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课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观点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
批判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心理起源论
观点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批判
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
劳动起源说
观点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起源于劳动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 没有阶级性
- 为生产劳动服务
- 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 教育手段的原始性
古代社会的教育
-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庠,序,校,学)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 教育对象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 教育方法死记硬背与体罚
- 官学与私学并行
- 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
现代社会的教育
-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日趋紧密
- 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 教育的法制化与民主化
-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 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 教育的全民化
- 教育的现代化
- 教育的国际化
- 教育的终身化
- 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词源与词义
教育的日常理解
- 批判
- 思想品格的教化
-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改造
- 职业技能的培训
教育的象形字理解
- 教:拿着鞭子监督小孩学习
- 育:生育,抚养,培养,成长
教育的词源理解
- 教:上所施,下所效
- 育:养子,使作善也
-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西方:education
- e:指从某个地方出来
- ducrer:引导
教育的概念
- 苏格拉底:“使人得到改进”
- 柏拉图:“理智控制欲望”
- 亚里士多德:使人形成理性
- 涂尔干:使儿童适应环境
- 斯宾塞:为生活做准备
- 杜威:经验改造
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活动
- 教育者
- 学习者
- 教育内容(手段,方法)
教育的主要形态
- 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
-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培训)
- 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
- 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
-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第二次课 教育学的产生
一、教育学的定义
是关于教育现象及教育问题的认识,探究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
三、教育学的创立
- 教育问题
- 教育的概念
- 研究方法
- 教育学家、教育学著作
四、夸美纽斯与教育学
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
- 泛智教育论
- 提出班级授课制
- 强调人的自然发展
- 把教师比作园丁。“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 强调教育的成人作用
- 提出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
- 把0-24岁划分为个阶段: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春期、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五、赫尔巴特与教育学
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
- 要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
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手段 - 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性教学)
- 提出“三中心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
六、康德的教育学
- 教育是一门艺术
- 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 强调道德教育:“他律”走向“自律”
七、卢梭与教育学
《爱弥儿》
- 教育要顺应自然
- 受之于自然的教育,受之于事物的教育,受之于人的教育
- 教育要培养“自然人”:你能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人
- 婴儿期(0-2岁):进行体育
儿童期(2-12岁):进行感觉教育
少年期(12-15岁):进行智力和劳动教育
青年期(15岁后):进行道德教育 - “自然后果”的惩罚原则
- 儿童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个性教育
八、杜威与教育学
1916年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
- 教育即生活
- 教育即生长
- 学校即社会
- 做中学
-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 教育无目的
- 提出五部教学法:情景–>疑难–>假设–>推断–>验证
- 提出儿童中心说:“儿童是太阳”
- 形成了“三中心说”: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 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适应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
第三次课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功能
(一)含义
影响和作用:个体(人)、社会
(二)类型
- 从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 从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 从作用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处处、时时、事事、人人都是教育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的语言发展功能
(二)教育对个体身体发展的功能
(三)教育对个体思维发展的功能
水
- 日常教育,日常思维:解渴灭火
- 物理教育:动能
- 化学教育:氢原子和氧原子
- 伦理教育:“上善若水”
- 艺术教育:黄河之水天上来
(四)教育对个体个性发展的功能
合格+特长(个性)
三、人(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一)内涵
个体身体成长、心理成熟的过程
(二)特征
1.身体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生命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阶段性是指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教育不能
3.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生理兴趣个性上的不同,因材施教
4.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身心敏感期
5.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身体机能与心理机能的互补,盲人,听觉发达
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
与身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
2、环境
家庭、社会、工作、自然环境
3、实践活动
4、主观能动性
5、学校教育
五、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
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2、加速个体的发展
3、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4、唤醒生命的自觉意识
六、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功能
1、形成社会价值观
2、完善自我的观念
个体的我、社会的我
3、掌握社会技能
社会交流、交往、沟通的能力
4、塑造社会角色
person 面具
七、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功能
1、唤醒人的生命自觉
2、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
3、促进个体和创造性发展。
自然人 教育
真正的人
个体人
- 语言
- 思维
- 个性
社会人
- 具有社会知识
- 具备社会技能
- 拥有社会价值
- 扮演社会角色
第四次课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与经济
(一)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1.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
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源理论”
教育–劳动熟练程度–提高生产率–经济增长
2.教育推动科技发展
教育–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经济增长
3.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二)经济对于教育的影响
