中不会牵扯到这一部分内容。现在FileView中也不包含任何东西。
逻辑文件夹是逻辑上的,他们只是在工程的配置文件中定义的,在磁盘上并没有物理地存在这三个文件夹。我们也可以删除自己不使用的逻辑文件夹;或者根据我们项目的需要,创建新的逻辑文件夹,来组织工程文件。这三个逻辑文件夹是VC预先定义的,就编写简单的单一源文件的C程序而言,我们只需要使用Source Files一个文件夹就够了。
(3)在工程中新建C源程序文件并输入源程序代码
下面该轮到生成一个“Hello.cpp”的源程序文件,而后通过编辑界面来输入所需的源程序代码。选择菜单Project中子菜单Add To Project下的new项,在出现的对话框的Files标签(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项,在右中处的File文本框中为将要生成的文件取一个名字,我们取名为Hello(其他遵照系统隐含设置,此时系统将使用Hello.cpp的文件来保存所键入的源程序),此时的界面情况如图1-6所示。
而后选择OK按钮,进入输入源程序的编辑窗口(注意所出现的呈现“闪烁”状态的输入位置光标),此时只需通过键盘输入你所需要的源程序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
可通过Workspace窗口中的FileView标签,看到Source Files文件夹下文件Hello.cpp已经被加了进去,此时的界面情况如图1-7所示。
实际上,这时在Workspace窗口的ClassView标签中的Globals文件夹下,也可以看到我们刚才所键入的main函数。不需要象前面描述的那样显示地创新一个工程,对于新编写一个程序,只需要在图1-3所示的界面中,选“Files”标签,再选择“C++ Source File”,其界面与图1-6相似(仅Add to projec是暗淡的、无法选择),后续操作则与前述相同。
最简单的做法是:直接使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文件按钮新建一空白文件,紧接着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此空文件——注意,保存时一定要以“.c”或“.cpp”作为扩展名,否则逻辑程序时自动格式化和特殊显示等很多特性将无法使用,程序无法被运行。
这种方式新建的C源程序文件在编译时,会提示用户,要求允许系统为其创新一个默认的工程(含相应的工作区)。程序编制完成(即所谓“四步曲”中第一步的编辑工作得以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后三步的编译、链接与运行了。所有后三步的命令项都处在菜单Build之中。注意,在对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和运行前,最好先保存自己的工程(使用“File→Save All”菜单项)以避免程序运行时系统发生意外而使自己之前的工作付之东流,应让这种做法成为自己的习惯、素质。
首先选择执行菜单第一项Compile,此时将对程序进行编译。若编译中发现错误(error)或警告(warning),将在Output窗口中显示出它们所在的行以及具体的出错或警告信息,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的提示来纠正程序中的错误或警告(注意,错误是必须纠正的,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的链接;而警告则不然,它并不影响进行下一步,当然最好还是能把所有的警告也“消灭”掉)。当没有错误与警告出现时,Output窗口所显示的最后一行应该是:“Hello.obj-0 error(s), 0warning(s)”。
编译通过后,可以选择菜单的第二项Build来进行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在链接中出现的错误也将显示到Output窗口中。链接成功后,Output窗口所显示的最后一行应该是:“Sample.exe-0 error(s), 0 warning(s)”。最后就可以运行(执行)我们所编制的程序了,选择Execute项(该选项前有一个深色的感叹号标志“!”,实际上也可通过单击窗口上部工具栏中的深色感叹号标志“!”来启动执行该选项),VC6将运行已经编好的程序,执行后将出现一个结果界面(所谓的类似于DOS窗口的界面),如图1-8所示,其中的“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是由系统产生的,使得用户可以浏览输出结果,直到按下了任一个键盘按键时为止(那时又将返回到集成界面的编辑窗口处)。
至此我们已经生成并运行(执行)了一个完整的程序,完成了一个“回合”的编程任务。此时应执行“File→Close Workspace”菜单项,待系统询问是否关闭所有的相关窗口时,回答“是”,则结束了一个程序从输入到执行的全过程,回到了刚刚启动VC6的那一个初始画面。
(1)完全备份。
对于刚才工作的工程Sample而言,只需将D:\myData\VC6下的文件夹Sample复制到U盘或打包成一个文件后放到自己的邮箱。需要在其它计算机上继续完成该工程时,将该文件夹复制到该计算机的硬盘上,进入VC6,通过“File→Open Workspace”菜单项将该工程打开即可。
(2)只备份C源程序文件。
对于刚才工作的工程Sample而言,工程非常简单,没有什么专门的设置,因此,仅备份其中的C源程序Hello.cpp就足矣。需要在其它计算机上继续完成该程序时,只需将备份的程序复制到该计算机的硬盘上,进入VC6,根据前面的讲述,新建一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做到图1-5所示的界面),然后通过“Project→Add to Project→Files”菜单项将Hello.cpp添加新建的工程中。
最简单的做法是:直接使用工具栏上的文件打开按钮“ ”打开Hello.cpp。
将自己设计的最终产品(非详细设计)提供给他人使用
需要将自己设计的产品提供给他人使用时,针对前述的Sample工程,只需将链接产生的可执行文件Sample.exe复制/发送给他人即可,不能复制整个工程文件夹或复制.cpp文件,这是因为:
(1)复制可执行文件已足够。
(2)复制整个工程文件夹或复制.cpp文件,等于提供了自己的详细设计,在商业上一般是不这样做了,除非事先双方谈妥需要这样做或对方愿意出高价购买你的详细设计。
另外,应当说明的是:前面所说的编译、链接过程都是Debug类型的,也就是说,当VC6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将加入一些调试信息,致使编译链接后生成的代码很庞大,效率也降低。如果确信你的程序已经完美无缺或者是要正式发布,就应该选择菜单Build中的Batch Build项,产生如图1-9所示的对话框,其中的两个选项分别代表编译的代码形式。如果选择第一项Release,那么生成的就是最终代码,其运行效率会增高。
选择Sample-Win32 Release项,再进行Build或Rebuild All就会在工程所在的目录下产生一个新的目录release,在release目录下生成的可执行程序代码规模小,执行效率高,是我们最后的产品。
(1)File菜单
New:打开“new”对话框,以便创建新的文件、工程或工作区。
Close Workspace:关闭与工作区相关的所有窗口。
Exit:退出VC6环境,将提示保存窗口内容等。
(2)Edit菜单
