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
1 界面测试 2 易用性测试 3 可用性测试 4性能测试 5 兼容性测试 6安全性测试 7 破坏性测试 8 恢复性测试 9 功能操作测试
杯子:
界面测试:杯子外观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
易用性测试:杯子是否适用不同类型的人群
可用性测试:杯子是否可正常装液体
性能测试:使用外力挤压杯子是否会发生破坏
兼容性测试:杯子是否可以装不同的液体
安全性测试:杯子装液体是否产生有毒物质
破坏性测试:杯子从桌子上跌落,发生碰撞
恢复性测试:杯子变形后是否可以恢复
功能操作测试:物品具备的功能操作进行演示
软件测试
众所周知,测试用例是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及预期结果,专门为的是某个特殊目标,即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是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的需求。一般来讲,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五种,分别是:因果图法、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划分法、场景法、错误分析法法。当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不止这些,下面只是通过举例说明着重讲讲这常用的五种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顾名思义,等价类划分,就是将测试的范围划分成几个互不相交的子集,他们的并集是全集,从每个子集选出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等价类的划分,最关键的是子集的划分。实际上,非数字还可以继续划分子集:字母,特殊字符。
举例说明,我们要测试一个用户名是否合法,用户名的定义为:8位数字组成的字符。 我们可以先划分子集:空用户名,1-7位数字,8位数字,9位或以上数字,非数字。 然后从每个子集选出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值:
空用户名:“” (无效等价类实例,指对于软件规格说明而言,没有意义的、不合理的输入)
1-7位数字:”234” (无效等价类实例)
8位数字:”00000000” (有效等价类实例,能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9位或以上数字:”1234567890” (无效等价类实例)
非数字:”abc&!!!” (无效等价类实例)
他们5个,就是用等价类划分选出的测试用例。实际上,对于1-7位数字的子集来说,选“234”和“11111”没有本质的区别。
边界值分析法
一般来讲,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选出的测试用例,应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的值。
举例说明,对于在区间min,max的值,测试用例可以记为min,min+,max,max-。 例如,假定 X 为整数,10≤X≤100,那么 X 在测试中应该取的边界值为:10,11,99,100。
错误分析法法
错误推测法是指:在测试程序时,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测试用例的方法。 这种方法没有固定的形式,依靠的是经验和直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知不觉的使用到,这里就不另外举例说明了。
因果图法
因果图是一种简化了的逻辑图,能直观地表明输入条件和输出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到与软件功能有关的输入组合上,使用因果图来辅助设计测试用例,很适合描述多种输入条件的组合。根据输入条件,输入框之间的组合、约束关系和输出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多个输入框未填,一个未填,或多个错误等从而设计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是从用自然语言书写的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找出因和果,它适合于检查软件的输入条件涉及的各种组合情况,最终生成的是判定表。
场景法
分析软件应用的场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电话,来短信,关机),从场景的角度(5G,3G,4G,WiFi,信号稳定与否)来设计测试用例,是一种面向用户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关心用户做什么,而不是关心产品做什么
优点:实用性强,有效,设计出来的用例有价值
缺点:可能使用的场景不一定能对事件系列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出来的用例不完整。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软件和硬件测试点的编写方法,在工作中结合目标去写。
今天的文章硬件测试与软件测试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bianchenghao.cn/6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