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3—王志远

[转贴]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3—王志远[转贴]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3—王志远十一、如封似闭十二、十字手十三、抱虎归山十四、肘底看捶十五、左右倒撵猴十六、斜飞式十七、海底针十七、海底针“海底”是武术穴位的专有名称

[转贴]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3—王志远 
十一、如封似闭
十二、十字手
十三、抱虎归山
十四、肘底看捶
十五、左右倒撵猴
十六、斜飞式
十七、海底针

十七、海底针

“海底”是武术穴位的专有名称。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的《人身缠丝正背面图》中说:“气海之底为会阴,即任脉起处。”又说:“督脉通前蛋弦为海底。”由此可知“海底”即中医针灸经络学说的会阴穴。俗说“腹深如海”、“肚量如海”或“气量如海”,因而气功一类学说多指腹部为“气海”。气海者,气之海也。《针灸大成》曰:“男子生气之海。气海位处冲壬,穴居少腹,前邻脐,后近肾,其用专主吐纳,为呼吸之根也。”而“会阴”位于腹的最下端,即气海之底。所以“海底”即“气海之底”的意思。中医气功学说认为,此处是任脉的起点,又是督脉的终点,二者及诸阴皆交会于此,又位处下部,上为阳,下为阴,故称“会阴”。所以,“海底”和“会阴”是同一穴位,只不过是不同学说不同的命名而已。不过,武术的“海底”借指,相当于这一穴位高度的裆部,因技击时实际攻袭的要害部位乃是男子的肾囊,即睾丸。

海底针的“针”指的是指法,以针喻指四骈指象钢针似地插点敌方的裆部要穴。故此势名“海底针”。由此可见,在演练此式的时候,折腰点插只须插到裆部的高度。即四指稍过膝即可,而不必深插到地面去。有的演练者因不明所以,错误地将地面喻为“海底”,或将膝内侧的“血海”穴及脚内侧的“海照”穴,误作为“海底”,因而有其相应的错误插点高度。还美其名曰“仰之弥高,俯之弥低”,都是不得要领的。

“海底针”一式又有“金丝手”之美称。主要作用是用柔中寓刚的锁缠劲擒拿制服对手。其用法如下:敌以右手握我右手,我即以左手覆于彼手背上,锁扣其掌指使不得脱,我右手稍引进,以掌缘由下往上缠钩其腕桡骨处,两手同时随折腰沉裆势,屈肘沉劲下采,带劲齐发,使之反筋背骨,立跪于地,或双脚离地,向前仆俯,且后脑震荡。若不依势就范,必遭骨折。

“海底针”势系毒招,莫轻易使用。武、孙、陈式太极拳皆无海底针势,但武式用掌的“按势”姿势有其相似之处。
[转贴]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3—王志远 
原文网址:http://www.taijiclub.net/dispbbs.asp?boardid=16&replyid=94399&id=12528&page=2&skin=0&Star=2

十一、如封似闭

两手呈斜十字交叉,如贴封条状,称为“加封”,属防守法;继而沉肩垂肘,两掌微收向里引进,以化解敌力,分后即合,以闭劲向前按出,似关闭门户,称为“似闭”,属进攻法。可见“如封似闭”一势,是由“如封”的防守法,及“似闭”的进攻法两者合成的。是先防后攻,防后反攻,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典型拳势。陈式太极拳称为“六封四闭”,拳式差异甚大,但式名有音转关系。