Cut:快捷键Ctrl+X。将选定内容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再从当前活动窗口中删除所选内容。与“Paste”联合使用可以移动选定的内容。
Copy:快捷键Ctrl+C。将选定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但不从当前活动窗口中删除所选内容。与“Paste”联合使用可以复制选定的内容。
Paste:快捷键Ctrl+V。将剪贴板中的内容插入(粘贴)到当前鼠标指针所在的位置。注意,必须先使用Cut或Copy使剪贴板中具有准备粘贴的内容。
Find:快捷键Ctrl+F。在当前文件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顺便指出,可按快捷键F3寻找下一个匹配的字符串。
Find in Files:在指定的多个文件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
Replace:快捷键Ctrl+H。替换指定的字符串(用某一个串替换另一个串)。
Go To: 快捷键Ctrl+G。将光标移到指定行上。
Breakpoints:快捷键Alt+F9。弹出对话框,用于设置、删除或查看程序中的所有断点。断点将告诉调试器应该在何时何地暂停程序的执行,以便查看当时的变量取值等现场情况。
(3)View菜单
Workspace:如果工作区窗口没显示出来,选择执行该项后将显示出工作区窗口。
Output:如果输出窗口没显示出来,选择执行该项后将显示出输出窗口。输出窗口中将随时显示有关的提示信息或出错警告信息等。
(4)Project菜单
Add To Project:选择该项将弹出子菜单,用于添加文件或数据链接等到工程之中去。例如子菜单中的New选项可用于添加“C++ Source File”或“C/C++ Header File”;而子菜单中的Files选项则用于插入已有的文件到工程中。
Settings:为工程进行各种不同的设置。当选择其中的“Debug”标签(选项卡),并通过在“Program arguments:”文本框中填入以空格分割的各命令行参数后,则可以为带参数的main函数提供相应参数(呼应于“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 ]){…}”形式的main函数中所需各argv数组的各字符串参数值)。注意,在执行带参数的main函数之前,必须进行该设置,当“Program arguments:”文本框中为空时,意味着无命令行参数。
(5)Build菜单
Compile:快捷键Ctrl+F7。编译当前处于源代码窗口中的源程序文件,以便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或警告,如果有的话,将显示在Output输出窗口中。
Build:快捷键F7。对当前工程中的有关文件进行连接,若出现错误的话,也将显示在Output输出窗口中。
Execute:快捷键Ctrl+F5。运行(执行)已经编译、连接成功的可执行程序(文件)。
Start Debug:选择该项将弹出子菜单,其中含有用于启动调试器运行的几个选项。例如其中的Go选项用于从当前语句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断点或遇到程序结束;Step Into选项开始单步执行程序,并在遇到函数调用时进入函数内部再从头单步执行;Run to Cursor选项使程序运行到当前鼠标光标所在行时暂停其执行(注意,使用该选项前,要先将鼠标光标设置到某一个你希望暂停的程序行处)。执行该菜单的选择项后,就启动了调试器,此时菜单栏中将出现Debug菜单(而取代了Build菜单)。
(6)Debug菜单
启动调试器后才出现该Debug菜单(而不再出现Build菜单)。
Go:快捷键F5。从当前语句启动继续运行程序,直到遇到断点或遇到程序结束而停止(与Build→Start Debug→Go选项的功能相同)。
Restart:快捷键Ctrl+Shift+F5。重新从头开始对程序进行调试执行(当对程序做过某些修改后往往需要这样做!)。选择该项后,系统将重新装载程序到内存,并放弃所有变量的当前值(而重新开始)。
Stop Debugging:快捷键Shift+F5。中断当前的调试过程并返回正常的编辑状态(注意,系统将自动关闭调试器,并重新使用Build菜单来取代Debug菜单)。
Step Into:快捷键F11。单步执行程序,并在遇到函数调用语句时,进入那一函数内部,并从头单步执行(与Build→Start Debug→Step Into选项的功能相同)。
Step Over:快捷键F10。单步执行程序,但当执行到函数调用语句时,不进入那一函数内部,而是一步直接执行完该函数后,接着再执行函数调用语句后面的语句。
Step Out:快捷键Shift+F11。与“Step Into”配合使用,当执行进入到函数内部,单步执行若干步之后,若发现不再需要进行单步调试的话,通过该选项可以从函数内部返回(到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语句处停止)。
Run to Cursor:快捷键Ctrl+F10。使程序运行到当前鼠标光标所在行时暂停其执行(注意,使用该选项前,要先将鼠标光标设置到某一个你希望暂停的程序行处)。事实上,相当于设置了一个临时断点,与Build→Start Debug→Run to Cursor选项的功能相同。
Insert/Remove Breakpoint:快捷键F9。本菜单项并未出现在Debug菜单上(在工具栏和程序文档的上下文关联菜单上),列在此处是为了方便大家掌握程序调试的手段,其功能是设置或取消固定断点——程序行前有一个圆形的黑点标志,表示已经该行设置了固定断点。另外,与固定断点相关的还有Alt+F9(管理程序中的所有断点)、Ctrl+F9(禁用/使能当前断点)。
(7)Help菜单
通过该菜单来查看VC6的各种联机帮助信息。
(8)上下文关联菜单
除了主菜单和工具栏外,VC6开发环境还提供了大量的上下文关联菜单,用鼠标右键的单击窗口中很多地方都会弹出一个关联菜单,里面包含有与被单击项目相关的各种命令,建议大家在工作时可以试着多点点鼠标右键,说不定会发现很多有用的命令,从而大大加快一些常规操作的速度。
(1)Workspace窗口
Workspace窗口显示了当前工作区中各个工程的类、资源和文件信息,当新建或打开一个工作区后,Workspace窗口通常就会出现三个树视图:ClassView(类视图)、ResourceView(资源视图)和FileView(文件视图),如果在VC6企业版中打开了数据库工程,还会出现第四个视图DataView(数据视图)。如同前面所述,在Workspace窗口的各个视图内单击鼠标右键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关联菜单。
ClassView显示当前工作区中所有工程定义的C++类、全局函数和全局变量,展开每一个类后,可以看到该类的所有成员函数和成员变量,如果双击类的名字,VC6会自动打开定义这个类的文件,并把文档窗口定位到该类的定义处,如果双击类的成员或者全局函数及变量,文档窗口则会定位到相应函数或变量的定义处。
ResourceView显示每个工程中定义的各种资源,包括快捷键、位图、对话框、图标、菜单、字符串资源、工具栏和版本信息,如果双击一个资源项目,VC6就会进入资源编辑状态,打开相应的资源,并根据资源的类型自动显示出Graphics、Color、Dialog、Controls等停靠式窗口。
