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趋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人性趋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货殖列传》2016年,史学界出了一套颇受关注的新书《哈佛中国史》

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货殖列传》

2016年,史学界出了一套颇受关注的新书《哈佛中国史》。大家如果看了该书目录后可能会很奇怪,书中对先秦的中国历史只字不提,只从秦汉开始讲起。卜正民等作者这么做可谓是煞费苦心,因为关于中华文明有多少年,国内外争议一直非常大。 简单地讲,前后能差出来1500年左右。因此,卜正民等人取了个巧,干脆回避这个问题。事实上,这套书的英文名称是History of ImperialChina, 只是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已,直译过来应该是《帝制中国史》,而中国也只有在秦汉之后才能称为帝制时代,因此不写以前的事情并没有跑题。或许是译者们对“帝制”二字反感,于是把它翻译成了现在的书名。

一个国家历史的长短其实不那么重要,关键看它对世界的贡献。中华文明从时间的久远上讲,虽然远比不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但是中国老祖宗还是给全世界留下了非常多的智慧。关于中国古代的很多发明和技术成就自不消说,单从商业理论上讲,2000多年前中国的一篇学术论文的见识就是非凡的,它系统论述了商业的特点和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特点,这就是《史记•货殖列传》,其名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做生意的故事”,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史学家司马迁(又称为太史公)。出于篇幅的原因,我就不在书中引用原文,直接用白话介绍了。读者如果想查看原文,网上搜一下就能找到。

太史公开篇讲了人喜欢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天性。他说,自舜帝和大禹的夏朝之后,人就开始喜欢好听的音乐和美色,喜欢美食,喜欢享受,喜欢炫耀,这种习惯已经很久了,无法改变它。因此,好的统治者就随国民去了,差一点的(统治者)动之以利引导他们,再差一点的试图教化他们,更差的约束管理他们,最差的要和他们作对。因为这段原文太重要了,我还是写出原文吧。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太史公的这段话,讲述了从教育、管理再到商业普遍适用的一个原理。以教育为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和潜力,我们今天所说的像哈佛或者斯坦福给予学生的教育就是如此。

差一点的教育是用利益鼓励他们,比如奖学金就是这个目的。再差一点的就是灌输式教育,所谓的教化,比如衡水中学那种方式就是如此。还有更差的就是天天看着孩子,这样孩子的人是给管住了,可是心没有管住。当然,最差的教育方法就是和被教育者顶着干。家长(和老师)可能有体会,一旦开始和孩子顶牛了,这个教育就失败了。

同样的原理可以用在管理上,大家可以将之套用到自己的单位中,看看是否是这么回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在商业上也是如此。我给政府领导讲课时,经常讲这段话。一个好的政府,只要开放商业就好,不要搞什么顶层设计,随下面的商人自己根据市场决定做什么,即所谓的“因之”。硅谷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政府没有能力管,只需要把商业的事情交给商业本身。差一点的政府,会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这样的初衷虽然好,但是,如果领导的想法和市场规律相违背了,就要走弯路。更差一点的领导是大会小会做报告,告诉大家该怎么做,三天两头去视察工作,即所谓的“教诲之”。当然, 再差的就是“整齐之”,小到刁难商家,大到干涉企业运营。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差的,因为虽然刁难企业,但是它还是得让你做生意。最差劲的是自己也跳进来直接做生意,与民争利。为什么很多公司非常痛恨有行政特权的企业,就是因为后者在商业上处处与前者争利,即所谓的“与之争”。

虽然我目前在国内没有投资太多的公司,但是和国内投资界的同行来往密切。他们给创业者在选择地点(城市)上的一个普遍性的建议就是,不要去那些商业风气不浓的二线城市。那些地区的领导可能在一开始为了招商引资,给出一点小恩小惠,即所谓“利道之”;等你真的去了,它就开始“教诲”你,然后“整齐”你,甚至让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做一件和你相同的事情来争利。实际上,如果看看中国现在的那些独角兽公司,几乎清一色地是从一线城市和思想比较开放的二线城市走出来的。这就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了。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还讲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水深了鱼就容易生长,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去居住,人有了钱就容易讲理、够义气。人有了钱,就越发容易发达;可一旦失势,下面人就跑了,因此他就闷闷不乐,越是不开化的地方越是如此。因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换今天的话说,大家天天这么忙,就是为了一个“利”字。这里面司马迁对于人性趋利的一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成语“熙熙攘攘”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我们知道,今天整个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所谓的“人是理性的、商业的人”基础之上的,说穿了就是,人都是算得过账来的,而且是为了自己经济利益而奋斗的。这就如同欧几里得几何的五条公理,一 旦不成立, 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就倒塌了。 这个道理,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可谓极富智慧。

今天,上至很多政府领导,中到公司老板,反而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幻想着“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社会,这种做法非常有悖于人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时间长了,人表面上耻于言利,私下里却肆无忌惮地谋私,除了让彼此产生防范和不信任外,既不能降低做事情的成本,又不能使社会教化得更好。

太史公在这篇长文的最后讲到两个观点,也值得分享。一个观点是那些看似微小甚至卑贱的生意,比如农业、卖油、贩酒等,只要经营得好,做到极致,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反观我们很多人创业,动不动要追一个最新的概念,而不是把人基本的需求做到极致,这样想成功也困难。他的另一个观点则讲述了商业的一个基本规律,再有钱的商人如果没有核心的业务,生意也是持久不了的,这说明核心业务的重要性。同时,商业是优胜劣汰的,有能力的人能够聚集各方面的资源,而没有能力的人,生意最终会瓦解掉。

《货殖列传》里的内容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有可能,建议每一位读者朋友都拿来读一读。如果不愿意读古文,读读白话文也可以,里面有不少生动的例子。这篇文章不仅对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或者创业者有益,而且对于我们了解人性、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也会有所帮助。

大部分人看历史都是看故事、看热闹。像这篇《货殖列传》可能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但是我倒觉得太史公真正的智慧恰恰在这一篇里。从史书中学到智慧,显然比知道一些故事更重要。

今天的文章人性趋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67802.html

(0)
编程小号编程小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