1.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
3.经济发展影响课程设置内容选择
4.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二、教育与政治
(一)教育对于政治的作用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公民来服务政治
2.教育要为培养政治人才服务培养又红又专的人
3.教育通过思想传播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力量
(二)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社会性质
2.政治制度影响教育的宗旨目的
3.政治制度影响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4.政治制度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三、教育与人口
(一)教育对于人口的作用
- 教育对人口素质提升的作用
受教育年限 - 教育对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 教育对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减少)
(二)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 人口的数量影响的教育的规模与结构、教学方式、组织形式
- 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 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四、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对于文化的作用
- 教育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
- 教育对文化选择的作用
- 教育对于文化交流的作用
- 教育对于文化创新的作用
(二)文化观念对于教育的影响
- 文化观念影响教育挂念
- 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第五次课 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
教育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
-
广义的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
- 培养目标
- 课程目标
- 教学目标
-
狭义的教育目的
- 是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
- 为谁培养人
- 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教育目的的分类
-
1
- 价值性教育目的
- 功利性教育目的
-
2
- 终极性教育目的
- 发展性教育目的
-
3
-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
4
- 内在的教育目的
- 外在的教育目的
-
5
- 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
-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三、决定教育目的依据
- 国家的依据
- 社会的依据
- 人的依据
- 教育的依据
四、我国教育目的历史回顾
-
1957年,毛泽东
- 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1978年
- 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1981年
- 又红又专的人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
1982年,《宪法》
- 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1985年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事业。
-
1986年,《义务教育发》
- 提高全民族素质,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
1995年,《教育法》
-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2001年
- 为人民服务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
2006年
- 培养四有新人,建设者和接班人
-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
-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2017年《十九大报告》
-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021年《教育法》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在本质
-
人才的性质
- 社会主义性质
- 社会主义人才
-
人次的维度
- 德智体
- 德智体美
- 德智体美劳
-
人次的要求
-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 造就四有新人
-
人才的目标
- 为经济发展服务
- 为现代化服务
- 为人民服务
-
人才的类型
- 劳动者
- 建设者
- 接班人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使自己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
-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七、辨析题
-
道德不行是爆炸品,智力不行是次品,体育不行是废品
- √
第六次课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与特点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划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 客观性
- 规范性
- 历史性
- 强制性
二、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 经济因素
- 提供了物质基础
- 政治因素
- 政治决定了教育权
- 文化因素
- 文化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 原始时代
- 没有教育制度
- 现代社会
- 呈现出系统的教育制度
- 当代社会
- 终身教育制度
- 构建学习社会
四、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一)学制的含义
-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划,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的发展历程
- 大学和高等学校
- 12世纪欧洲文学、神学、法学、医学
- 中学
- 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为主要内容。公学,文科中学,实科中学
- 小学的出现与发展
- 以劳动人民子女为教育对象的小学得到发展
- 初级中学的出现与发展
- 把义务教育延长至八九年,称为初级中学。
- 把劳动人民子女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体力劳动者
- 职业学校
- 培养技术人才
- 高级中学
-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 短期大学和大学
- 研究生教育机构
- 幼儿及教育机构
- 成人教育机构
五、学制的类型
- 双轨学制
- 一轨是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
- 另一轨是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初中、职业学校教育。以英国为代表。
- 单轨学制
- 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六三三制”以美国为代表
- 分支型学制
- 小学、初中
- 普高、大学
- 中职、中专
- 以前苏联为代表
- 小学、初中
六、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制的演进
- 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
- 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
- 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 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
-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完整的学制,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 发展均衡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 普及高中教育
-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七、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 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 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变长,质量不断提高
- 高中阶段的教育继续多样化发展
- 高等教育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
- 建构终身教育体系
八、辨析题
- 义务教育就是基础教育(错,学前、普高是基础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 单轨制好于双轨制(错,双轨不公平)
- 高中教育就是普通高中教育(错,中职中专也是高中教育)
- 教育制度是学制(错,学制是教育制度中的一部分)
第七次课
一、教师的概念及其职业的演进
-
教师的概念
-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
教师职业的演进
- 官职
- 师民
- 太师
- 博士
- 祭酒
- 智者
- 传道受业解惑者
- 先生
-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专职人员
- 官职
二、教师的地位
- 从社会声望来说
- 天地君亲师
- 从经济收入来说
- 中等水平
三、教师的来源
- 三级教师培养的师范教育体系
- 师范学校(中师)培养小学教师
- 师范专科学校(大专)培养初中教师
- 师范学院及师范大学(本科)培养高中教师