FileView显示了隶属于每个工程的所有文件。除了C/C++源文件、头文件和资源文件外,我们还可以向工程中添加其它类型的文件,例如Readme.txt等,这些文件对工程的编译连接不是必需的,但将来制作安装程序时会被一起打包。同样,在FileView中双击源程序等文本文件时,VC6会自动为该文件打开一个文档窗口,双击资源文件时,VC6也会自动打开其中包含的资源。
在FileView中对着一个工程单击鼠标右键后,关联菜单中有一个“Clean”命令,在此特地要解释一下它的功能:VC6在建立(Build)一个工程时,会自动生成很多中间文件,例如预编译头文件、程序数据库文件等,这些中间文件加起来的大小往往有数兆,很多人在开发一个软件期间会使用办公室或家里的数台机器,如果不把这些中间文件删除,在多台机器之间使用软盘拷贝工程就很麻烦。“Clean”命令的功能就是把VC6生成的中间文件全部删除,避免了手工删除时可能会出现误删或漏删的问题。另外,在某些情况下,VC6编译器可能无法正确识别哪些文件已被编译过了,以致于在每次建立工程时都进行完全重建,很浪费时间,此时使用“Clean”命令删除掉中间文件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应当指出,承载一个工程的还是存储在工作文件夹下的多个文件(物理上),在Workspace窗口中的这些视图都是逻辑意义上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自动统计总结了工程的信息,以方便和帮助我们查看工程、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如果开始时你不习惯且工程很简单(学习期间很多时候都只有一个.cpp文件),则你完全没有必要去搭理这些视图,只需要在.cpp文件内容窗口中工作。
(2)Output窗口
与Workspace窗口一样,Output窗口也被分成了数栏,其中前面4栏最常用。在建立工程时,Build栏将显示工程在建立过程中经过的每一个步骤及相应信息,如果出现编译连接错误,那么发生错误的文件及行号、错误类型编号和描述都会显示在Build栏中,用鼠标双击一条编译错误,VC6就会打开相应的文件,并自动定位到发生错误的那一条语句。
工程通过编译连接后,运行其调试版本,Debug栏中会显示出各种调试信息,包括DLL装载情况、运行时警告及错误信息、MFC类库或程序输出的调试信息、进程中止代码等。
两个Find in Files栏用于显示从多个文件中查找字符串后的结果,当你想看看某个函数或变量出现在哪些文件中,可以从“Edit”菜单中选择“Find in Files…”命令,然后指定要查找的字符串、文件类型及路径,按“查找”后结果就会输出在Output的Find in Files栏中。
(3)窗口布局调整
VC6的智能化界面允许用户灵活配置窗口布局,例如菜单和工具栏的位置都可以重新定位。让我们在菜单或工具栏左方类似于把手的两个竖条纹处或其它空白处点击鼠标左键并按住,然后试试把它拖动到窗口的不同地方,就可以发现菜单和工具栏能够停靠在窗口的上方、左方和下方,双击竖条纹后,它们还能以独立子窗口的形式出现,独立子窗口能够始终浮动在文档窗口的上方,并且可以被拖到VC6主窗口之外,如果有双显示器,甚至可以把这些子窗口拖到另外一个显示器上,以便进一步加大编辑区域的面积。Workspace和Output等停靠式窗口(Docking View)也能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拖动,或者切换成独立的子窗口,此外,这些停靠式窗口还可以切换成普通的文档窗口模式,不过文档窗口不能被拖出VC6的主窗口,切换的方法是选中某个停靠式窗口后,在“Windows”菜单中把“Docking View”置于非选中状态。所谓程序调试,是指当程序的工作情况(运行结果)与设计的要求不一致——通常是程序的运行结果不对时,科学地(而不是凭偶然的运气)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用一定的手段来检查程序中存在的设计问题(某种逻辑错误而不是语法、链接错误,修正语法、链接错误不是调试程序要做的事)。
当程序编译出错或者链接出错时,系统都将在Output输出窗口中随时显示出有关的提示信息或出错警告信息等(如果是编译出错,只要双击Output窗口中的出错信息就可以自动跳到出错的程序行,以便仔细查找)。但若编译和链接都正确,而执行结果又总是不正确时,这时就需要使用调试工具来帮着“侦察”出程序中隐藏着的出错位置(某种逻辑错误)。
强调: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认为“编译和链接”都正确,程序就应该没有问题,怎么会结果不对呢?“编译和链接”都正确,只能说明程序没有语法和拼写上的错误,但在算法(逻辑)上有没有错,还得看结果对不对。反过来讲,无论让你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程序,你都只写以下几行,则“编译和链接”肯定都正确,但能实现设计的要求吗?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
事实上,程序设计的重点完全不是修正编译和链接过程中的错误——相对而言,这种工作基本没有技术含量,程序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设计正确的算法。
调试程序的方法与医生看病的道理类似:先问清基本情况,再进行大致的检查,然后分析检查的结果、确定范围,再进行专项检查,再分析检查结果,如此反复,最后确定问题所在并进行治疗、检查疗效。
必须指出的是:用户调试自己的程序时,应对程序的设计(工作)思路非常清楚,知道每一段、每一行程序所应起到(尽管不见得都能实现)的作用,这是基本的前提。若自己对设计都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每一段、每一行程序应发挥的作用,是谈不上调试程序的。
(1)观察了解程序的“病症”表现
首先是看清情况,程序的任务、程序的预期表现与程序工作的实际表现,大概是什么方面的“病”——对于常见的小“病”,经验丰富的专家不用后续检查就能知道问题所在。经验当然重要,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正确的调试思路则更加重要,因为初学者很难通过观察程序而发现问题所在。
(2)弄清程序的主要工作流程
在学习过程中设计的程序一般都不太复杂,从总体算法上总是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模块(也可称为步骤,可以是一段程序或一个子程序——函数):接收用户的要求和任务(读取相应的参数、输入相应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按格式要求输出相应的结果。对于每一个大的模块,又可以分为许多子模块。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10000], i, j, num, x, tmp, mini;
//从键盘读入用户输入的数据,数据存放在数组a中,num记录读入数据的个数
printf(“\nPlease input numbers:”);
for (i=0; i<10000; j++)
{
scanf(“%f”, x);
if (x = -222) //如果读入的数为结束标志,则结束输入
{
break;
}
a[i] = x;
num++; //num记录已读入的有效数据的个数
}
//计算与处理:对数据进行从小到大排序,排序使用的方法是选择法
for (i=0; i<num; i++) //依次找出第0,1,2…个最小的并放到相应位置a[i]
{
mini = i; //开始找第i个最小的,先假定a[i]最小,mini负责记最小的所在位置
