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
代码获取、论文复现及科研仿真合作可私信。
🍎个人主页:Matlab科研工作室
🍊个人信条:格物致知。
更多Matlab完整代码及仿真定制内容👇
智能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预测 雷达通信 无线传感器 电力系统
信号处理 图像处理 路径规划 胞自动机 无人机
🔥 内容介绍
智能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化方法,其目的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或次优解。其中,广义二次插值算法是智能优化算法中的一种,它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插值,找到局部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最终达到全局最优解的目的。
广义二次插值算法的流程如下:
- 确定初始点
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初始点,一般可以通过随机生成或者根据经验选择。这个初始点是算法开始的起点,也是后续迭代的基础。
- 构建插值模型
接下来,需要构建一个二次插值模型,用于近似目标函数。在广义二次插值算法中,插值模型的形式为:
f(x) = a0 + a1(x-x0) + a2(x-x0)^2 + a3(x-x1)(x-x2)
其中,x0、x1、x2为三个已知点,a0、a1、a2、a3为待求系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x0、x1、x2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说不能共线等。
- 求解系数
接下来,需要求解系数a0、a1、a2、a3。这可以通过对插值模型进行求导,然后解方程组得到。具体来说,可以先对f(x)关于x求导,得到:
f'(x) = a1 + 2a2(x-x0) + a3(x-x2)
然后,再对f'(x)关于x求导,得到:
f''(x) = 2a2 + a3
接着,将x分别取为x0、x1、x2,得到三个方程,即:
f'(x0) = a1 f'(x1) = a1 + 2a2(x1-x0) + a3(x1-x2) f'(x2) = a1 + 2a2(x2-x0) + a3(x2-x2)
解这个方程组,即可得到系数a0、a1、a2、a3的值。
- 寻找最优解
有了插值模型和系数,就可以通过求解插值模型的极小值来寻找最优解。在广义二次插值算法中,可以通过对插值模型求导,得到极小值的位置,然后将该位置作为下一个起点,继续迭代,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 停止条件
在迭代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个停止条件,以免算法无限循环。常见的停止条件包括:
(1)目标函数值的变化量小于某个阈值; (2)迭代次数达到了某个上限; (3)已经找到了全局最优解。
总的来说,广义二次插值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优化算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局部最优解,并逐步逼近全局最优解。但是,由于插值模型的限制,该算法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无法找到全局最优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优化算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部分代码
%% 清空环境变量
warning off % 关闭报警信息
close all % 关闭开启的图窗
clear % 清空变量
clc % 清空命令行
%% 导入数据
res = xlsread('数据集.xlsx');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temp = randperm(357);
P_train = res(temp(1: 240), 1: 12)';
T_train = res(temp(1: 240), 13)';
M = size(P_train, 2);
P_test = res(temp(241: end), 1: 12)';
T_test = res(temp(241: end), 13)';
N = size(P_test, 2);
%% 数据归一化
[p_train, ps_input] = mapminmax(P_train, 0, 1);
p_test = mapminmax('apply', P_test, ps_input);
t_train = ind2vec(T_train);
t_test = ind2vec(T_test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