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
1.谈谈方言中语音词汇与语法的现象
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优越的低于条件,也形成了独特的南京文化,从南京方言中有着丰富的词汇
1、同词异音 在南京话中,有相当多的与普通话同词异音的词语
南京话:我[o] 锅[ko] 普通话 我【uo】 锅【kuo】
2、同词异义 在南京话中,有部分与普通话同词异义的词语
如:“胡椒”是指“辣椒”;干面是指面粉;绝对是指好极了
3、义同形别 这是南京方言词汇与普通话最主要的差异
如:老巴子:排行最小的子女 ;犯嫌:讨厌;意怪:恶心的意思
4、南京话阴平的调值近于北京话的去声,反之亦然。阳平和上声字与北京话几乎无差别。除此规则之外,南京话亦有一些连续变调现象;南京话两入声字相连, 前一个有时变为上声, 如不必, 没得,等等. 南京话两上声字相连成词,前字变阳平,这和普通话一样, 如“广场”“广”变阳平。
5、南京方言中的语法大多与普通话相同,但会出现许多歇后语,如:“出了南门—尽是事(寺)”“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等呈现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
2.谈谈佛教对汉语史的影响
1、由于广泛地译佛典,产生了大量的新词。主要有三种:一是中国固有的词语,被移用来表达佛教的概念。如心、空。二是为翻译新传入的概念而创造的词,如真如、法界。三是据佛教观念而重新创造的词语,如判教、狂禅。
2、促进了汉语双音词与多音词的创造。中国上古语言以单音词为主,逐渐向复合词发展是语言的进化。翻译佛典大量使用双音词和多音词,对词汇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例如赞助、希望、意识这些词语本身以及在构词上的特点对此后汉语词汇发展影响很大。
3、佛教典籍中大量使用音译词,并总结了音译的原则。在音译的基础上,中国还创造出一批音义合译词,如偈颂、禅定、涅槃、六婆罗蜜等。随着佛典传译,还引入了一些普通译词,如刹那、劫等。同时,采用音译的手法, 在翻译过来的汉语佛教典籍中产生了许多难读的字或词,对汉语的读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法。佛教典籍的输入,同时也介绍了外来语文的构词法。
此外,佛教词语还形成许多成语或典故,被吸收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聚沙成塔、一针见血、牛头马面、、心猿意马、、唯我独尊、皆大欢喜、现身说法、香象渡河、借花献佛、痴人说梦、泥牛入海等。
3.研究上古声母材料有哪些?
1.谐声偏旁。谐声偏旁是考求上古韵部的依据之一,考求上古声母,也可以利用谐声偏旁,例如:“扮”从“分”声;悲 从非 声,由此可以推知 扮 跟 分、悲 跟 非 的声母相同
2.异文。异文是同一种语言材料而文字写法不同的情况。例如:匍匐,《谷风》写“匍匐”,《礼记》写作“扶服,《左传》写作“蒲伏”。由此可以推知“匍”“扶”“蒲”的声母相同
3.反切。同一个被切字而其反切上自不同。这就称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之一。例如:《诗经》“蕴隆虫虫”中“虫,《经典释文》记载有两个反切:直忠和徒冬反,可见,“虫、直和徒”的声母应该相同。
4.读若。读若是反切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因而能够反映出古人的读音。例如:“扮”“粉”的声母相同
5.声训。声讯的特点是:“同声为训”,即用来解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例如:“邦,封也。”从声母的角度考察,“邦”与“封”的声母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6.现代方言。方言口语中往往保存着古音,可以用来考证上古的声母。
4.古代有哪些注音方法?叶音法是什么?
1、反切法:反切法就是用二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毛,莫袍切”。“莫”的声母m和“袍”的韵母加声调aó,合起来是maó。只要我们掌握反切的基本用法,就能反切出现在的读音了。但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有的反切已经切不出现在的读音了。
2、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字直接注明另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如“蛊”,音“古”。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有较大的局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则此法不能用;有的字虽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较生僻,注了等于没有注。
3、叶(读xié)音法:这是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认为读诗词时,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这是一种太过主观而且没有根据的注音法,现已不用了。
叶音法一般用“叶”某音的方式来注音,比如“贫”(三)中的“叶频眠切,音骈”,就是叶音法。叶音法是用改变字的读音来迁就押韵的注音法。这里为了跟欧诗最后一个字“篇”押韵,就把“贫”的读音改为“骈”。这种注音法是对古代语音缺乏认识造成的结果,是不科学的。
5用形声字说明古无亲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现象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中,这是由钱大昕发现的。古无亲唇音是说:上古语音系统中不存在非、敷、奉、微一组声母,它们包含在帮、滂、并、明之中。古无舌上音的现象:上古语音系统中没有舌上音,中古的舌上音(知、彻、
澄)在上古时包含在舌头音(端、透、定)之中。 如:
6.反切注音法产生的原因,以及反切注音的方法和反切的作用。
反切也叫反语,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传统的注音方法。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 另据考证,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用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反切第一次将音节二分,使汉字的注音方法走上了拼音化道路。在汉语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反切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注音方法。同时,反切还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法。反切造字方法的造字原则符合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形音义统一的本质特征,它用已有汉字材料造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7、守温三十六字母次序代表何时的声母系统?