for (j=i+1; j<num; j++) //从i后的所有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位置记入mini
{
if (a[j] > a[mini]) //如果有谁比当前认为最小的还小,则记住其位置
{
mini = j;
}
}
//将找到的最小数与第i个数交换位置,实现第i个最小数到位
tmp = a[i];
a[mini] = a[i];
a[i] = tmp;
}
//输出计算、处理的结果
printf(“Output:\n”);
for (i=1; i<=num; i++); //依次输出第1个到最后一个数
{
printf(“%-6d”, a[i]);
//如果当前为第6个数或最后一个数,则不输出“,”而换行
if (i % 6 != 0 && i != num)
{
printf(“\n”);
}
else;
{
printf(“,”);
}
}
}
程序3-1 程序运行效果示例
例如程序3-1是有问题的,它是为了实现以下功能(其中的注释写明了主要模块的功能以及每个模块的实现方法):
①程序运行时先显示Please input numbers:,再从键盘上读入一组整数(只考虑int型),数与数之间只使用空格或回车作分隔。数可正可负,最多10000个,但若读入的数为-222时,则表示输入结束且-222不算在该组数内。
②对这一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③将排序后的这一组数输出到屏幕上,输出格式为每行6个数,数与数之间使用逗号(,)分隔,两个逗号之间的宽度(不算逗号)为6且使用左对齐格式。注意,行尾没有逗号。
程序的运行效果应类似地如图3-1所示,其中的100 120 89 72 -19 200 500 210 235 6 24 1234 78 234 -234 -2342 346 23524 7823 -3411 23423 -222是从键盘输入的内容。
(3)进行大致的检查,确定问题存在的模块
检查的任务,就是查看程序的实际工作状态(屏幕输出是否正确、各变量的值是否正确)与预期的设计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肯定有问题。
对于较长、较复杂的程序,检查时不应从开始一行一行检查,这种方法效率低、不科学,也不易发现问题。正确的方法是:先分大模块检查,确定大模块有无问题,再针对有问题的大模块,检查其内部的工作过程。例如,对于程序3-1,应先检查输入完成时工作是否正确,即让程序运行至“计算与处理”时暂停(从键盘输入一组数据),查看相应的结果(这段程序的运行目的就是将输入数据存放至数组a中并由num记录数据个数,因此应检查数组a和num的内容)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至少找到一部分问题。排除输入的故障后,则可让程序运行到“输出”时暂停,检查相应的结果(即数组a中的数据是否按要求排好顺序)。
在检查过程中,用户应根据自己的经验,灵活调整检查策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可以使用二分法定位故障,也可观察后估计问题位置再进行检查。
(4)检查故障模块,确定问题并解决
对于复杂故障模块内部的运行检查,可以再分子模块(部分)进行分部检查。检查模块的设计是否正确的基本思路是:一步一步运行程序,看程序的运行流程是否如设计期望,看每步程序的运行结果(屏幕输出和相关变量)是否与设计(心算)的一致。例如程序3-1的输入部分,假定未看到问题,则可检查:输入一个数据后,x中的数据是否是输入的数据——若不是,则该条语句肯定有问题,仔细检查应能发现问题;当输入不是结束标志时,则否将数据存入了a[i]、i和计数器num的值是否正确;当输入的是结束标志时,是否如期望的结束输入。
(1)设置固定断点或临时断点
所谓断点,是指定程序中的某一行,让程序运行至该行后暂停运行,使得程序员可以观察分析程序的运行过程中的情况。这些情况一般包括:
①在变量窗口(Varibles)中观察程序中变量的当前值。程序员观察这些值的目的是与预期值对比,若与预期值不一致,则此断点前运行的程序肯定在某个地方有问题,以此可缩小故障范围。例如以下程序是计算cos(x)并显示,运行时发现无论x输入为多少,结果都是0.046414。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void main()
{
int x;
printf(“Please input x:”);
scanf(“% d”, &x);
printf(“cos(x)=%f\n”, cos(x));
}
在该程序中,若你没有看到问题——程序较长、较复杂时很难看出问题所在,则应该使用调试手段定位故障位置。
②在监控窗口(Watch)中观察指定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当变量较多时,使用Varibles窗口可能不太方便,使用Watch窗口则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关键变量的变化。
③在输出窗口中观察程序当前的输出与预期是否一致。同样地,若不一致,则此断点前运行的程序肯定在某个地方有问题。
④在内存窗口(Memory)中观察内存中数据的变化。在该窗口中能直接查询和修改任意地址的数据。对初学者来说,通过它能更深刻地理解各种变量、数组和结构等是如何占用内存的,以及数组越界的过程。
⑤在调用堆栈窗口(Call Stack)中观察函数调用的嵌套情况。此窗口在函数调用关系比较复杂或递归调用的情况下,对分析故障很有帮助。
(2)单步执行程序
让程序被一步一步(行)地执行,观察分析执行过程是否符合预要求。例如,以下程序预期的功能是从键盘上读入两个数(x和y),判断x和y是否相等,相等则在屏幕上显示x=y,不相等则显示x<>y。这是要求实现的功能,但程序实际的运行状况却是:无论输入什么,都会在屏幕上显示x=y和x<>y,程序肯定有问题,但表面上看却可能找不到问题所在,使用单步执行,则能定位故障点,缩小看的范围。例如,在单步执行的过程中,若输入“2,3”,发现x和y的值的确变成了2和3,此时按道理不应执行“printf(“x=y\n”);”,但单步跟踪却发现被执行了,因此多半问题出在“if (x = y)”。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x, y;
printf(“Please input x, y:”);
scanf(“%d,%d”, &x, &y);
if (x = y)
{
printf(“x=y\n”);
}
else;
{
printf(“x<>y\n”);
}
}
在单步执行的过程中,应灵活应用Step Over、Step Into、Step Out、Run to Cursor等方法,提高调试效率。建议在程序调试过程中,记住并使用“Step Over、Step Into、Step Out、Run to Cursor”等菜单项的快捷键,开始时可能较生疏、操作较慢,但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生巧、效率提高。
(3)使用断言
断言是对某种假设条件进行检查(可理解为若条件成立则无动作,否则应报告),它可以快速发现并定位软件问题,同时对系统错误进行自动报警。断言可以对在系统中隐藏很深,用其它手段极难发现的问题进行定位,从而缩短软件问题定位时间,提高系统的可测性。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设计断言。