- 两级教师培养的师范教育体系
- 其他大学也在培养师资
- 教师的来源走向多元化
四、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 专业性职业
- 专门的师范教育
- 专门的知识技能
- 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 自己的学科教员
- 学生的教育者
- 生活的导师
- 道德的引路人
五、教师的专业发展
- 习得教育教学技能
- 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
- 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新手型教师
- 0-3年
- 主要关注知识传授阶段
- 熟练型教师
- 3-6年
- 主要是关注学生需求的阶段
- 骨干型教师
- 6-10年
- 主要是关注知识与学生的融合
- 专家型教师
- 10-15年
-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师范教育
- 新教师入职辅导
- 在职培训
- 跟岗学习
-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u~s)
- 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研究)
八、教师的专业素质
- 教育理念
- 学科知识
- 教学技能
- 心理学知识
- 伦理道德
- 健全的身心素质
九、教师的职业角色
- 知识的传授者
- 疑难的解惑者
- 心灵的培育者
- 人文的启迪者
- 教育者
- 教学者
- 教研者
- 教改者
十、教师的职业形象
- 教师的道德形象
- 为人师表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教师的文化形象
- 学富五车
- 才高八斗
- 教师的人格形象
- 和蔼可亲
- 理解学生
- 性格开朗
- 幽默感
第八次课 学生及师生关系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学习的在校儿童及青少年
(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 自然科学知识
- 思维科学知识
- 社会科学知识
- 人文科学知识
(二)是具有主体的人
- 独立性
- 选择性
- 调控性
- 创造性
- 自我意识性
(三)是具有明显的发展特性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二、学生的地位及权利
- 作为国家国民的学生来说,具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作为社会成员的学生来说,具有生存发展及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权利
- 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来说,享有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内心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休息娱乐权
- 作为儿童的学生来说,应尊重儿童自身的身心健康特点及年龄特征,是儿童本身。
- 作为个体人的学生来说,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兴趣、爱好及特长
三、学生的发展
- 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发展特征
- 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发展特征
- 身心发展的顺序、速度、过程大体相同。
- 同一年龄儿童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
- 具有不均衡性的发展特征
- 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发展特征
- 具有整体性的发展特征
- 注重知情意行的发展
四、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 生理成熟期提前
- 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 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 自我意识增强
- 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五、师生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
- 以年轻一代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 以维持和发展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调节
- 师生关系的社会调节、法律调节、道德调节
- 师生关系的学校调节,公开、公平、公正
- 师生关系的教师调节
六、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 教师是关键因素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 了解和研究学生
-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潜力,
- 学生不成熟,具有成长价值
- 学生具有主体性,创造性
- 是知行意行的统一体
-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次课 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 功课及其进程
- “跑道”
- 学生学习的进程
- “教学科目”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
- 课程即学习经(体)验。
-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 从社会文化中选择出来的材料
-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分为五种不同的课程
- 第一种是理想的课程。专家认为应该开设的课程。
- 第二种是正式的课程。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
- 第三种是领悟的课程。教师所理解的课程。
- 第四种是实行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开展的课程。
- 第五种是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二、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分科)(活动)研究性学习
(二)学科(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
- 科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
- 社会(政治、历史)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 观念性的隐性课程
- 物质性的隐性课程
- 制度性的隐性课程
- 心理性的隐性课程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
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
(二)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三)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 行为目标的取向。
- 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 生成性目标取向。
- 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 表现性目标取向
- 学生的个性化的创新表现
(四)课程目标确定的环节
- 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 确定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 学科知识
- 社会生活经验
- 学习者的经验
(二)课程的组织
- 课程组织的维度
- 垂直
- 水平
- 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
- 学习者兴趣与发展取向
- 社会问题取向
- 混合取向
五、课程的实施
(一)忠实的取向
(二)相互适应的取向
(三)课程创生的取向
六、我国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 教育公平
- 国际理解
- 回归生活
- 关爱自然
- 个性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重建
- 三维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态度与情感
- 探究性学习
-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七、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 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 高科技知识、个人知识进入课程
- 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第十次课 教学
一、教学的定义
- 教学即学习
- 教学即教授
- 教学即教学生学
- 教学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作用
(一)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基本途径
教学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身体的发展
(二)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之类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的任务
- 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
-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 促进学生在真善美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的理论
(一)传统的教学理论
- 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
- 自然的原则
- 兴趣和自发的原则
- 活动的原则
- 直观性原则
- 泛智原则
- 班级授课制
-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凯洛夫的教学思想
-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的过程