唐代后期,有人将当时汉语语音的声母归为三十类,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守温三十字母。守温三十字母大概代表了唐代语言的声母系统,到宋初,这三十字母便被增加为三十六字母,现一般通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
但是关于守温三十字母的创立还有其它说法,按钱大昕等人考证,守温是唐季沙门僧人,后于三十字母的创立。僧守温则采西域婆罗门书之四十二字母,又兼陆(陆法言)、孙(孙愐)之韵书,参稽比较,遂制成三十六字母。也就是说,三十字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创立大概还是源于西域佛经的制音思想与方法,这与韵图的创立是无异的。
守温三十字母大致如下:唇音: 不 芳 并 明 齿头音: 精 清 从
重唇音:帮 滂 并 明 正齿音: 照 穿 床 审 禅 齿头音:精 清 从 心 邪 半齿音: 日
舌头音:端 透 定 泥 正齿音: 审 穿 禅 照 轻唇音:非 敷 奉 微 牙音: 见 溪 群 疑
舌上音:知 彻 澄 日 清喉音: 心 邪 晓 舌头音:端 透 定 泥 喉音: 影 晓 匣 喻
牙音: 见 溪 群 来 疑 浊喉音: 匣 喻 影 舌上音:知 彻 澄 娘 半舌音: 来
这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宋代初期汉语声母的类别。它比守温的三十字母增加了六母,这就是轻唇音非、敷、奉、微。唐代初期,清唇音大概尚未从重唇音分化出来,故三十字母中没有清唇音一类。而娘母起先归于泥母之中,床母的不出现,则是因为自古“床”、“禅”不分,到宋初才加以区分。
8、.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阿监、阿尼
4、“阿放在代词之前” 如: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
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老】“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
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可见此“老”也是实词。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汝讵复足与老兄计 “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
“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 “老”已虚化为词头。如: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
“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
“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
“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
如,耽耽老虎底许来。(王恽诗)
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9、举例说明秦汉以前汉语史中类似词头哪些、作用是什么?
1.【有】一般用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前人称之为“语助”即当作虚词看待。
名词前的“有”的用法有两种情况:
(1)加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如“有周”、“有济”。(2)加于一般名词前。如“有家”、“有政”。“有”的第二种用法表明“有”已扩大至用于一般名词之前,“有家”、“有众”、“有王”、“有司”之类中的“有”不可能是“或”、“域”、“国”之义,以“有司”为例,《史记·司马相如传》“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作“所司”,“有”与“所”相当,应是虚化的语法成分。这种成分加于名词前,无实在词义,又不表示诸如介词、连词的语法关系,看作标示名词词性的前加成分。
“有”不专用于名词,它还可加在形容词的前头,因此不具有指示词性的语法意义。《诗经·》“鲁道有荡”。
(2).国名前的还有“於”和“句”,使用范围极窄。如:於越入吴。
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言:陟zhì彼南山,言采其蕨jué。《诗经·》
其: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áng.《诗经》战国以后就不见了。
10、古代史料中“子”是不是词尾是否凭意义来判定,有哪些情况下的“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区分词尾“子”和非词尾“子”的方法:轻音(现代)、意义(古代)。儿子zǐ女子zǐ桌子zi
现在我们只能凭意义来看古代文献中的“子”是不是词尾。
有六种“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第一是“儿子”的“子”。《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第二是作尊称用的“子”。夫子、君子
第三是指禽兽类的初生者。《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是指鸟卵。鸡子、凤子。
第五是指某种行业的人。舟子、渔子。第六是指圆形的小东西。《史记· 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11.分析汉语中三个动态副词,了、过、着,由实词变虚词的过程
现代汉语“了”、“着”、“过”用在动词后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是由实词逐步演化而来的。
【了】实词有“了悟”意义,但“了”与词尾“了”无关,词尾‘了”是从表示“了结”意义的‘了”发展而来的,表示“了结”意义的“了”是动词,除单独用外,还可用于动词后充当补语,这种用法从魏晋南北朝时起一直延续到唐代。如:秋收了,先耕荞麦地。
不过从唐五代时起“了”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了”除继承过去独用及作补语用法外,已出现虚化为动词词尾的语言现象,这种变化集中地表现在变文中。
“了”作动词补语的如:直至三日复墓了。这种“了”尚未虚化,“了”仍有“结束的实词意义,同动词的结合也不紧密,因此不能看作动词的词尾。
虚化的词尾“了”是在“动词+补语‘了’”和“动词+词尾‘了’”的交织运用中逐渐形成的。“长者身心欢喜了,持其宝盖诣如来。”这例句的“了”本身不具有“了结”的动词意义,仅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行为的完成,“身心欢喜了”不能释为“身心欢喜完了”这种“了”只能解释为动词的词尾 。
应该指出,变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动词“了”的格式中“了”很难分清,究竟算动词(充当补语),还是算词尾。例如: 夫人闻了,又自悲伤。这种情况正说明词尾“了”是由充当补语的动词“了”发展而来。
“了”在由动词发展为词尾的过程中,经历了补语“了”与词尾“了”混杂运用的阶段,“了”作补语是“了”虚化为词尾的必经阶段。一当”了”完全失去充作补语的功能也就完全虚化为词尾“了”了