使用断言时,必须在程序的开头加上:
#include <assert.h>
①可用断言来确认函数的参数。示例:假设某函数参数中有一个指针,那么使用指针前可对它检查,以防止其他人调用本函数时使用空指针作参数。代码如下:
int exam_fun( unsigned char *str )
{
assert(str != NULL); // 断言“指针不为空”,若“空”(断言不成立)则报错
… //other program code
}
②可用断言来确认是否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情况。示例:以下程序段运行结果有错,检查起来很困难而且搞了很久都不知是什么地方有问题。因此,建议分析程序的正常运行情况应该是什么,运行过程中是否出了异常,针对所有(或关键状态)应当正常的情况,使用断言,就很有可能发现异常原因,且调试效率很高。针对该程序段,我们断言(断定)变量i的取值应该为“i>=0 && i<SIZE”且较关键,但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可能被无意修改(例如其它变量越界)而超出范围呢,就可使用断言检查是否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for (i=0; i<SIZE; i++)
{
… //other program code
assert(i>=0 && i<SIZE); // 断言“i的正常取值范围”,若断言不成立则报错
array[i] = i;
… //other program code
}
断言不成立时(一出现异常),系统将立即报错,此时可进入程序调试状态,检查程序的运行情况。
(4)与调试相关的操作菜单:Build菜单
Compile:快捷键Ctrl+F7。编译当前处于源代码窗口中的源程序文件,以便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或警告,如果有的话,将显示在Output输出窗口中。
Build:快捷键F7。对当前工程中的有关文件进行连接,若出现错误的话,也将显示在Output输出窗口中。
Execute:快捷键Ctrl+F5。运行(执行)已经编译、连接成功的可执行程序(文件)。
Start Debug:选择该项将弹出子菜单,其中含有用于启动调试器运行的几个选项。例如其中的Go选项用于从当前语句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断点或遇到程序结束;Step Into选项开始单步执行程序,并在遇到函数调用时进入函数内部再从头单步执行;Run to Cursor选项使程序运行到当前鼠标光标所在行时暂停其执行(注意,使用该选项前,要先将鼠标光标设置到某一个你希望暂停的程序行处)。执行该菜单的选择项后,就启动了调试器,此时菜单栏中将出现Debug菜单(而取代了Build菜单)。
(5)与调试相关的操作菜单:Debug菜单
启动调试器后才出现该Debug菜单(而不再出现Build菜单)。
Go:快捷键F5。从当前语句启动继续运行程序,直到遇到断点或遇到程序结束而停止(与Build→Start Debug→Go选项的功能相同)。
Restart:快捷键Ctrl+Shift+F5。重新从头开始对程序进行调试执行(当对程序做过某些修改后往往需要这样做!)。选择该项后,系统将重新装载程序到内存,并放弃所有变量的当前值(而重新开始)。
Stop Debugging:快捷键Shift+F5。中断当前的调试过程并返回正常的编辑状态(注意,系统将自动关闭调试器,并重新使用Build菜单来取代Debug菜单)。
Step Into:快捷键F11。单步执行程序,并在遇到函数调用语句时,进入那一函数内部,并从头单步执行(与Build→Start Debug→Step Into选项的功能相同)。
Step Over:快捷键F10。单步执行程序,但当执行到函数调用语句时,不进入那一函数内部,而是一步直接执行完该函数后,接着再执行函数调用语句后面的语句。
Step Out:快捷键Shift+F11。与“Step Into”配合使用,当执行进入到函数内部,单步执行若干步之后,若发现不再需要进行单步调试的话,通过该选项可以从函数内部返回(到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语句处停止)。
Run to Cursor:快捷键Ctrl+F10。使程序运行到当前鼠标光标所在行时暂停其执行(注意,使用该选项前,要先将鼠标光标设置到某一个你希望暂停的程序行处)。事实上,相当于设置了一个临时断点,与Build→Start Debug→Run to Cursor选项的功能相同。
Insert/Remove Breakpoint:快捷键F9。本菜单项并未出现在Debug菜单上(在工具栏和程序文档的上下文关联菜单上),列在此处是为了方便大家掌握程序调试的手段,其功能是设置或取消固定断点——程序行前有一个圆形的黑点标志,表示已经该行设置了固定断点。另外,与固定断点相关的还有Alt+F9(管理程序中的所有断点)、Ctrl+F9(禁用/使能当前断点)。假设准备编制进行如下计算任务的一个简单程序:在已知x=3、y=5的情况下,先计算出x与y的和s,差d,商q,模r,而后计算res=s+2d+3q+4r的值(res应该等于16)并显示在屏幕上。但编制的如下程序运行后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结果“res=26”。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x=3, y=5;
int s, d, q, r, res;
s = x + y;
d = s – y;
q = x / y;
r = x % y;
res = s + 2*d + 3*q + 4*r;
printf(“res=%d\n”, res);
}
分析上述所编制的程序行,假设能在要输出res结果值的那一程序行(倒数第二行)处设置一个临时断点,让程序先执行到此断点处(注意设为断点的那一行尚未被执行!),看一看那时各变量的动态取值情况,有可能就会找到出错的原因!基于上述分析,先将鼠标光标移动到“printf(“res=%d\n”, res);”那一行处(左键单击那一行任意位置),从而指定了临时性断点的行位置,而后执行“Build→Start Debug→Run to Cursor”选项,使程序运行到所指定行时暂停其执行,并显示出如图3-2的界面,其中的左下方窗口中就列出了当时各变量的取值情况:和s=8,差d=3(x=3,y=5,它们的差d=3肯定是错误的!),商q=0,模r=3,最终结果res=26。再仔细查看程序中负责计算差d的那一个语句“d=s-y;”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将“x-y”误写成了“s-y”!找到了错误,此时可以通过菜单选项“Debug→Stop Debugging”,中断当前的调试过程并返回正常的编辑状态,修改所发现的错误后,再一次执行将能得出正确结果“res=16”。
顺便指出,图3-2中显示的变量是“自动查看”方式的,即VC6自动显示当前运行上下文中的变量的值。如果变量比较多,自动显示的窗口比较混乱,则可以在 Watch 列表中添加自己想要监控的变量名。