《全体大用诀》说:“如封似闭护正中”。沈寿拳诀说:“如封似闭守中攻,坠身脱铐长劲逼。”除说明了本势之用处外,也说明此势之按的劲别是长劲。但本势之“按”与“揽雀尾”一势之“按”,虽整体均属长劲,却有较大的区别。“揽雀尾”之“按”,劲点在掌根,腰、腿、手长驱直逼,关键在“逼按”,劲长而雄浑,是正统的按劲。而来势之“按”,移动距离短,变动快,势在突发。手掌如两扇门,门轴在两掌缘,不再是“长驱直按”,而是闭合而出,如关闭门户之势。此时掌缘不动,劲力由掌缘迅速结集于大鱼际侧,合力闭出,所以又叫“闭劲”。整体劲虽仍属长劲,但较“揽雀尾”之按劲为短,且手上的局部“闭劲”是短劲,以爆发力为主,所以拳家为有别于“揽雀尾”势之“按”劲,多已不再称其为按劲而专称这种“如封似闭”势所特有的,长中寓短的突发按劲为“闭劲”。它对松肩、含胸、竖腕的要求就更高。


十二、十字手

“十字手”势,顾名思义,是两手大展分开后,先合抱结十字于腹,并渐拧裹钻翻上*%于胸前,在胸前交错环抱,呈斜十字交叉,故名。从用法可看出它为一开合劲,开以滚化敌手,合以*%封敌臂。可见是以防守为主,以静待动的招式,并用来衔接各式各势。故杨式太极拳的蹬脚、左右分脚、如封似闭、玉女穿梭等势式中都寓有十字手法。因此《全体大用诀》说:“十字手法变不尽。”《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十字手法变无穷,拧裹钻翻开合奇。”义在此焉。


 

十三、抱虎归山

“抱虎归山”势,为身后攻击法,人由我右侧或身后偷袭,我随转身以斜搂单按的手法。近代太极拳专家沈寿老师认为,“实际是使用‘斜搂膝拗步’式应变,继作两手抱虎势引进,又随之以捋、挤、按势反击,整体动作,一气呵成”。可见“抱虎归山”的“捋挤按”前就有一“抱”,今人往往把“抱虎归山”势所含之“抱”误作“*%”,这样就把手法给搞混淆了。其技击意义是,敌自我身后偷袭,我警觉地回身,以一搂一掌以应敌,如未能击中或击退,则即以我双手抱其来手,继以“捋、挤、按”破敌。因此,此式捋前含一“抱”而非一“*%”。这是“抱虎归山”势与“揽雀尾”势的主要区别。

