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笔记】Day06 –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数据库学习笔记】Day06 –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数据库学习笔记】Day0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一、关系数据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信息表为例:

【数据库学习笔记】Day06 –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目录

一、关系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冗余问题
二、函数依赖
三、关系规范化


一、关系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冗余问题:

以学生信息表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关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数据冗余
数据冗余是指同一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储了多个副本,他可能引起下列问题:

  • 冗余存储:信息被重复存储,导致浪费大量存储空间。
    (上表中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宿舍楼被重复存储多次)
  • 更新异常:当重复信息的一个副本被修改,所有副本都必须进行同样的修改。因此当更新数据时,系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否则会面临数据不一致的危险。
    (上表中当修改某学生的系名时,还要修改宿舍楼信息)
  • 插入异常:只有当一些信息事先已经存放在数据库中时,另外一些信息才能存入数据库中。
    (上表的主码为Sno和Cno,但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选任何课程,或者一个课程未被任何学生选修,那该学生的信息将不能存入数据库,或该课程的信息无法存入数据库,因为主码值不能为空)
  • 删除异常:删除某些信息时可能丢失其他信息。
    (当一学生的选修课程信息都被删除时,则该学生的信息可能会丢失)

综上所述,此关系模式不是一个好的模式。原因就在于模式中的某些数据依赖引起。解决方法就是通过分解关系模式来消除其中不合适的数据依赖。

二、函数依赖:

    数据的语义不仅表现为完整性约束,对关系模式的设计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问题,一般为:应构造几个关系模式,每个关系模式由哪些属性组成等。

2.1 函数依赖的基本概念:

    函数依赖是指,只要给出一个具体的X函数值,就会有唯一一个Y值和它对应。记为X → Y。意思是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

2.1.1 完全函数依赖:
如果X → Y,并且对于X的一个任意真子集X’都有X’ !→ Y,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2.1.2 部分函数依赖:
如果X → Y成立,并且对于X的某个真子集X‘有X’→Y成立,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于X。
2.1.3 传递函数依赖:
如果X → Y(非平凡函数依赖,且 Y !→ X),Y → Z,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如:关系模式SC (Sno,Sname,Cno,Grade),主码为(Sno,Cno),则函数依赖关系有:
Sno → Sname 姓名函数依赖于学号。
(Sno,Cno) → Sname 姓名部分函数依赖于学号和课程号。
(Sno,Cno) → Grade 成绩完全函数依赖于学号和课程号。

关系模式S (Sno,Sname,Dept,Dept_master ),主码为Sno。
Sno → Sname 姓名完全函数依赖于学号。
Sno → Dept 所在系完全函数依赖于学号。
Dept → Dept_master 系主任完全函数依赖于所在系。
所以有:Sno → Dept_master 系主任传递函数依赖于学号。

三、关系规范化:

    关系规范化是指将有“不良”函数依赖的关系模式转换为良好的关系模式的理论。这里涉及到范式的概念,不同的范式表示关系模式遵守的不同的规则
    关系模式由五部分组成,是一个五元组:R(U,D,DOM,F)。

  • R:关系名
  • U: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 D: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
  • DOM: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
  • F: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我们要做的是将R(U,D,DOM,F)简化为一个三元组R(U,F)。当且仅当U上的一个关系r满足F时,r称为关系模式R(U,F)的一个关系。

3.1 关系模式中的码:

3.1.1 候选码:
设K为R(U,F)中的属性或属性组,若K完全决定U,则K为R的候选码(候选码可以为一个属性,也可以为多个属性的组合)。
3.1.2 主码:
关系R(U,F)中可能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其中一个作为主码。
3.1.3 全码:
若一个关系的候选码为整个属性组,则称其为全码。
3.1.4 主属性:
包含在任一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3.1.5 非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一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6 外码:
关系之间建立关联的属性(组)。关系模式R中属性(组)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S的候选码(通常为主码),则称X为R的外码(Foreign Ke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范式: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的范式
范式的种类:

  • 第一范式(1NF)
  • 第二范式(2NF)
  • 第三范式(3NF)
  • 扩展的第三范式(BCN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种过程就叫规范化

3.2.1 第一范式: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R属于第一范式。第一范式是对关系模式最起码的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库模式不能称为关系数据库。但是满足第一范式的关系模式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关系模式。
3.2.2 第二范式:
如果R属于第一范式,而且R中的每一个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码,则R属于第二范式。
若某个1NF的关系的主码只由一个码组成,那么这个关系就是2NF关系,但如果主码是由多个属性共同构成的复合主码,并且存在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则这个关系就不是2N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范式目标是:将只部份依赖于主码(即依赖于主码的部分属性)的数据移到其他表中。
分解方法

  • 首先,对于组成主码的属性集合的每一个子集(递归列举所有子集),用它作为主码构成一个表。
  • 然后,将依赖于这些主码的属性放置到相应的表中。
  • 最后,去掉只由主码的子集构成的表。

例:分解S-L-C表(Sno,Sdept,SLOC,Cno,Grade)。

  • 首先分解为如下形式的三张表:
    S-L(Sno,…)
    C(Cno,…)
    S-C(Sno,Cno,…)
  • 然后将依赖于这些主码的属性放置到相应的表中,形成如下三张表:
    S-L(Sno,Sdept,SLOC)
    C(Cno)
    S-C(Sno,Cno,Grade)
  • 最后,去掉只由主码的子集构成的表。

S-L-C关系模式最终分解的形式为:
S-L(Sno,Sdept,SLOC)
S-C(Sno,Cno,Grade)

分解后的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关系:
S-L(Sno,Sdept,SLOC)
Sno → Sdept,Sno → SLOC 是2NF。
S-C(Sno,Cno,Grade)
(Sno,Cno) → Grade 是2NF。

但当前S-L表仍存在问题:
数据冗余: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重复的Sdept和SLOC。
插入异常:当新建一个系时,若还没有招收学生,则无法插入。

3.2.3 第三范式:
如果R属于2NF,并且所有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码,则R属于3NF。
第三范式的目标是:去掉表中不依赖于主码的数据。
也就是说,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实体中,非主属性不能依赖于另一个非主属性,即所有的非主属性应该直接依赖于全部的主属性,并且彼此之间无相互依赖关系,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
例:S-L(Sno,Sdept,SLOC)
分解方法:
(1)对于不是候选码的每个决定因子,从表中删去依赖于它的所有属性。
(2)新建一个表,新表中包含在原表中所有依赖于该决定因子的属性。
(3)将决定因子作为新表的主码。

  • 对于:S-L(Sno,Sdept,SLOC),由于:
    Sno → Sdept,Sdept → SLOC,存在传递依赖,则拆分成:
    S-D(Sno,Sdept)
    S-L(Sdept,SLOC)
  • S-L-C关系模式最终分解的形式为:
    S-D(Sno,Sdept)
    S-L(Sdept,SLOC)
    S-C(Sno,Cno,Grade),Sno为引用S-D关系模式的外码。
    此时该关系模式属于第三范式。

    由1NF到2NF,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函数依赖; 由2NF到3NF,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传递函数依赖; 由3NF到BCNF,消除了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此时没有 任何属性 对码是部分函数依赖或传递函数依赖。
    不能说规范化程度越高的关系模式就越好,在设计数据库模式结构时,必须对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和用户应用需求作进一步分析,确定一个合适的、能够反映现实世界的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38668.html

(0)
编程小号编程小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