上述设置临时断点(到鼠标光标那一行处)的调试手段使用起来很方便,会经常使用(也经常在到达一个断点后,又设置另一个新的临时断点)。另外也常配合使用“单步执行”的方式,来仔细检查每一步(一个程序行)执行后各变量取值的动态变化情况,如,先通过“Run to Cursor”执行到某一个鼠标光标临时断点行处,而后通过使用Debug菜单的“Step Over”或“Step Into”来进行所谓的“单步执行”,当然,每执行一步后,都要仔细观察并分析系统自动给出的各变量取值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而找到出错原因。让我们来分析并设计对如下程序进行调试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实际上,对不同的程序,都需要在分析其执行结果以及其程序编写结构的基础上,来设计相应的对其进行具体调试的方法与手段,宗旨是想方设法逐步缩小“侦察”范围,直到最后找到出错位置)。
该程序除main外,还有一个自定义函数f。若已经能确认调用f函数前计算出的res值(或s、d、q或r其中之一的结果值)不正确的话,则可像上一程序那样,在计算出res变量值的下一行(或在靠前一些的某一行)处设置断点,看到达那一断点处是否一切正常。若到达断点处的数据结果已经不正常的话,错误已经出现(出现在跟前或出现在前面,从而找到了错误或者缩小了“侦察”范围);若断点处仍然正常,可断言错误出现在后面,而后,①可又一次通过鼠标光标往更靠后一些的适当位置设置新断点,再一次“Debug→Run to Cursor”(一下向后“迈”过了许多行,再继续“侦察”!);②通过“单步执行”(Debug→StepOver),在重点怀疑的那一块地方仔细地逐行进行“侦察”。
注意,“Step Over”不会“跟踪”进入f函数内部,若怀疑f函数可能有问题的话,要通过使用“Debug→Step Into”进入f内部再进行细致调试(在不遇到函数调用的地方,“Step Over”与“Step Into”的功能是相同的。若通过“Step Into”进入到函数内部,单步执行若干步之后,若发现不再需要进行单步调试的话,可通过“Step Out”从函数内部返回到调用语句的下一语句处)。
作为练习,请读者利用这一程序对上述的调试方法与手段进行多方面的灵活使用与体验!可以看出,程序调试是一件很费时费力而又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耐心,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总结与积累调试经验。至于VC6提供的其他调试方法与手段,这儿就不一一介绍了。
#include <stdio.h>
int f(int a)
{
int b, c;
b = a + 5;
c = 2*b + 100;
return c;
}
void main()
{
int x=3, y=5;
int s, d, q, r, res, z;
s = x + y;
d = x – y;
q = x / y;
r = x % y;
res = s + 2*d + 3*q + 4*r;
printf(“res=%d\n”, res);
z = f(36);
printf(“z=%d\n”, z);
}
前面也提到过,通过“Run to Cursor”所设置并到达的断点是一个临时性的断点。实际上,VC6还提供设置与清除固定性断点的方法。
设置固定性断点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某一程序行处,单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选择“Insert/Remove Breakpoint”项(通过左键单击该选项,此时该行前将出现一个圆形的黑点标志,意味着已经将该行设置成了固定断点)。
清除固定性断点的方法为:在具有圆形黑点标志的固定断点行处,单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选择“Remove Breakpoint”项(通过左键单击该选项,此时该行前的那一个圆形黑点标志将消失,意味着已经清除了该固定断点)。
设置了固定性断点后,通常通过“Build→Start Debug→Go”或“Debug→Go”选项使程序开始执行,直到遇到某断点或遇到程序结束而停止。
还要说明的是,可以随时设置任意多个固定性断点,也可以随时清除它们。通过使用菜单选项“Edit→Breakpoints”,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其中的“Break at”文本框中键入要设置断点的程序行的行数信息(但通常是先通过鼠标光标选定某一程序行,再利用菜单选项进入上述对话框,而后通过点击“Break at”文本框右边的小三角按钮,并选定系统自动提供的程序行的行数,以免自己要真正地去数清楚那一行的行数),也能够在指定行处设置一个固定性断点(通过OK按钮确定);如果要清除某断点,可在“Breakpoints”列表栏中先选定它,之后单击Remove按钮。实际上,除位置断点外,通过“Edit→Breakpoints”,还可以设置数据断点,消息断点,以及条件断点等,这儿就不再细说了。
VC6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开发工具,我们所介绍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应用,使用这些应用已经可以完成书中所涉及到的例子和作业,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参看其他有关介绍VC6的资料或书籍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
(1)程序运行结果看起来对了,但并不意味着程序没有隐藏的问题
①以下程序是从键盘输入一个数(x,x是一个int型整数),计算y(y=1000x+9)并在屏幕上输出,程序基本上是对的,能输出正确的结果。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x, y;
printf(“Please input x:”);
scanf(“%d”, &x);
y = 1000*x + 9;
printf(“y=%d\n”, y);
}
但是,当x输入为5000000,屏幕上却输出y=705032713,出现了错误。
②以下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上读入一串字符,然后在屏幕上输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char str[10];
printf(“Please input str:”);
scanf(“%s”, &str);
printf(“str=%s\n”, str);
}
若用户在输入str时不小心多按了(或无意碰触)几下键盘,则程序运行会出错,如图3-3所示——可能稍严重的是程序运行死机(不报错),特别严重的是若有人精心设计输入的字符,完全可能造成系统被入侵或被严重破坏。
③以下程序的功能是从计算班中男生(boy)和女生(girl)的比例。如果女生数为0时,程序会怎样?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boy, girl;
printf(“Please input boy,girl:”);
scanf(“%d,%d”, &boy, &girl);
printf(“boy/girl=%.2f\n”, boy*1.0/girl);
}
实际工作中,类似的隐藏的问题往往是破坏力巨大的“地雷”,往往造成极大的损失,例如火箭发射、宇宙飞船飞行、高速列车运行中的事故,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恐怕是微软的各种系统需要不断地打补丁。因此,在程序设计中,必须缜密考虑各种情况,哪怕是机率极小的意外。