在形式上,这种典型的词尾“了”后附于动词,而在“了”后又带上动词的宾语。这种变化变文中已有反映。例如:见了师兄便入来。“了”也置于动词与宾语之间,表明五代时完全虚化的词尾“了”确已产生。到宋代这种“了”使用逐渐增多。例如:关了门,闭了户。“了”还可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变化的情况,这种用法也是从五代开始产生的。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着”】“着’有“穿着” “附着” 义,词尾“着”是由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发展而来的。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起源很早,《左传》中已可见用例:风行而着于土。《世说新语》中“着”用于方位结构之前,这种“着”仍是动词。例如:常自带绛绵绳,着腰中。
当“着”后附于动词充当补语时,此“着”已开始虚化,其语义和语法作用相当于介词“到”。如: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这种“着”在同时代其他作品中也有运用的。例如: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
唐以后继承了这种用法,变文中的例句:舜即泣泪而拜,老母便与衣裳,串(穿)着身上,与食一盘吃了。
以上用例“着”后宾语均表示处所,唐代以后还出现了“着”后宾语指人的用例;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着”进一步虚化为动词词尾,有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这种“着”的产生始自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已很普遍。例如: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
另一是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这种词尾“着”在六朝时也已见到。例如:想着妻子,而自系缚。(《生经》)
形容词带“着”词尾的也已见用例。如: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宋元以后,词尾“着”运用更为普遍了。如:你把我个绦当龙头,这个当龙尾,仰着头,开着脚。
【过】动态助词“过”也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说文》“过,度也。”
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趋向动词,唐宋广泛应用。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到了宋代,动态助词“过”的使用更加普遍了。如:盖为是身曾亲经历过,故不敢以是责人尔。
12、什么叫结构助词,汉语包括古代、现代中有那些主要结构助词,他们关系怎样?
结构助词:语言中用来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词。
【地】”是最早被借用做结构助词的.
后来在唐人作品里就常常出现了,宋以后更普遍通行起来。“地”出现后多用于状语后,动词前:出得门来慢慢地行。《西厢记》
偶尔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不像现代汉语那样规范,专用于状语之后。凛凛地身材七尺五。
【“底”】是唐代开始用的,一般用在定语的后面,与后来的“的”相同,如:是丑陋底人。但“底”有时也用于状语后:疾忙底驾骊驹,隐遁在凤山余。解放前(30年代)曾用“底”表示领属关系,如说“你底书”,“她自己底像”。这大概是受西方语言所属格形式的影响所致。
【的】:“的”与“地”、“底”同出一源,因为它们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把“的”这个字用作结构助词要比“地”和“底”略晚些。“的”的使用大约是在宋元时代。“的”最初也不是固定用在定语后、名词前的,有时也可用在状语后、动词前,如:马儿迍迍的行;“的”专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也是元代以后的事了。
【得】起初是实义他动词,常带宾语。如:得良友而友之。
由“获得”引申为“可能”义,不仅放在名词前,而且可以放在动词前,这是“得”走向虚化的第一步。
既能得入,而耀之以大利。这个“得”是助动词,助动词“得”在战国时期就可移用于动词后,限于否定式
以后接着又产生了肯定形式::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继助动词”得”移位于动词后充当补语之后,汉代时动词”得”也后置于动词充当补语:太公钓得巨鱼,刳鱼得书。《论衡纪妖》
不论是助动词“得”充当补语,还是动词“得”充当补语,“得”本身均尚未完全虚化。“得”虚化是从表示可能性的补语“得”即助动词充任补语的“得”开始的。晚唐五代时,这种“得”进一步虚化,成为助词,其标志是出现了“动词+得+补语”的可能式。例如:见伊鹦鹉语分明,不惜功夫养得成。
宋代以后,这种句式逐渐用开,直到现在。
13、一谈汉语名量词的发展演变情况
汉语名量词起源很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辞中有这样的句子:马卅丙、易(锡)贝二朋。名量词用法的变化中,上古名量词位于名词后,如 “车卅辆”。汉代开始,数词和名量词一起用在名词前的现象多起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汉语的名量词在甲骨文、金文时期还很不发达,当时它们的数量极其有限。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多了起来,为了在经济活动中便于进行各种单位的计量和计算,于是汉语中便增加了许多有关度量衡方面的名量词,如“斗”、“石”、 “寸”之类就都是在那个时候产生出来的。可是非度量衡或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依然很少,那时的人说话除了涉及度量衡外,绝大多数情况都不用名量词,若要表示数量,就将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比如:齐为晋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
如【个】:先秦时,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只有很少的几个,而且使用范围狭窄。现代使用最广泛的名量词“个”先秦时已经产生,但最初只是用作竹子的单位。稍后,“个”又被用于指用竹制造的箭,如《荀子》“负矢五十个。”“个”在先秦还不能用来指人,指其他事物。唐代,水果可称“个”。岑参诗“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鸟类也称“个”,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同时人也可称“个”。
先秦时常用的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还有“匹”、“辆”、“张”、“乘”。汉代以后,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如名量词“【枚】”本义“树干”。《释名》“竹曰个、木曰枚”。
