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市场的需求零散且不标准,对企业而言利润吸引有限,如果还需要投入比较多的资源的话,就非常难受。
那怎么做才可以吃掉长尾市场呢?
- 趋于零成本的边际效用;
- 足够丰富的商品库;
- 满足多高频的客户触达需求;
- 差异化的定价;
趋于零的边际成本效用
趋于零成本的边际效用,说的是服务于一个用户需要付出的成本,侧面体现出了一个企业经营能力的强弱。
还是以亚马逊为例,在AWS出现之前,一个企业想搭建自己的IT设施,是需要自己搭建的,选择服务器、网络运营商,进行操作系统配置,域名解析,web server配置等一系列动作,耗时长、成本高、易出错,而云计算的普及,将搭建一个网站的成本降到巨低,只需要鼠标即可完成。
可以理解为这个过程亚马逊边际成本基本为0了。
比如美团覆盖本地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最近的一次组织调整其实解决的就是类似的问题,供给侧整合资源,提供多、好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侧丰富用户消费场景,满足用户快、省的需求,实现了本地生活服务的多、快、好、省。
足够丰富的品类库
而为不断丰富商品或服务,需要建立非常高的IT化基础,回到了我们说的第一条,实现趋于零成本的接入成本。也就是说要做到边际效用趋于0,才可以考虑丰富商品库这件事情。
让长尾用户手动选择肯定不现实,就需要我们具备推荐的能力了。根据每个用户的口味,匹配响应的sku,如果用户确定自己的需求,可以提供搜索的能力。以推荐+搜索的方式处理海量sku。
满足多高频的客户触达需求
一些企业针对于大客户,建立了专门的销售和服务团队,以各种形式维持着和大客户之间的联系。而对于长尾用户,很难通过类似的方式完成用户触达。
但依然有很多平台实现了对于这部分长尾、下沉用户的触达,就是拼多多。
多不是简单的短信、小程序、app触达媒介的多,而是指“存在多少种信息传达的渠道”。
比如拼多多包括了发优惠券、推荐商品这种直达的信息触达,这种是平台和用户直接建立的触达,属于大部分营销触达的方式;
综合以上两点,就是触达的多。
其实美团张川提到过类似的结论,他之前针对于高频和低频及平台的分享,大家可以找出来。简单来说他觉得高频拉不动低频,高频拉动的是中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服务,进而服务低频消费需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平台与商家博弈的能力,为长尾消费者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也是美团打造超级APP的初衷。
差异化的定价
是为了规模吗?归根结底,商业的目标还是要回归利润。
那么对于长尾市场来说,利润应该如何获取?
如果利润过高,可能会损失一部分用户,所以理想的情况是,多客群细分,差异化定价。
差异化定价考虑的是,为不同的目标客群,提供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实现差异化的定价,同时需要以可选的方式提供给目标用户,进行选择。
以差异化、稀缺化的商品搭售的高毛利的价格,获取价格承受力较强的用户。
这样既可以获得相对高的利润,也可以更好的服务长尾用户。
这种例子在抢票软件上有很好的体现:
关于平台的看法
如果一家平台简单的作为信息的连接平台的话,他的未来是不乐观的,当然目前还有很多平台只是简单的做了连接与交易这种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