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定义:
1,需求: 需求就是 "要什么" .。需求分析本质上就是问题分析,问题分析的方法论可运用到需求分析。
一般情况下,需求直观表达为谁在什么情况下想干什么。这里就涉及带了"目标用户" "使用场景" "用户目标"。
eg:
一个人饿了,想吃东西。--------------->这就是用户需求。
你给了他一包方便面。--------------------->这就是满足用户需求。
你给了他一块面包,然后告诉他,面包比方便面好吃,但是容易噎到,于是搭着卖了一瓶红茶。------->这是创造用户需求。
2,需求的的场景
是需要根据具体场景特点来分析如何满足需求。比如分析观看视屏用户在移动场景下的特点就是移动频繁、注意力不易集中、
流量有限等 ! 那对应的视屏类产品设计原则就会考虑让交易单手操作、视屏简单而两点集中(如:万万没想到 等短视频的搞笑视屏)。
基于什么环境: 地铁/办公室/室内/公共场合/走路/夜晚/户外..........
基于什么用户: 具体什么特征,比如身份、收入、区域........
基于什么行为: 行为或操作流程,比如购物流程、操作习惯、行为认知..........
场景分析也就是需要考虑具体什么环境(时间、地点、情境)什么类型用户的什么动机,想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如实地记录下来,如果偏差或缺乏信息,之后的分析就会有所偏差。
需求的分类
1、需求层次:
1). 业务需求:业务需求是方案范围,经营范围,或者项目范围
2). 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在互联网中的表现大多是在各种场景下,用户想做某件事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想满足的欲望。
3). 功能需求:主要说明了系统实际应做到什么。这是用户最直观也是最主要的需求。功能需求是为了满足业务跟用户而制定的。
4). 系统需求:响应系统层面需求,例如:系统没有内存了,页面卡了
2、常规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
1).基本型需求: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用户需求)时,用户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用户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用户充其量是满意。
如果此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表现欠佳,客户的不满情绪会急剧增加,并且此类需求得到满足后,可以消除客户的不满,但并不能带来客户满意度的增加。产品的基本需求往往属于此类。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不要在这方面失分。
我们一般停留在这个阶段
2).期望型需求:耍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有些期望型需求连用户都不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用户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用户就越满意;当没有满意这些需求时,用户就不满意。
此类需求得到满足或表现良好的话,客户满意度会显著增加,当此类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表现不好的话,客户的不满也会显著增加。这是处于成长期的需求,客户、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都关注的需求,也是体现竞争能力的需求。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提高这方面的质量,要力争超过竞争对手。
3).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用户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用户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用户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用户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此类需求一经满足,即使表现并不完善,也能到来客户满意度的急剧提高,同时此类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往往不会带来客户的不满。这类需求往往是代表顾客的潜在需求,企业的做法就是去寻找发掘这样的需求,领先对手。
如何与客户高效的沟通需求
很多外包服务商都会有这样抱怨:客户的需求又改了,之前做的工程又返工了......。出现这种情况,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与客户沟通时,客户说出来的需求,与谈需求的乙方接受的“需求”,与最后工程师接受到的、真正实施的需求很不一致导致的。这就像多人传话的游戏一样,第一个人说出的话,与最后一个人所听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意义。
---------------------
同时除了信息沟通不到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一般面对客户谈需要的乙方角色都是销售或产品经理,而这类角色的人会有公司业绩压力的影响,在与客户谈需求时,内心的活动是:先把这个事笼下来,把我的业绩完成,至于是否能开发那是工程师的事;
而工程师他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给他提出需求的人(产品经理等角色),他的工作任务是基本把需求开发完成;
由此以来,一个项目承接下来后,能对客户承担责任的人就少了,到工程结尾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改需求或返工的情况。
真正能有效、能开发出客户满意的系统,就应该在与客户沟通需求时,一定要有一个这样角色的人:即能作为产品经理,能比较迅速的梳理出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能作为工程师,能评估出项目的难易度和开发周期,同时也能作为销售,能与客户谈出一个双方比较合理的价格。
大体的流程是这样的:
1.先和客户沟通想要实现什么功能?
2.整理一份粗粒度的需求文档,并设计原型。
3.找客户确认原型,并在需求文档上签字画押。
4.循环上述步骤
该如何和客户进行交流?
1.用户需要什么功能?用户提供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否能够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功能?