六朝至隋唐,“枚”的使用范围广。因下玉镜台一枚。宋元以后,“枚”的应用范围大大缩小。
名量词“【条】”《说文》“条,小枝也。”引申为“分条”。南北朝时期,衣服和植物也以“条”计算了。《洛阳伽蓝记》卷五:“有佛袈裟十三条。”近代汉语对细长动物多称为“条”。《景德传灯录》七:“有座主来参,值师锄草,忽然见一条蛇。”
名量词“【头”】“头”作为量词,起源于先秦。到了汉代,“头”作量词就很稳定了。《史记货殖列传》“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南北朝时,量词“头”更为盛行。
14例说明古汉语语序变化的几种情况
1、在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句子的某个成分,加强语气,句子的词序往往和上述规则不同,这叫做倒装句或叫倒序句。例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古汉语的倒装句,一般有:
一、主谓倒序(谓语前置)谓语部分,提到主语之前,以强调、突出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的,是不带宾语的。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⑴谁欤?哭者。正常语序应是:哭者谁欤?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⑴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顺说应是:室美哉!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⑴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顺说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⑴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顺说应是:夫子勉哉!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①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顺说应是:其花灼灼。
二、谓宾倒序(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的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三类:①指人的②指物的③表示处所的。这些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要前置。
如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如吾谁与为亲?
在“如何”这个结构中,“何”是个“谓语”,而不是宾语。“如何”这个结构,实际上是“如之何”的省略,宾语‘之’省略了。在这个结构中,“何”作谓语。如①“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代词作宾语,往往可以前置,放在动词之前。例如: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僖公七年》上古语法中,句子的宾语如果是个代词的话,最初不论是肯定句或否定句,那么动词都后置于宾语。后来限于否定句。民献(贤)有十夫予翼。
只限有带否定副词“不、未、毋、”这样的句子和带有否定的无定代词“莫”的句子,也就是:只有“不字句、未字句、毋字句、莫字句”这样四类句子,才存在代词宾语前置的问题。
1、“不”字句①“居则曰:‘不吾知也。’”2、未字句①邻国未吾亲也。
3、毋字句①毋吾以也。4、莫字句①莫余毒也矣。偶然用“弗”用“勿”的句子,如果宾语是代词,同样也要前置。例如④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韩非子·孤愤》
在先秦古籍中,也有不少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后置的。例如:①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但是一些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保留着代词宾语前置的习惯方式:③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柳宗元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还有一种宾语前置,它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标志词“是”字或“之”字、或“焉”字、或“斯”字,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称作助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①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这种结构,后来没有发展,但有一部分成为固定词组保留在现代汉语里。
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
表示行为数量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的地方:
1、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都要用动量词,但古代汉语不用,动量词是魏晋以后才开始产生的。
2、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作为数量补语;古代汉语一般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1)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还有一种方式:数词作谓语,用“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成分成为全句的主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
四、定名(中)倒序
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后置的定语,有个特殊标志,后置的成分总是用复指代词¡°者¡±来煞尾。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五、介宾倒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定要前置。
2、有复指代词“之”“是”作标志的句子,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②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3、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①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
4、介词“以”的宾语强调提前。①蛹以为母,蛾以为父。
15、说明汉语中被动句式有哪些?
