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mΔt换热量的计算

Q=cmΔt换热量的计算在前面木地板案例中 我们并不知道系统的流量有多大 所以无法通过万能公式计算出总热量 但整套系统实际散发的总热量应该会高于通过公式 Q 8 92 t1 1 计算出的 1520W

Q=cmΔt

其中Q是热量;c是比热容,它代表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升/温降1℃时,吸收/散发的热量。m是物体的质量,Δt是升温或降温前后的温差。这个公式运用到水暖上时:

Q代表水升温/降温过程中,吸收/散发的总热量;

m可以代表水的质量,也可以代表水的体积或流量;

Δt可以代表水的温升和温降的幅度,也可以代表供回水的温差。

水的比热容c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但变化量极小可以忽略,通常都按照固定不变的4200J/(kg·℃)进行计算,即:1kg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00J的热量,反之会释放4200J的热量;在自然界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也说明自然界常见物质中,水吸热和放热的能力最强。

既然水的比热容可以认为是固定不变的,那么通过Q=cmΔt可以看到:影响热量Q的两个因素确实是流量和供回水温差了。
已知:水的比热容c=4200J/(kg·℃),假设某系统的总流量为1000L/h,供回水的温差Δt=10℃,问:该系统每小时散发的总热量是多少?得出的结果应该是11.63kW。
简化的公式
热量=流量×温差×1.163
1.163还是水的比热容,我们只是进行了单位转换。

公式简化过程中,将4200J/(kg·℃)转化成1.163W/(kg·℃)。体积为1L的水,其质量约为1kg,因此以上述案例中具体计算过程可以简化为:

热量=1000kg×10℃×1.163W/(kg·℃)=11630W=11.63kW。当后面的单位是L或者kg时,计算出的热量单位为W;单位是t或m³时,计算出的单位为kW。

在前面木地板案例中,我们并不知道系统的流量有多大,所以无法通过万能公式计算出总热量,但整套系统实际散发的总热量应该会高于通过公式Q=8.92×Δt1.1计算出的1520W。原因在于供水60℃、回水58℃时,木地板下方的整个回填层温度较高,再加上保温板又不能完全绝热,所以业主家的地暖会向楼下传递一部分热量,我们在前面计算出的1520W中,并没有将地暖向下的热损失计算在内。

今天的文章 Q=cmΔt换热量的计算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12-17 14:51
下一篇 2024-12-17 14:4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8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