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制造与流程制造的差异分析

离散制造与流程制造的差异分析对比分析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 流程制造系统和流程制造系统的差异 离散行业产业链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

目录

1. 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定义

2、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差异

3、离散行业价值链特点和挑战

(1)价值链定义

(2)离散行业采购环节的特点和挑战

(3)离散行业制造环节的特点和挑战

4、离散行业产业链协同生产

(1)市场与设计协同

(2)设计与制造协同

(3)制造与物流协同

(4)物流与服务协同

(5)服务与设计协同

(6)多阶段协同与信息共享


1. 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定义

离散制造: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独立工序或步骤,生产流程相对较长,各个环节之间缺乏连续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汽车、家具、电子设备等。企业通常涉及复杂的生产计划和调度,需要对资源进行高效管理,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产品多样性: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要求的增加,企业通常面临多样的产品需求和规格要求。
  • 产品可分离:每个产品可以独立完成,并具有单独的计量单位(如件、台)。
  • 生产过程变化多:由于顾客需求多变,生产线通常需要根据不同产品进行灵活调整或改造,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要求。
  • 工序复杂性:工序相对较复杂。例如,汽车制造业涉及到车身焊接、喷涂、装配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有着特定的技术和操作要求,企业需要注重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
  • 质量控制与追溯: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每个部件或装配单位的质量可以单独检验和控制,并能够追溯原材料和工艺过程,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
  • 库存管理:组件和成品的库存管理是关键。

流程制造:涉及到持续或批量的生产过程,其产品通常是无法分割的液体或粉末。如化工产品、食品和药品。

  • 产品连续性:生产的是批量的或连续流的产品,如化学溶液或粉末。
  • 配方和配比:依靠特定的配方和原料比例变化时需调整整个生产线。
  •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侧重于化学性质和配方的准确性。
  • 难以分离:一旦生产完成,产品通常不可再分离成原料。

2、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差异

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侧重差异
离散制造 流程制造
生产流程设计 侧重于部件的装配和机械加工流程 侧重于化学处理、热处理和混合技术
生产调度和控制 侧重于订单、库存和生产线的灵活性 侧重于原料供应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物料需求与采购 侧重于多样化的零部件和组件,采购过程需要适应不同产品的具体规格和需求 侧重于化学品或原料等原材料,通常按批量或体积购买,关注原料的连续供应和质量稳定性
信息系统需求 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模块集成 更关注原料跟踪、配方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系统集成
供应链结构 链条结构复杂,涉及多层次的供应商和子承包商,对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调性要求较高 链条集中,与少数原料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
库存管理 需要处理多种零件和成品的存储和流转,关注库存水平优化和降低成本 侧重于原料和成品的批次管理,特别关注原料的储存条件和安全性、成品的保质期等

3、离散行业价值链特点和挑战

(1)价值链定义

价值链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的联系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

价值链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含:市场调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和服务等,支持活动包含:物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或支持其他生产管理活动的基础功能等。

(2)离散行业采购环节的特点和挑战

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并减少库存和物流成本

a) 采购订单跟踪困难:订单的个性化导致采购批量小、批次多,采购订单跟踪控制困难,采购成本增加,采购周期难以控制,对供应商的主导与控制能力较弱。

b) 物料需求难以满足:采购人员大部分的精力用于被动应付紧急采购任务和解决生产缺料等问题,库存物料呆滞和生产所需物料缺件,不齐套现象同时并存。 

c) 供应商评估困难:对供应商大量的交货、质量数据统计困难,很难实现有效分析。

d) 信息程度低:手工填写领料单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错。审核领料单工作量大,手工审核不易发现问题。

e) 物料代用现象严重:离散制造型企业以物料为主要操作对象,但“物料代用”现象严重,导致产品品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增多。

物料代用是指在缺货、停产、价格过高等情况下,为满足生产和使用需求,选用一种与被替换物料性能相似或具有等价功能的替代品。

(3)离散行业制造环节的特点和挑战

制造环节面临多样性、生产批次、工序复杂性和高度定制化等特点和挑战

a) 生产制造环节的特点

  • 按订单组织生产,以订单设计和按库存生产为辅。
  • 产品生产过程常常分解成不同类型和要求的多个加工任务,每一个加工任务只需要极少的资源就可以完成。
  • 企业常常按照主要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
  • 加工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灵活,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

b) 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存在的问题

  • 生产调度和优化复杂:生产批次的多样性和工序复杂性,需要合理安排资源、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和最大化产能利用。
  • 大规模数据:生产数据多,数据的收集、维护和检索工作量大。
  • 工作流不平衡:工作流根据特定产品的加工工艺不同经过不同的加工车间。因每个生产任务对同一车间能力的需求不同,因此工作流经常出现不平衡。
  • 工人技术和经验依赖:因产品的种类变化较多,非标准产品多,对工人的操作技术和经验依赖程度大。
  • 生产环节多和加工延迟:一个产品的加工周期较长,每项工作在工作中心前的排队时间很长,引起加工时间的延迟和在制品库存的增加。

4、离散行业产业链协同生产

市场、设计、制造、物流和服务多阶段协同涉及一个综合的流程管理和信息共享策略,以确保从产品概念到市场交付的各个环节能够顺畅、高效地协作。这种协同的核心在于优化整个价值链,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市场与设计协同
  • 市场需求反馈:市场部门收集和分析消费者需求偏好和市场趋势变化,将这些信息反馈给设计团队,使产品设计更贴近市场需求。
  • 竞争分析:市场部门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不足,并将竞争分析结果提供给设计团队,以便在新产品开发中充分考虑。
  • 设计初期市场测试:设计阶段进行概念验证或市场测试,以评估新产品概念的市场接受度。同时,市场测试反馈可以帮助市场部门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对新概念的接受程度,从而调整市场推广策略。
(2)设计与制造协同
  • 可制造性评估:设计团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制造的可行性,与制造部门密切合作,确保设计的产品可以高效、经济地生产。
  • 设计传递:设计完成后,详细的设计规格和文档会传递给制造部门,确保生产过程中能够准确实施设计意图。
(3)制造与物流协同
  • 生产计划与物流规划:制造部门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物料的采购和到货时间,与物流部门协调,确保物料及时供应,不造成生产延误。
  • 成品库存管理:制造出的产品需要有效地管理库存,并通过物流渠道分发到各个销售点或直接消费者手中。同时,库存水平和产品流通速度的反馈也可以帮助制造部门调整生产计划,以匹配市场需求的变化。
  • 物流返回和退货管理:对退货产品的分析,帮助制造部门识别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或制造缺陷。
(4)物流与服务协同
  • 配送效率:物流部门需确保产品能快速、安全地送达客户,同时收集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馈,以改进服务质量。
  • 售后服务支持:服务部门提供产品安装、维修和客户支持,需与物流部门协调,确保必要的零部件和支持及时到位。
(5)服务与设计协同
  • 客户反馈和产品维修数据:客户反馈和产品维修的数据反馈给设计部门,指导设计改进,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 售后支持经验:服务部门的经验帮助设计团队理解哪些设计素会导致维护困难或客户不满,促使设计优化。
(6)多阶段协同与信息共享
  • 集成的IT系统:通过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等系统实现跨组织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共享,这是多阶段协同的技术基础。
  • 实时数据更新:实时更新的数据可以帮助各部门做出快速响应,调整生产和物流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

今天的文章 离散制造与流程制造的差异分析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12-26 19:27
下一篇 2024-12-26 19:21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