【于】(於)”字被动式:汉语标志被动句式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中。
“于(於)”用于被动句起源甚早,西周时的被动句限于“于”字句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后代承用了下来,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例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乎】”也可用于被动句。上古汉语中“乎”相当于“于(於)”“例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为】“为”用于表示被动,始见于春秋时期,普遍运用于战国时期。“为”和“于”都是介词,在被动句中它们的宾语都是施事词,所不同者, “于…”用于动词后,而“为…”用于动词前。例如: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表。“为”字句有两种情形:
一是“为”后带施事宾语,如“不为酒困”中“酒”为施事宾语;
二是“为”后直接跟动词,施事宾语不出现,如“妻子为戮”。前者可记为“为Av”,后者可记为“为V”, “为V”式与“为AV”式均通用于春秋战国直至汉代。 使身死而为刑戮。(《墨子·尚贤》)
【 见】” “见”用于表示被动与“为”用于被动句时代大体相同,也始见于春秋时的文献,普遍用于战国时代。春秋时的例子如: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战国时的例子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合成式的被动句】
在“见”字句普遍运用后,逐渐在这三种句式基础上孳生出合成式的被动句。这种新型的被动句的特点
(1)用两个表示被动的虚词搭配成句;
(2)完备地表达受动与施动之间的关系,即可同时出现受事词和施事词。
【合成式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为V于A 。例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墨子·法仪》)
(2)为A见V 例如: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末足以活身。(《庄于·至乐》)
(3)见v于A 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为A所V例如: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为A所v”有一变式,即“为A之V”。例如: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僇。其在汉代运用中还可省略A,成为“为所V”式。如: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史记·李将军列传》)
(5)“为A之所V” 如《荀子·正论):“为天下之大僇”),在“为A所V”和“为A之V”基础上孳生出“为A之所V”是很自然的事,“之”和“所”在此句式中是同义复用。例如: 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
(6)“为A所见V” 例如:金城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三国志·苏则传》注引《魏名臣奏》)
(7)“为A之所见V” 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三国志》注引《魏武故事》)
【“被”字句】作动词用,表示“覆盖”、“蒙受”等义。
例如: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左传·僖公四年》)
表示“蒙受”、“遭受”义的“被”不仅用于名词前,也逐渐用于动词前,如“被侵”、“被辱””等,这时“被”带有助动词性质,例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被”字虚化的标志是由“被”介出施事词,从而形成“被A v”的格式,此时的“被”才完全虚化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这种变化是从汉末开始的。例如: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南北朝时“被”字句已较“被v”那种早期形式丰富,其特点是:(1)由“被”介出施事词;(2)动词后还可再带宾语或补语。
跟“为”字句演化出“为A所v”式一样, “被”字句在运用中也演化出“被A所v”式。“被A所v”式。例如: 若不志道法之玄,心都被符所损。(《变文·叶净能诗》)
【 “吃”字 句】“吃”有“受”义,如“吃苦”意为“受苦”,“吃水”意为“承受水”,“吃亏”意为“承受亏负”。“吃”的这一意义大约起于宋元时期。例如:纵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吃他朝来这般风雨!(周紫芝《洞仙歌》)
“被”也有“承受”义,因此“吃”可与“被”相通,这便是早期白话中出现被动义“吃”字句的原因。例如:
吃我直说过了,夫人唤你来完成亲事哩!(《西厢记》)
【其他被动句】大约从明清开始,汉语口语还出现了用”叫”或”给”做介词的被动句。
“吃”《广韵》“居乙切”,“给”“居立切”,两字的读音接近。因此可能“给”是由“吃”转化而来的
16中处置式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上古没有处置式,只能用一般的动宾结构来表达。处置句是一种容量较大的句法构造,处置句一般用“把”,而“把”字已越出表示“处置”语法意义的界限,
处置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表示处置。这是对处置句语法意义的概括,所谓处置就是对某事物施加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加“把门打开”,加的有目的的行为。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用于表示处置,如“结冰”并不是“结”这种行为对“冰”有所处置。处置句可以包容并不表示处置意义的句子,如“把眼睛哭瞎了”等.