本势吴式太极拳亦作“抱虎归山”,武、孙式均名“抱虎推山”,陈式名“抱头推山”。亦有杨公澄甫弟子李公雅轩认为,“抱虎归山的抱字,是虎豹之‘豹’的误写,应为‘豹虎归山’为妥。”并认为此式动作“分明是右掌由胸间,左手平面部,扭项回头向右后方扑去,如虎豹归山之形势”。其作用如是说:“如对方在右后向我上部来犯时,我便由左往右后转身,以两手向其右臂或胸部找其右侧面打截劲,连掌带扑冲去,势如豹虎躐山之状。”并认定“《太极拳体用全书》虽署名为杨澄甫老师著,实执笔于弟子郑曼青之手,郑的文化很高,故由他根据杨老师的口述而成书。但是曼青先生那时学拳未久,对澄甫老师所讲的拳理尚未十分明白,写时加上了很多自己个人的意见,所以在很多地方发生了错误。此书最宝贵者,乃是杨老师的拳照……”(见李敏弟著《杨式太极拳的几个动作名称》一文)。笔者认为此说不公亦不确。郑子曼青执笔,杨公澄甫署名的《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问世以来,一直是广大杨式太极拳爱好者的练拳指南,影响极大。此书虽为郑子执笔,但由杨公澄甫口述并经杨公再三审核。杨公文化不高,总不至于连“抱虎归山”的式名都分辨不清,此其一。此书1948年由杨守中再版,杨守中在重刊序中声称:“全书均照原本印制,未敢有所增删。至于拳之要理,诸先达言之已详。亦未敢再加阐述。海内贤达,如能循此以求之,身心之益,国家之幸,窃愿共勉焉。”可见守中先生亦未认为有错而轻易改之,此其二。杨公澄甫1936年已归道山,永嘉五绝郑子曼青1936年重阳出版《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后又出版《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陈微明先生题词:“名画家郑君曼青精歧黄,杨师澄甫南来从学太极拳六年,师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剂而起,师感之,悉以口诀相授,他人所未闻也。至蜀遇奇士,与究道益晋。一日与美利坚战士十五人较,败其六,余震慑不敢角,一时传为佳话。日本即降,君来海上出师授口诀,读之义极精,条别粲然,虽不出太极拳论之原理,而指示学者俾有可循之途,与拙作《太极拳问答》互相发明,君不吝啬公之于世,诚学太极拳之宝筏也。爰书数言以告真赏。丁亥四月陈微明”。从陈微明这一题词,可看出郑曼青此时已得杨公真传,拳艺声望如日中天,而究其拳谱仍为“抱虎归山”。如前有错,焉有不改之理。退一步说,如郑子曼青不改,是因为错出由己,然杨公弟子陈微明等,亦沿用此谱,而无“豹虎归山”之说。须知陈微明、郑曼青、曾昭然等均是学有所成之文人,断无抱豹不清之理,此其三。而杨公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192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均出在《体用全书》之前,以及许多吴式太极拳的门人弟子,出在《体用全书》之前的著作中均沿用“抱虎归山”式名,而无“豹虎归山”之说,此其四。更早期相传杨班侯的《全体大用诀》亦有“抱虎归山采扌列 成”句,李亦鱥传抄的《各势白话歌》亦有“抽身抱虎去推山”句,李亦鱥的十三势架谱亦用“抱虎推山”。各式太极拳虽各自形成流派,套路式名及程序一般是各家有各家的谱,但基于各家太极拳之一脉相承。我们从各家的谱中可看出,杨、吴、武、孙各家都取“抱虎”而无“豹虎”之谱,陈式取“抱”而无“豹”之说。从以上的推理中我们认为,“抱虎归山”并非郑曼青尚未充分理解杨公澄甫所讲拳理而错误杜撰,而是杨家正源。李公雅轩推究太极势名拳理,本是好事,无可非议,然只能作一家之说而已,不能主观臆断是郑曼青之错。其他如“转身白蛇吐信”、“高探马带穿掌”及“搂膝拗步”等见解,作者不一一与其论理,在此只为郑子曼青讨一个公道而已。


十四、肘底看捶

《各势白话歌》说:“肘底看捶打腰间”。《全体大用诀》说:“肘底看锤护中手。”《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肘底看捶缠绕沾,乘隙一拳莫失机。”充分说明了“肘底看捶”势的体用。寓用拳看守于肘底,以静待动,伺机乘隙,蓄而后发之义。以拳横撇敌之胸、胁、腰等中部为主,兼或乘隙捶击腹、裆等下部,或直冲头面上部,乃太极“五捶”之一,因其凶险而要谨思慎用。

“肘底看捶”势之“看”,不是五官器官眼睛的视看,而是技击术防守之一法,就是看守对方的动静,蓄势待发的意思,是指手法腿法而言。俗说“看手”、“看腿”或“看剑”,就是准备以手、腿或剑击人。有人曲解为“眼看肘底之拳”,那就大谬不然矣。该势杨式也有简称“肘底捶”的,孙式名“肘底看捶”,陈式名“肘底捶”。其实“看”字既不能简,也不能少的。“看”之一字,寓以静待动之势,寄伺机乘隙,蓄势待发之态,气势呼之欲出,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看”字一被简略,气象顿挫,形势全无,索然无味。“看”是万万少不得的。


十五、左右倒撵猴

“左右倒撵猴”,《十三势》(李亦鱥藏本)作“倒辇猴”,“澄本”《太极拳十三势名目》作“左右倒辇猴”,曾子昭然《太极拳全书》作“倒捻猴”。顾名思义,犹如人猴相搏,我退步以诱其深入,然后乘势袭击其头面胸肋,将其撵走,故名。此势原名“倒卷红”或“倒捻红”。意为:若敌连续猛攻,我却战却退,以避其锋,但守中有攻,退中有进,走中有粘,化中有发,以抑挫其攻势。边退边打,左右连环探扑按击,抓闭藏捞,挽扳挑担,敏捷如猴,发劲沉着通透,出手见红。今改为“倒卷肱”,肱者,臂也,皆因其手臂向侧后方连续回环倒卷的动作而得名。