2.注意聆听客户的要求,并用自己的语言重复给客户听。建议:录音保存后整理。
3.软件的使用频率、使用周期、数据量是多少(比如:每月最多上传多少条记录),以便于后期优化。以及谁使用本系统?涉及到权限的管理。
项目如何开始:怎样和客户谈需求
三种客户类型:
1 的确很专业。能提供基本可用的文档,能给出要求规范,能向你提出有价值疑问和担心。能快速回答你的问题。
2 以为自己很专业。 给的文档基本没法用。没法提供规范和标准,喜欢指指点点和挑毛病。只会向你提傻逼问题。基本回答不了你的问题。
3 啥都不懂。 不给文档。能给你几个参考范例(打开数个网站,告诉你我要做成和它们一样的。)只能等着你来问100个问题。。。
四种合作方式:
1 创始人直接和你接洽:
交流结果的协商余地很大,需求不易反复,细节不会被过分追究。更容易统一想法,执行力高,你能对项目和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往往甲方会过于急进。
2 项目代表和你接洽:
这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了。甲方有一个产品经理或IT经理能作为代表,负责汇总甲方的所有需求和标准和你沟通,他有过与外包方合作的经验,知道危险的环节所在,能承担翻译和桥梁的角色,帮助你阻挡和说服不恰当的需求。能集中地承担责任,也会积极地和你一起规避项目失败的风险。非常lucky!
3 专业部门和你接洽:
IT部门或技术部门的某个高级别工程师负责和你沟通,你们会比较有共同语言,甚至惺惺相惜。技术方面的合作会很顺利,但是涉及到产品和需求,他们无法帮你挡住来自市场或内容部门的麻烦。合作开始后,很有可能在技术思路上产生分歧;如果在程序部分耽误了太多时间,而产品端被忽视,你有可能受到其它部门及上层的质疑。
4 市场部门(内容部门)和你接洽:
最好你先去烧烧香,准备好最坏打算。专业和思考模式的差异会导致你们关心的问题完全不一样。你首要满足了他们关心的地方后,切记留出不少时间来解决那些他们看不见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问题。另外你需要做更多的事,写更多的文档,主动和专业部门联系,力争和决策层有沟通。
如果你面临了第3和第4种状况,
请先熟悉一下甲方的组织机构。例如一般 内容型、媒体、渠道、宣传类项目的开发:
需求 和 市场部门 沟通
功能 和 内容部门 沟通
软硬广告位或专题 等 和 销售部门 沟通(如果是改版类,广告位合同可能提前半年签订,一定要和销售协调好)
技术、系统、安全、统计问题等 和IT、网管、数据统计部门 沟通
某些问题 需要和 总裁助理、行政 等官僚部门沟通。
部分特别的内容 需要和 创意、美工、文案部门 沟通
当以后确定需求的时候,如果发现这些部门的人没有参与,请提前与之沟通。
第1和第2种状况可跳过上述步骤。
八步流程:
第一步:听听客户想要什么。
以及预计工期和预算(这两件事上一点都不要腼腆,这是关系项目成本最重要的素)。
第二步:提问。
1 项目的目的是什么。(品牌、渠道、流量、广告费、用户数、VC、其它商业模式)
2 甲方的优势和资源是什么。(钱,内容资源,人力大战,传统行业优势)
3 尽量提供可视的参照及借鉴对象 。(应用上有没有可解决的。界面上比较喜欢哪个站点的设计。交互上有没有可参考的对象)
4 其它工程的细节问题。
比如(工期上的上下限是什么?
是否会需要与现有系统整合、是否需要数据迁移?是否会需要甲方的工程师合作?
是否有开发平台的限制?