不能倒过来将别的表达类似语义的句子都当作处置句。例如:把我当孩于。
(2)提前宾语,如“打开门”说成“把门打开”就显示或强调了“打开”的对象“门”。处置句中用了“把”有提前宾语的作用,不等于说这种宾语都可以还原到动词后头去,例如“把旧期刊上了
(3)处置句可以看作受事主语句的变形。绝大部分处置句去掉介词“把”后仍能成立,而去掉“把”字剩下的是受事主语句,这说明处置句和受事主语句关系密切。例如“把旧期刊上了架”去除“把”字.“旧期刊上了架”是受事主语句。处置句和受事主语句的区别仅在于有无“把”字。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处置句可以有以下两个产生的途径: (1) V十O→把十O十V(2) O十V→把十O十V
当然,处置句的产生除了与上述特点有关,还必须考虑与处置句结构相同或相关的句式。可以说,汉语处置句的形成并不是只有单一途径,现代汉语的处置句是长时期来通过多种途径层层累积而形成的。
如:【“以“字句】 “以”作为动词沿用至春秋战国时,如“毋吾以也”,不过,早在先秦时“以”已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多种意义和用法中以介出工具语的用法为最常见,用“以”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后,如“杀人以梃与刃”;也可以用在动词前,如“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以”字结构语法位置的灵活性为双宾语句式的分化提供了条件,分化最显著的有两类双宾语句式。
“【与】”先秦时用“以”提宾表示处置(“给予”义)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 以其子妻之。
先秦时用“以”构成的处置句限于原型为双宾语结构的形式即“以+O1+V+O2”的形式,处置句的这种形式沿用至六朝时期,如 以钱与君矣。
六朝以后,此类型的处置句渐被“将”字句和“把”字句替代,便逐渐少见了。
先秦以前,动词支配宾语如果还须说明支配的处所,一般采用“V+O+于+处所词”的形式,如: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左传·昭公五年》)
到汉代这种句式中的“于”有时可以省略,后代也承用这种句式,如“置席水中”
到魏晋南北朝时,这种“以”字句用得相当普遍。例如: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继“以”用于这种句式之后,“将”、“把”也用于这种句式,而且到隋唐以后逐渐取代了“以”字句。
综上所述,先秦时已产生用介词“以”提宾的处置句,这是用“以”改变动词双宾语句式结构的结果。从汉代开始又产生一种用“以”字提宾的处置句,这种处置句表示了处置的方向、处所,它是用“以”字改变“动+宾+处所补语”句式的结果。
【“将”字句】
“将”字在中古以前一直是动词,表示“送、持”等意义。如:无将大车。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唐代以后.例如: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但是从中古以后,“将”在使用中就开始虚化,有三种情况:
第一是虚化为介出联系对象的介词,如: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庾信诗)
第二是虚化为动词的附加成分(后缀),虚化前“将”作独立动词。例如: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豆也。变文中有“唤将盘问唱将来”等形式,发展至近代,跟“将”结合的动词更多,“将”后附于动词表示行为的开始。
第三是虚化为介出支配对象的介词。这种用法在汉时巳产生,南北朝时期已习用,唐以后承用下来。
例如:愿将微影随君身。(《乐府诗集》). “将”表示的处置句有三类:
一是将动词双宾语句中的直接宾语提前,相当“与”类“以”字句。例如: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二是将“动+宾+处所补语”句中的宾语提前,相当于“于”类“以”字句。例如:我将鹿皮,布于地上。
三是将一般的动宾结构的宾语提前,这种句式只见于韵文。较早的例子见于六期时期,如: 谁将此义陈。
从唐五代开始, “将”还用于受事主语句前,这个受事主语句的主语在加上“将”之后成了‘将”的宾语,该动词另有宾语:以此思量这丈夫,何必将心生爱恋。
【 “把】从南北期时起已可见“把”用于处置式,其作用是将动词双宾语中的直接宾语提前.再演化为用于处置式。例如 “把粟与鸡呼朱朱。”可见“把”用于将“动+宾+处所补语”中的宾语提前的处置句(“于”类)中。
“把”由动词虚化为介词并用于表示处置,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动词“把”与介出工具语的介词“把”及处置句中的介词“把”并存并用,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表示处置的“把”与动词“把”不一定区分十分严格。例如: 醉把茱萸zhūyú子细看。(杜甫诗)
另一种是表示处置的“把”与表示“用”义的“把”,不一定区分十分严格。例如:沩Wéi山把一枝木吹两三下。“把”无法解释为“持”义或“用”义,而只能解释为表示处置: 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诗)
“把”字句中有“将+宾+动”一式,句中动词后边不附带任何成分,如“醉把金船掷”之类。从“把”字句看来,虽然在南北朝时已出现“与”类和“于”类“把”字句,如“把粟与鸡”,但直到唐代, “把”字句的形式仍然相当单调,绝大多数限于韵文中的“把+宾+动”一种形式,这是因为用“将”表示处置比用“把”更多,可以说,在唐代以至更早时, “将”字句远比“把”字句流行。
【“把”字句】结构形式的多样化是在宋代以后,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
(1)主要动词前后无别的词语。例如:流光容易把人抛。
(2)主要动词前有状语。例如: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
(3)主要动词后另有宾语。例如: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4)主要动词后另有补语。例如: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5)主要动词后带附加成分。例如: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
宋元以后,处置式有了新的发展,动词前后有了表示处置的罗嗦成分。1、你把我老子都药死了。
17.《早梅诗》的每一个字分别代表近代汉语的哪个声母?
早 梅 诗 兰茂《韵略易通》 东风破早梅, 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 春从天上来
兰茂《韵略易通》与《中原音韵》同为北音韵书,此书用 “早梅诗 ” 二十个字代表近古声母,这是北音系统声纽具有标目的开始。
18.中古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19.研究上古和中古语音系统的材料分别有哪些?