-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 强调双基和系统知识的掌握
(二)现代教学理论
-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 强调发展观察力、思维力、操作力
- 强调高难度教学和高速度教育
- 强调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 强调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 强调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
-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 在教学目的上,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 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 在教学时机上,主张早期学习
- 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
- 瓦根涉谷的基本办理教学理论
- 典型事(案)例的教学
(三)当代的教学理论流派
-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强调培育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
-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
- 师生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 学生是其自身知识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
- 支架式教学
- 首先教师设置一个支架(知识框架),通过支架帮助学生学习,调挖学习目标和任务,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
- 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
-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 强调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者
五、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要素
- 教师
- 学生
- 教学内容
(二)教学过程
- 认识说
- 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的认识过程
- 发展说
- 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
- 活动说
-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 交往说
- 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与经验交流的过程
第十一次课 教学(下)
一、教学规律
1.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 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
- 学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主体
- 反对将师生关系
2.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结合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教学)
4.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二、教学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 坚持教学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 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思政教学)
(二)循序渐进原则
- 了解学科知识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 要坚持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地开展教学工作
- 要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 把握学生的特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 既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要面向全体学生
(四)伦理性原则
-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
-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基本自由
- 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的定义
- 教育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具体指标体系
- 教学目标的功能
- 导向功能
- 激励功能
- 评价功能
- 聚合功能
- 教学目标的设计
-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
- 学生的发展
- 教学的内容
- 社会的需要
-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 起点分析—任务分解—目标确定—目标表述
-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
四、教学环节
- 备课(三备)
- 备学生(知识、心理、认知个性)
- 备教材(教学内容)
- 备教法
- 上课
- 组织教学(1分钟)
- 复习旧课(3分钟)
- 导入新课(3分钟)
- 讲授新课(20-25分钟)
- 归纳总结(3分钟)
- 运用练习(10分钟)
- 解疑答惑(3分钟)
- 布置作业(1分钟)
五、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向学生系统讲授知识
- 讲述
- 讲解
- 讲读
- 讲演
- 问答法
- 启发性问答
- 复习检查性问答
- 总结指导性问答
- 讨论法
- 练习法
- 演示法
- 实验法
- 读书指导法
- 情景教学法
- 探索教学法
六、教学组织形式
- 班级授课制
- 个别教学
- 复式教学
- 现场教学
- 分组教学
- 走班制
七、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
评价主体对教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
- 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他评和自评
- 依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 依据评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 依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教材(内容)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 导向功能
- 诊断功能
- 反馈功能
- 管理功能
八、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一)教学目标从“双基”走向“三维”
-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组织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三)教学评价走向“关注目标”和“关注价值”并重
九、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
教学内容关注公民教育
-
强调小班教学,分层教学
-
教学环境的民主化,开放化
-
教学评估重视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 案例教学法
- 项目教学法
- 模拟教学法
(三)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学改革
- 远程教学
- 翻转课堂
(四)当代教学观的六大转变
-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 从重视教法到重视学法的转变
- 从重视认知到重视发展的转变
- 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的转变
第十二次课 德育
一、关于道德与品德的认识
-
关于道德与品德的认识
-
品德与道德的概念
- 品德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行为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社会与个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 两者的区别
-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 品德是一种个人现象(内容、途径、制约因素的不同)
- 两者的联系
- 品德是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化
- 两者的区别
-
道德的结构
-
道德认知
- 是对道德规则、规范、原则的认识
-
道德情感
- 是在道德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
道德意志
- 克服各种困境,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
道德行为
- 个体品质的外在表现和形成标志
-
-
二、德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不讲规则,在各种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
- 第二阶段:权威阶段或他律阶段(6-8岁)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重和顺从
- 第三阶段: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阶段(8-10岁)从他律转向自律
-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主持公正、平等
-
柯尔伯尔的道德发展理论
- 道德判断发展的三个水平
- 前习俗水平
- 阶段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
- 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