(2)严谨思维的典范——程序员学习的榜样
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思维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应当具备的素质。 设计程序时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想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考虑全面、思维严谨。
以下2个小故事,应当是一个优秀程序员的标准思维,它形象、幽默、充分地展示了一个优秀程序员的严谨、全面的思维。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只有这样思考并设计程序,才能保证程序始终能可靠、稳定地工作,减少和避免发生事故。
①方程仅仅对于正实数的简单情形成立
物理教授走过校园,遇到数学教授。 物理教授在进行一项实验,他总结出一个经验方程,似乎与实验数据吻合,他请数学教授看一看这个方程。 一周后他们碰头,数学教授说这个方程不成立。可那时物理教授已经用他的方程预言出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而且效果颇佳,所以他请数学教授再审查一下这个方程。 又是一周过去,他们再次碰头。数学教授告诉物理教授说这个方程的确成立, “但仅仅对于正实数的简单情形成立。”
②判断开枪后树上还有几只鸟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智商有没有问题,问他 “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他反问“是无声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例如激光枪)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偶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的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
“没有花,就十只。” 偶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他继续问
“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的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老师当即晕倒。编译、链接过程中,主要由于初学和录入阶段的击键失误,VC经常会提示程序有错(语法和拼写问题,肯定不会指明算法有问题,否则就不用编程了)。遇到这些英文的提示时,不少同学无从下手。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和一看英文就怕的心理,凭自己能考上大学的英语水平,只要仔细、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看,这些英文、包括在线帮助中的英文语句应基本上能看懂,个别单词实在不认识就查一查,做IT的哪能不学英语,这本身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的机会。再者,即便没有完全理解、似懂非懂,也没有很大关系,只要双击Output窗口中的出错信息就可以自动跳到出错的程序行,仔细查看,加上经验的逐渐积累和人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自我学习进步能力,解决这些简单问题并非难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编译、链接期间的程序出错英文提示及相应的中文意思,供参考。
(1)error C2001: newline in constant
编号:C2001
直译:在常量中出现了换行。
错误分析:
- ①字符串常量、字符常量中是否有换行。
- ②在这句语句中,某个字符串常量的尾部是否漏掉了双引号。
- ③在这语句中,某个字符创常量中是否出现了双引号字符“””,但是没有使用转义符“\””。
- ④在这句语句中,某个字符常量的尾部是否漏掉了单引号。
- ⑤是否在某句语句的尾部,或语句的中间误输入了一个单引号或双引号。
(2)error C2015: too many characters in constant
编号:C2015
直译:字符常量中的字符太多了。
错误分析:
单引号表示字符型常量。一般的,单引号中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字符(使用转义符时,转义符所表示的字符当作一个字符看待),如果单引号中的字符数多于4个,就会引发这个错误。
另外,如果语句中某个字符常量缺少右边的单引号,也会引发这个错误,例如:
if (x == ‘x || x == ‘y’) { … }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引号中的字符数是2-4个,编译不报错,输出结果是这几个字母的ASC码作为一个整数(int,4B)整体看待的数字。
(3)error C2137: empty character constant
编号:C2137
直译:空的字符定义。
错误分析:
原因是连用了两个单引号,而中间没有任何字符,这是不允许的。
(4)error C2018: unknown character ‘0x##’
编号:C2018
直译:未知字符‘0x##’。
错误分析:
0x##是字符ASC码的16进制表示法。这里说的未知字符,通常是指全角符号、字母、数字,或者直接输入了汉字。如果全角字符和汉字用双引号包含起来,则成为字符串常量的一部分,是不会引发这个错误的。
(5)error C2041: illegal digit ‘#’ for base ‘8’
编号:C2141
直译:在八进制中出现了非法的数字‘#’(这个数字#通常是8或者9)。
错误分析:
如果某个数字常量以“0”开头(单纯的数字0除外),那么编译器会认为这是一个8进制数字。例如:“089”、“078”、“093”都是非法的,而“071”是合法的,等同于是进制中的“57”。
(6)error C2065: ‘xxxx’ : undeclared identifier
编号:C2065
直译:标识符“xxxx”未定义。
错误分析: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标识符。标志符是程序中出现的除关键字之外的词,通常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与关键字重复,并且区分大小写。变量名、函数名、类名、常量名等等,都是标志符。所有的标志符都必须先定义,后使用。
标志符有很多种用途,所以错误也有很多种原因。
- 如果“xxxx”是一个变量名,那么通常是程序员忘记了定义这个变量,或者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所引起的,所以,首先检查变量名是否正确。(关联:变量,变量定义)
- 如果“xxxx”是一个函数名,那就怀疑函数名是否没有定义。可能是拼写错误或大小写错误,当然,也有可能是你所调用的函数根本不存在。还有一种可能,你写的函数在你调用所在的函数之后,而你有没有在调用之前对函数原形进行申明。(关联:函数申明与定义,函数原型)