研究上古语音的主要材料
(一)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材料
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2.谐声字(形声字)。3.异文。 4.读若或读如。 5.声训。
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材料
1.《切韵》系统。 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3.形声偏旁。
研究中古语音材料 1.反切 2.《广韵》 3.三十六字母
《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作者为北宋陈彭年、丘雍等,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韵书。共分206韵,收字26194个。
价值:保存了《切韵》的语音系统,并作了合理的调整。是研究中古语音的必需资料,是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分合比较的基础,是研究近代音与中古音对应规律的重要资料
20.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借词掀起新的高潮。找出20个外来词分析来源及构词方式。
克隆:英语CLONE的音译,无性系的意思。 耐克:英语NIKE的音译,美国名牌鞋。
音译兼意译:用汉字记录外语词读音的同时也用汉字的意
奔驰:译自英语BONZE; 爱滋病:译自英语AIDS; 可口可乐:译自英语Coca-Cola; 这种翻译方法,既能考虑到其读音,又能考虑到意义,一箭双 雕,是翻中的最好方法,但这种方法比较难,故例证较少。
音译加表意:: 莱姆病 爱滋病 原文加音译加表意语素,如: T恤衫 半音译半原文。 卡拉OK
“爱滋病”一词来源于美语,当最初出现时,北京中央电视台 在新闻光播中译成“获得性免疫缺馅综合症”这 个词不但长而且不好懂,但没法,它只能照字面译。后来,人们接 受了香港的译法“爱滋病”。这个外来词译得音意兼顾,仔细品味这个外来词,巧不可言。
“金利来”则又是近年来很时髦的一个品牌名,是金利来国际 有限公司的命名.原来叫“金狮” (GOLDLION),但“金狮” 在粤语中与“金输”谐音,港澳的许多消费者对此很忌讳。该公司 老板曾宪梓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决定用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方法, 将汉名定为“金利来”,迎合消费这求吉利的心理,很快被公众接受。
“卡拉OK”在国内已风靡城乡,可有谁真正品味过这个词的 含义呢?在迄今为止的借词中,它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词,半音译 (卡拉),半原文(OK),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
21、当今外来词出现新趋势。找出20个字母词,指出来源及意思。(字母词指完全由字母构成或字母与汉字相杂的词)
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 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
BASIC语言(英语“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码”的缩写) BP机 (英语beeper的缩写,寻呼机)
CD ( 英语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唱片) CT (英语“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摄影”的缩写)
VCD (英语video 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视盘) 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
DOS (英语“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 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
OK (英语“好”) 卡拉OK(一种源于日本的电子图文伴唱娱乐方式)
TOEFL (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测试”的缩略词) XO (一种法国名酒)
W.C (英语“盥洗室”的缩略语) A.B.C (英语“基础入门”之意)
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 MTV (英语music television的缩略语,音乐电视)
AA制 (聚餐时平摊或各付各帐的方法) AB制 (剧团排演某剧,主角常由两个人扮演的方法)
直截引用原文字母形式,如: OK NBA VCD MTV SOS UFO
22、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有哪些?
一、新词产生的途径:
1、同源词 2、新事物的出现促成新词的产生 3、概念增加了名称
4、概念换了名称
A、有些词是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被替换的。
B、有些名称的换用是因为对概念的认识更加准确,规范。C、有的是出于避讳箸→筷子
D、有的是由于观念和情感的变化E、还有的是由于社会心理的影响
5、词义演变产生新词 6、词组成词 如:门户,道路、国家、久远、夜市
7、通过吸收外来词和方言词而产生的新词
A、外来词的吸收 第29题
B、方言词的吸收 如:老公 埋汰 尴尬 搞
北京方言词汇 盖帽 跌份儿、腕儿 粤方言词汇 的士 作秀 派对
北方味的词汇:侃,盖,孬种,猫腻 吴味的方言词:瘪三,白相,交关,
粤味的方言词:生猛,炒鱿鱼,冲凉,爆棚
23、举例说明汉语史上新词素产生的几种渠道。
新词素产生的途径:
(一)单纯词产生的同时,产生了相应的新词素。
(二)新的合成词产生的同时,产生新的词素。
(三)合成词素的产生
24、举例说明汉语史上旧词消亡的原因。
(一)旧事物的消亡引起旧词的消亡 巡抚 乡试 丫鬟 书童 姨太太
(二)事物名称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 眼睛/眼——目 鞋——履
(三)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
(四)词汇系统的调整和规范引起了旧词的消亡 等义词:替代——代替 外语色彩的词: 煤气——瓦斯
(五)认识的发展 邮差 老妈子 长官 伙夫
25、词的发展演变体现在词义的发展演变上,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三种情况。(扩大缩小转移)
词义演变后的三种情况,即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1、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是词义的扩大。汉语的〃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如《尚书o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后来〃江〃、〃河〃才作为河流的通称,以上文句,切忌用今义去解释。