是否有代码规范及标准?最终需要哪些开发文档和源码 )
第三步:取得共识。
与甲方取得共识非常重要,保证你所理解的那他们所理解是同一个东西。这一步需要你根据掌握的情况列出提纲,画出草图或框架图。有参考对象的,标注上,哪个部分会比较像某某。
然后请甲方确认, 这个框架是他们想要的。
第四步:给出工程时间轴。
到了这一环节,就需要你的项目经理组织所有团队成员坐下来讨论,先划分功能模块,然后讨论每个功能模块的可行性、难度、花费时间、bug发生率、测试耗时。再讨论一头一尾 系统搭建和系统整合的所需时间。
项目经理对工程耗时和可行性完全心里有数后,画出工程的时间轴。包括并行状况,里程碑节点、测试期、缓冲期等(如何画工程时间轴,甘特图,我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时间轴要实事求是,并且预留好充分的缓冲期(工程师估时*2*110%)。
第五步:需求做减法。
大部分情况下,时间轴表现的状况都会超出客户的预期。如果客户对工期没有要求,也要提醒客户考虑 项目可行性风险、市场等候成本、市场或战略变化导致的浪费。
韩磊有一篇《大褂还是内裤》的blog很形象地描述过这个问题。
所以要和甲方一起尽量对需求做减法。把整体需求拆成2~3期,落实只开发最基础和最必要的一期需求。
这时签订正式开发协议。
不要忘了计算 需求文档和产品方案 的费用。
第六步:撰写详细的需求文档。
《框架图》下载西乔的模版。可视化表现产品的框架、布局、细节、部分交互。
《流程图》》下载西乔的模版。理出产品的逻辑关系。
《功能需求文档》》下载西乔的模版。 罗列 功能、应用、交互上细节,分离基础件,作为开发分工和系统及数据构造的 基础文档。
第七步:商讨需求文档
尽量召集甲方所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一起召开这次会议,商讨需求文档。
在阅读到你的需求文档之前,可能甲方的大部分人都对产品没有可视和具象的理解。也从未关注到细节和逻辑关系。所以需要产品经理从全局角度和逻辑线索讲解文档。
更可能发生的状况是,没有人坚持看完或仔细看过你写的文档。
所以这次会议是一场耐心和体力的考研。
文档作者需要 分别向各个部门指出他们需要关注和拍板的地方,听取他们的建议,将任何变动要求都分类记录。
安抚情绪。解答困惑。控制需求变动。
第八步:定稿需求文档
分职能(部门)类建立表格文档。将会议协商中所有 分歧性意见和变动意见 都逐条写下。抄送所有相关负责人。并要求他们纠正分歧和确认变动。
所有会议中可能被提出但是未出现在此邮件文档中的 意见,不会列入需求文档中。当然允许可以书面反馈补充。
根据确认过的反馈回复,修改需求文档。直到需求文档定稿。
协商讨论和文档修改可能经过2~3轮。所以需要项目经理提前提醒客户注意,搜集需求和文档定稿的 时间线里程碑。如果这个阶段耗时过久,会严重延误整个项目进度。要求客户尽量集中地谨慎地提出建议和修改。
三种武器:
需求问卷:无论是面对专业还是不专业的客户,交流中都有很多没考虑到的遗漏点,这些他们看不到的点往往是最关键的点,也有可能是被客户故意规避掉的点。
此时撰写一份需求问卷非常有效。
问卷里提出重要的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客户逐条书面回答。
某些问题可以提供多个选项答案,及补充区域。
某些问题 需要确凿的态度,Yes或NO。
不要提出需要客户写一大段表述性文字的问题。
需求问卷精简扼要,有针对性,重要,不要浪费客户的时间,不要把写字的工作量丢给客户。
书面确认:
书面确认 一方面包括 :所有讨论结果、建议 和变更 都要有书面文字备查。电话和开会上说说的这些口头表达都没有效应。这一点一开始你就要声明,甚至有必要写在合同里。
另一方面包括:你要尽量提供书面的可视化的东西 来让甲方确认。
甲方很难完备或是提供适合工程使用的文档。所以千万不要在项目初期的需求文档上省懒。
邮件抄送:
邮件抄送一种明确职责的方法。对方可能不看你的邮件,但代表你告之过。
尽可能地抄送重要邮件给战略层,可以能避免一些重大问题的出现。
结语:
到此看起来,搜集和确定需求真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程。
其实在理想的工程项目时间分配中,1/3的时间用于确定所有需求和开发文档。 1/2的时间用于测试,解决bug,安全测试、压力测试等。真正用于开发的只应该占1/6。
当然web项目的开发肯定达不到这个理想状况。但是也由此可见需求阶段的重要性和工作量。这一阶段省一分力或有一分遗漏,到了项目后期可能需要十分力来弥补。
一个全新的需求项目
思维导图:
第一步,需求确认
分析资源主要是两个注意的地方:
1、人力资源
有多少人能用,每个人的能力如何?
2、时间节点
这个需求要求如何?什么时候交付?
第三步,功能分析
================================================================================================================================================================================================
今天的文章 互联网项目开始时需要去谈的产品需求分析: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