- 如果“xxxx”是一个库函数的函数名,比如“sqrt”、“fabs”,那么看看你在cpp文件已开始是否包含了这些库函数所在的头文件(.h文件)。例如,使用“sqrt”函数需要头文件math.h。如果“xxxx”就是“cin”或“cout”,那么一般是没有包含“iostream.h”。(关联:#include,cin,cout)
- 如果“xxxx”是一个类名,那么表示这个类没有定义,可能性依然是:根本没有定义这个类,或者拼写错误,或者大小写错误,或者缺少头文件,或者类的使用在申明之前。(关联:类,类定义)
- 标志符遵循先申明后使用原则。所以,无论是变量、函数名、类名,都必须先定义,后使用。如使用在前,申明在后,就会引发这个错误。
- C++的作用域也会成为引发这个错误的陷阱。在花括号之内变量,是不能在这个花括号之外使用的。类、函数、if、do(while)、for所引起的花括号都遵循这个规则。(关联:作用域)
- 前面某句语句的错误也可能导致编译器误认为这一句有错。如果你前面的变量定义语句有错误,编译器在后面的编译中会认为该变量从来没有定义过,以致后面所有使用这个变量的语句都报这个错误。如果函数申明语句有错误,那么将会引发同样的问题。
(7)error C2086: ‘xxxx’ : redefinition
编号:C2374
直译:“xxxx”重复申明。
错误分析:
变量“xxxx”在同一作用域中定义了多次。检查“xxxx”的每一次定义,只保留一个,或者更改变量名。
(8)error C2374: ‘xxxx’ : redefinition; multiple initialization
编号:C2374
直译:“xxxx”重复申明,多次初始化。
错误分析:
变量“xxxx”在同一作用域中定义了多次,并且进行了多次初始化。检查“xxxx”的每一次定义,只保留一个,或者更改变量名。
(9)C2143: syntax error : missing ‘;’ before (identifier) ‘xxxx’
编号:C2143
直译:在(标志符)“xxxx”前缺少分号。
错误分析:
这是VC6的编译期最常见的误报,当出现这个错误时,往往所指的语句并没有错误,而是它的上一句语句发生了错误。其实,更合适的做法是编译器报告在上一句语句的尾部缺少分号。
上一句语句的很多种错误都会导致编译器报出这个错误:
- 上一句语句的末尾真的缺少分号。那么补上就可以了。
- 上一句语句不完整,或者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者根本不能算上一句语句(有时候是无意中按到键盘所致)。
- 如果发现发生错误的语句是cpp文件的第一行语句,在本文件中检查没有错误,但其使用双引号包含了某个头文件,那么检查这个头文件,在这个头文件的尾部可能有错误。
(10)error C4716: ‘xxx’ : must return a value
编号:C4716
直译:“xxx”必须返回一个值。
错误分析:
函数声明了有返回值(不为void),但函数实现中忘记了return 返回值。要么函数确实没有返回值,则修改其返回值类型为void,要么在函数结束前返回合适的值。
(11) warning C4508: ‘main’ : function should return a value; ‘void’ return type assumed
编号:C4508
直译:main函数应该返回一个值;void返回值类型被假定。
错误分析:
- 函数应该有返回值,声明函数时应指明返回值的类型,确实无返回值的,应将函数返回值声明为void。若未声明函数返回值的类型,则系统默认为整型int。此处的错误估计是在main函数中没有return返回值语句,而main函数要么没有声明其返回值的类型,要么声明了。
- warning类型的错误为警告性质的错误,其意思是并不一定有错,程序仍可以被成功编译、链接,但可能有问题、有风险。
(12)warning C4700: local variable ‘xxx’ used without having been initialized
编号:C4700
直译:警告局部变量“xxx”在使用前没有被初始化。
错误分析:
这是初学者常见的错误,例如以下程序段就会造成这样的警告,而且程序的确有问题,应加以修改,尽管编译、链接可以成功——若不修改,x的值到底是多少无法确定,是随机的,判断其是否与3相同没有意义,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可能在调试程序的机器上运行时,结果看起来是对的,但更换计算机后再运行,结果就不对,初学者往往感到迷惑。
int x;
if (x==3) printf(“hello”);
(1)error LNK2001: unresolved external symbol _main
编号:LNK2001
直译:未解决的外部符号:_main。
错误分析:缺少main函数。看看main的拼写或大小写是否正确。
(2)error LNK2005: _main already defined in xxxx.obj
编号:LNK2005
直译:_main已经存在于xxxx.obj中了。
错误分析:
直接的原因是该程序中有多个(不止一个)main函数。这是初学C++的低年级同学在初次编程时经常犯的错误。这个错误通常不是你在同一个文件中包含有两个main函数,而是在一个project(项目)中包含了多个cpp文件,而每个cpp文件中都有一个main函数。引发这个错误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你写完成了一个C++程序的调试,接着你准备写第二个C++文件,于是你可能通过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了当前的cpp文件字窗口(或者没有关闭,这一操作不影响最后的结果),然后通过菜单或工具栏创建了一个新的cpp文件,在这个新窗口中,程序编写完成,编译,然后就发生了以上的错误。原因是这样的:你在创建第二个cpp文件时,没有关闭原来的项目,所以你无意中新的cpp文件加入你上一个程序所在的项目。切换到“File View”视图,展开“Source Files”节点,你就会发现有两个文件。
在编写C++程序时,一定要理解什么是Workspace、什么是Project。每一个程序都是一个Project(项目),一个Project可以编译为一个应用程序(*.exe),或者一个动态链接库(*.dll)。通常,每个Project下面可以包含多个.cpp文件,.h文件,以及其他资源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初学者在写简单程序时,一个Project中往往只会有一个cpp文件。Workspace(工作区)是Project的集合。在调试复杂的程序时,一个Workspace可能包含多个Project,但对于初学者的简单的程序,一个Workspace往往只包含一个Project。
当完成一个程序以后,写另一个程序之前,一定要在“File”菜单中选择“Close Workspace”项,已完全关闭前一个项目,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避免这个错误的另一个方法是每次写完一个C++程序,都把VC6彻底关掉,然后重写打开VC6,写下一个程序。
今天的文章VC6.0详细教程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如果确实帮到您,您可以动动手指转发给其他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2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