- 阶段2:朴素的相对快乐注意和工具定向
- 儿童的道德判断服从于道德奖赏
- 主要是看复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
- 阶段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
- 习俗水平
- 阶段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
- 儿童更关心他人的表扬和批评
- 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
- 认为遵从社会规则的行为都是好的
- 阶段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
- 后习俗水平
- 阶段5:个人权利和法律的道德定向
- 阶段6: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定向
- 注重公平、同情、平等
-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学习者通过观察对示范者榜样的强化而引起的行为变化
- 注意过程:个体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获取有关的信息
- 保持过程:用言语和形象把获得的信息转换成表象保存起来
- 运动再现过程: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
- 激发动机过程:通过强化来激发和维持行为
三、学生品德的发展
- 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 遗传素质的影响
- 环境教育的影响
- 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 如何开展学校德育
-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 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 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
- 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 知情结合:激起道德情感体验
- 以美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心
- 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 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 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
-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道德意志
- 培养学生抵抗诱惑的能力
- 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 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
- 重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景
- 提供榜样进行模仿
- 注意矫正不良行为
-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四、德育的主要内容(“三观教育”)
-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三主义”的教育)
-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
- 理想信念的教育
- 道德教育
- 民主法制教育
-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三次课 德育(下)
一、道德的基本规律
-
德育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 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是知情意行
- 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 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
- 知是基础
- 行是关键
- 四个方面同时进行培养,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 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 德育过程具有针对性
- 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
-
德育是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 德育的活动和交往具有教育性
- 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 交往的主体是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
-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 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 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思想品德能够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
-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二、德育原则
- 导向性原则
-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
-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
- 建立健全学生集体
-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 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
- 知行统一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
-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 评价学生要注意知行统一
-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 疏导原则
-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 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学生
- 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 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 要向学生提出正确的严格的要求
- 对提出的要求要严格执行贯彻到底
-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
- 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 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 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和连贯性
- 因材施教的原则
- 以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的思想特点
- 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教育
-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德育方法
- 说理教育法
- 谈话、讨论、辩论、讲解、讲演
- 明确目标性,从学生实际出发
- 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 注意时机
- 以诚待人
- 榜样示范法
- 典范、示范和评优等
- 选好学习的榜样
- 激起对榜样的敬崇
- 用榜样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 实际锻炼法
- 情感陶冶法
-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三种形式
- 创设良好的情景
-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 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 修养指导法(自我教育法)
- 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判、慎独
- 品德评价法
- 表扬和奖励、批判与惩罚
- 评比、操行评定
四、德育的主要过程
- 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 社会实践活动
- 课外、校外活动
-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 班级活动
第十四次课 教育科学研究
一、选择研究课题
- 通过分析现有文献确定选题
- 从现有理论推导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 重复或拓展前人的研究
- 通过参加集体研究项目确定选题
二、常用的研究方法
- 文献法
- 内容分析法:收集和分析文本内容的方法
- 二次分析法
- 通过对分析过的资料进行新分析
- 调查法
- 问卷调查
- 确定研究目标
- 选择调查对象(样本)
- 设计问卷
- 预先测试问卷
- 提前和调查对象联系
- 发放问卷
- 跟踪调查不回复问卷者
- 访问调查
- 拟定访问提纲
- 问卷调查
- 行动研究
- 教师(行动者)在自己的行动中亲自开展的研究
- 叙事研究
- 以故事的形式详细陈述个体的经历
- 口述史的研究
- 案例研究
- 是对被称为个案的特定现象进行深入的基于是滴的研究
三、教育学的总体框架
教育学
- 教育是什么
- 教育及其本质(第一章)
- 教育的产生
- 教育的发展
- 教育的内涵
- 教育的要素
- 教育及其本质(第一章)
- 为什么要有教育
-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二章)
-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三张)
- 教育的目的(第四章)
- 如何进行教育
- 人的全面的教育:教育内容(第五章)
- 德育
- 智育
- 体育
- 美育
- 劳动教育
- 教育制度(第六章)
- 课程(第七章)
- 教学(第八章)
- 教师与学生(第九章)
- 人的全面的教育:教育内容(第五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10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