“左右倒撵猴”是连续退步,以守为主,以守为攻,边退边打,闪展腾挪的经典拳势。《体用大全诀》说:“退行三把倒转肱,坠身退走挽扳劲。”可见此势之奥妙在于发沉劲,腰松胯落,坠身挽扳。劲起于脚,而腿而腰而脊而达于手,对方受沉劲顿挫,必失其握力,乘隙探扑按击,必建奇功。


十六、斜飞式

斜飞式,顾名思义,是定势斜隅,两脚左蹬右弓,两臂斜分,犹如隼鹰展翅斜飞翱翔之势,故名。此势为开劲,主采扌列 ,左手采,右手扌列 。如敌自侧击我上部,或压我臂腕时,我即乘势往下沉合蓄劲,随将右手斜展,以开劲斜击,并斜迈右步以助其势。斜飞式外型动作,粗看只是手足运动,但若不是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背脊,由肩而肘而手达于梢,节节贯串,就不能很好的达到体用要求。所以此式之运动,要“四肢随腰内外合,立身中正不偏倚。”

斜飞式之“斜”,仅指其定势方位为斜隅,朝南偏西。有人运势上体倾斜作“斜飞”状,则大谬矣。


十七、海底针

“海底”是武术穴位的专有名称。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的《人身缠丝正背面图》中说:“气海之底为会阴,即任脉起处。”又说:“督脉通前蛋弦为海底。”由此可知“海底”即中医针灸经络学说的会阴穴。俗说“腹深如海”、“肚量如海”或“气量如海”,因而气功一类学说多指腹部为“气海”。气海者,气之海也。《针灸大成》曰:“男子生气之海。气海位处冲壬,穴居少腹,前邻脐,后近肾,其用专主吐纳,为呼吸之根也。”而“会阴”位于腹的最下端,即气海之底。所以“海底”即“气海之底”的意思。中医气功学说认为,此处是任脉的起点,又是督脉的终点,二者及诸阴皆交会于此,又位处下部,上为阳,下为阴,故称“会阴”。所以,“海底”和“会阴”是同一穴位,只不过是不同学说不同的命名而已。不过,武术的“海底”借指,相当于这一穴位高度的裆部,因技击时实际攻袭的要害部位乃是男子的肾囊,即睾丸。

海底针的“针”指的是指法,以针喻指四骈指象钢针似地插点敌方的裆部要穴。故此势名“海底针”。由此可见,在演练此式的时候,折腰点插只须插到裆部的高度。即四指稍过膝即可,而不必深插到地面去。有的演练者因不明所以,错误地将地面喻为“海底”,或将膝内侧的“血海”穴及脚内侧的“海照”穴,误作为“海底”,因而有其相应的错误插点高度。还美其名曰“仰之弥高,俯之弥低”,都是不得要领的。

“海底针”一式又有“金丝手”之美称。主要作用是用柔中寓刚的锁缠劲擒拿制服对手。其用法如下:敌以右手握我右手,我即以左手覆于彼手背上,锁扣其掌指使不得脱,我右手稍引进,以掌缘由下往上缠钩其腕桡骨处,两手同时随折腰沉裆势,屈肘沉劲下采,带劲齐发,使之反筋背骨,立跪于地,或双脚离地,向前仆俯,且后脑震荡。若不依势就范,必遭骨折。

“海底针”势系毒招,莫轻易使用。武、孙、陈式太极拳皆无海底针势,但武式用掌的“按势”姿势有其相似之处。

今天的文章[转贴]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3—王志远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61363.html

(0)
编程小号编程小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