2、古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今义,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中〃池〃都指护城河。〃池〃因有水,古时也用来指〃池塘〃,如《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池塘〃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常用意义,〃护城河〃的意义则已经不用,只保存在成语〃金城汤池〃中。
3、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步〃原来指〃行走〃,干宝《搜神记》:〃寄入视穴,……于是寄乃缓步而归。〃今天的〃徒步〃〃安步当车〃中还保留着这个意义,后来指〃脚步〃〃步伐〃(原来是跨出一脚再跨出一脚的距离叫〃步〃,《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在指只跨出一脚的距离)。今有双音词〃步伐
26. 举例说明学习汉语史的重要性。
1、汉语史是汉族历史的一部分,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古代文化遗产,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
2、学习汉语史,对于学好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习汉语史,对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
4、学习汉语史可以了解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哲学史和民俗史。
27、举例说明学习研究汉语史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语言的时代特点:
例1:《论语》“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偷-苟且)
例2:《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兴化和尚示众》:“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注意:语言发生变异不是偶然的,总有一定的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指语言自身存在着引起变化的条件。
1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2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世说新语汰侈》
外部原因指某种社会条件引起的语言变化。
例:癌,《中华大字典》(1915)“yan”,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仍然读“yan”。1961年《新华字典》大修,为了使“癌症”(cancer)和“炎症”(inflammation)有所区别,才将“癌”改音“ai”。
2、区分通例和特例 黎锦熙:例不十,法不立。 王 力:例外不十,法不破。
例、《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3、注意语音、词汇和语法各方面之间的联系。
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是大厦 语法—-用词造句的规则(建筑的规则)
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客(修好的大楼的外观)
例1:古人在训释古文献中发现同声旁的字声音相近词义相通。
“右文说”是宋代的王圣美提出的,他说到:“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青字精明之义,故无障蔽者为晴,水之无浑浊者为清,目之能明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
例2:“四声别义”是利用声调的变化来表示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例3: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许多虚词是从实词虚化来的,而实词的虚化又往往引起语音的分化
“了”—–liao、le “着”——zhao、zhe
28.举例说明学习研究汉语史的依据和方法。
依据:一、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1、外语借词(外语借汉语和汉语借外语)
2、亲属语言:语言学家根据各种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远近或共同成分的多少推测出世界上存在着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闪汉语系等几大语系。古汉藏语是汉语及其亲属语言的源头,由它分化出来的语言。比如像汉语、藏语。这些语言来自同一个母亲,因此有着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旁证汉语史上某些语言现象。
四、现代汉语方言
研究汉语史的方法
1.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 2.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
3. 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4.辨别语言发展的方向
在根据上面四个原则来处理汉语史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认真的审查研究对象 2.深入细致的进行观察 3.区别一般和特殊
主要具体方法有:1、归纳2、比较3、统计4、实证5、探源6、转换7、推演
29.举出中国汉语史上吸收外来词的几次重大事件。
汉语外来词的历史进程在我国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有三次,一是汉唐时期,二是晚清到”五四”前后的近百年时间,三是改革开放至今约30年时间.
汉唐时期发生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两件事,一是通西域,二是求佛经.
西方的物品文化也传人中国,如葡萄,苜蓿,等,魏晋南北朝便广为传播.佛经的翻译,一大批佛教的词汇便走进汉语词汇.诸如佛,浮图,上秉,正法’等.但有些词汇,如塔,一刹那,
第二次大量吸收外来词晚”五四”运动.这一时期,最初转写的外来词音译的居多,如希梯西——假设,如咖啡,可可,巧克力,三明治,
第三次大规模的引入外来词是改革开放至今约20年的时间.
外来词的吸收:
a、从西域借词如:骆驼、猩猩、琥珀、琉璃、苜蓿、葡萄、石榴、
b、借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1)有关佛教的音译词 比丘、比丘尼、刹那、阿弥陀、袈裟、涅槃、舍利、夜叉
(2)有关佛教的意译词 慈悲,导师、地狱、烦恼、方便、合掌、苦海、世界、习气
(3)旧词新义
c、 蒙古语、满语对汉语词汇的渗透
(1)蒙古语借词蘑菇
(2)满语借词 阿马、阿哥、格格贝勒、额娘、福晋
d 、来自西方的借词
(1)从西方语言直接借来的外来词可分几类:
第一类是参照本国同类事物,在同类事物的名称前加上“番”、“西”、“洋”。
第二类是纯音译的词。英吉利,法兰西,第三类是半音译的词。冰激淋,高尔夫球
第四类是全意译的词。轮船、火车、
(2)汉语从日语中引进了大批的意译词。如:革命、经济
今天的文章汉语史稿作业_汉语史纲要pdf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6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