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院士,她23岁一作发Nature,28岁成985最年轻女院长!

爷爷是院士,她23岁一作发Nature,28岁成985最年轻女院长!本文讲述了 90 后女科学家刘明侦的成长历程 从留学英国到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的年轻教授和副院长 她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知识的追求和科研成果的突破 尤其是她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贡献

一本《雅思词汇速记》被翻到书角卷边,扉页上还有两行用红笔写下的英文——“加油努力上剑桥”

62c36726b5f0dd87fa6fdf22dc0bce73.png

笔迹稚嫩,却坚定无比

13年后,这本单词书的主人不仅实现了18岁时的梦想,还不断地用科研成果刷新着“最年轻”纪录:

18岁留学英国并荣获一等学士学位,22岁剑桥硕士毕业并继续牛津深造;

23岁以“最年轻的中国女性第一作者“发《Nature》;

24岁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国,25岁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教授;

26岁便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7岁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28岁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副院长,31岁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最年轻的常委。

她就是多次刷爆热搜的90后女科学家,刘明侦!

在电子科大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刘明侦作为教师代表致辞。站在讲台上,她对新生们说:

“路是自己的,要怎么走,走哪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我们走在这条路上,就应该有理想、有坚持。”

8f63d2655ced769f59219cf6ed3dd194.jpeg

刘明侦在开学典礼 图源:电子科技大学

从梦想剑桥的高中生,到剑桥硕士、牛津博士的蜕变,再到25岁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导,28岁晋升985高校最年轻985副院长,刘明侦的每一步都闪耀着光芒。

然而,在这光环之下,更让我们为之动容的,是她对知识永不止步的追求,与面对挫折永远坚韧的心。

有志者,事竟成

1990年5月,刘明侦在重庆的一个充满学术气息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诞生。

她的爷爷是享誉国际的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的权威专家,中科院院士。她的父亲,一位在田纳西大学和威廉玛丽亚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回国后创办了成都电子科大留学生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刘明侦自小便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家中的学术氛围如春风化雨,悄然滋养着她的心灵,让她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好奇。

18岁那年,刘明侦因分数之差与心仪的剑桥大学擦肩而过,她被英国一所名校布里斯托大学录取,虽说与剑桥大学失之交臂,可终归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去到英国留学后,异国他乡、全新的学习环境、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这些所有的陌生都让刘明侦无所适从。

但刘明侦没有忘记自己18岁在单词书扉页写下的那句“加油努力上剑桥”。她凭借着那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加倍努力来克服这些难题,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学期间的学业。

21岁,她以全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也终于打开了自己的梦想之门,获取了去剑桥大学读研的资格。

22岁那年,刘明侦成功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毕业于剑桥大学,但她从未停止自己探索的脚步。

逆水行舟,迎难而上

2012年9月,硕士毕业的刘明侦进入了牛津大学,在光电光伏研发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更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技术,越发迫在眉睫。而太阳能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但传统材料的成本却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刘明侦将目光投向了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尽管这一领域当时还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无人敢于实践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5年,为了抢时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实验,钻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刘明侦说,“到2013年4月底终于实验成功了。”刘明侦仅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抢在了本领域的最前端获得研究成果。

e3875e4414c0055395b24265d3dba0e5.png

在实验室的刘明侦图源:电子科技大学

2013年9月,年仅23岁的刘明侦在《自然》(Nature)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证明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业化的巨大可能性,从而推动了太阳能市场的发展。

她也因此成为了在 Nature 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女学者之一。她的学术论文,Google目前引用量已超过2700次,成为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内,引用次数最高的三篇论文之一!

e97f60b1a9b14f2f4370ae1e269ce4a7.png

在这之后,她又以该篇文章为基础,探索出了更多的科研成果。如今,效率更高、制备成本更低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已成为了新能源开发的新宠,并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市场。“我们实验室今年的努力方向之一就是突破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的问题,希望能通过新技术的推进让太阳能技术得到更多地普及应用。”刘明侦说。

不忘初心,归国育人

2015年,有著作、成就傍身的刘明侦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她的导师为她的未来规划好了方向:她可以选择留在光伏研究中心,在那里她会获得百万年薪的高回报;或者她可以去法国工作,在法国一样可以获取高收入的薪资待遇。

但刘明侦回绝了导师的建议,决心回国,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

d1ec97a21413989ad961cab145736b7f.png

图源:央视新闻

2015年10月10日,刘明侦正式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约,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回国后,仅仅过了半年,刘明侦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且依托于“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努力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及相应新材料在其他光学器件的应用,促进产业化生产,并且积极地突破国内当前传统太阳能产业困境。


2016年7月刘明侦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这一中心成为连接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相关的优势团队与学科的纽带,使化学与材料、能源、电子等热点方向强强联合,助推电子科技大学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前1%。

ff5b317af7898043b3e6235d8f1e1de1.png

图源:央视新闻

2017年她牵头的项目获批电子科技大学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

2018年,凭借自己多项成就,28岁的刘明侦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

一次次的新成就和一个个的新头衔,数次把刘明侦送上热搜。很多人觉得刘明侦很幸运且成功,称她“人生赢家”,但刘明侦却时刻保持着清醒,她的心却一心扑在科研上。

对于她而言,自己的幸福感来源于科研获得成果、学生取得成就、国家因此更强大。

她在电子科技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说到:

“很多人说我运气好,是的,我运气很好。一路走来,我有好的父母、好的老师、好的同事、好的团队,但更重要的是,我遇上了好的时代。”

刘明侦所成长的二十多年,是祖国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广纳英才、重视科研的时代。

所以她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从不否认自己的幸运。

她用自己的足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看到了女性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参考资料:

1.电子科技大学 《成电90后教授告诉90后新生:让历史这样记住我们90后!》

3.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大来了90后美女学者:23岁在Nature发表论文,24岁拿下牛津博士》

4.灼见《22岁剑桥硕士,24岁牛津博士,28岁任副院长!90后的她说:曾被认为垮掉的一代,终将成为中流砥柱!》

5. INSIGHT视界《90后女神博导刷爆热搜!22岁剑桥硕士、24岁牛津博士,放弃百万年薪毅然回国追梦!》

6.AirClass Kids《90后中国最美女教授【刘明侦】究竟是实至名归还是浪得虚名?》

高颜值免费 SCI 在线绘图(图片直达)

往期精品(图片直达文字对应教程)

机器学习

0129f0073d8b01d0fc8b279a3e24bf3d.jpeg

cf2c0a00577e1ce5a7a00677360573ec.jpeg

259c9c8d4fcba506d133914d9a970835.png

今天的文章 爷爷是院士,她23岁一作发Nature,28岁成985最年轻女院长!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12-17 10:17
下一篇 2024-12-17 10:11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8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