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端跨域解决方案怎么做(前端跨域的解决方案)

前端跨域解决方案怎么做(前端跨域的解决方案)指的是浏览器不能执行其他网站的脚本 简单来说是浏览器同源政策的限制 浏览器针对于 ajax 的限制 同源政策 两个页面拥有相同的 nbsp nbsp 协议 域名 端口 nbsp 就是同源 如果有一个不相同就是不同源 同源政策产生的目的 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防止一些网站盗取用户信息 常见跨域场景 nbsp 1 通过 jsonp 跨域 2 跨域资源共享 CORS nbsp 3 document domain iframe 跨域 4 location hash iframe 5



指的是浏览器不能执行其他网站的脚本,简单来说是浏览器同源政策的限制,浏览器针对于ajax的限制。

同源政策

两个页面拥有相同的  协议,域名,端口 就是同源,如果有一个不相同就是不同源。

同源政策产生的目的

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防止一些网站盗取用户信息。

常见跨域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通过jsonp跨域
2、跨域资源共享(CORS)
3、document.domain + iframe跨域
4、location.hash + iframe
5、window.name + iframe跨域
6、postMessage跨域
7、nginx代理跨域
8、nodejs中间件代理跨域(非vue、vue(webpack--proxy代理))
9、WebSocket协议跨域

原理:(回调函数)

1.动态创建一个script标签(无跨域限制)

2.通过srcipt标签里的src属性 进行 跨域访问 属性里面写 跨域的地址+ ?callback属性作为函数传递给后端

3.服务端通过接收客户端传过来的callback属性值对应的函数  

4.要发生过去的数据 通过函数的参数传递过去 (JSON格式)

5.将函数名对应调用的执行代码返回给客户端(服务器端响应数据一定是函数代码的调用,当浏览器对script将响应内容加载完成后,会自动调用函数)

6.并且在服务器端的执行函数是字符串,字符串包裹着函数调用的代码,如果没有包裹,则就在服务端立即执行。

缺点:只能发送get请求,易受到 XSS攻击

客户端代码

服务端代码

vue解决跨域问题- vue-jsonp

原理:服务器设置

同源政策默认阻止跨域获取资源,但是CORS给了web服务器权限,即服务器可以选择,允许访问他们的资源 。

CORS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同时支持,才可以实现跨域请求,目前几乎所有浏览器都支持CORS,IE则不能低于IE10。CORS的整个过程都由浏览器自动完成,前端无需做任何设置,跟平时发送ajax请求并无差异。so,实现CORS的关键在于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CORS接口,就可以实现跨域通信。

缺点:忽略 cookie,浏览器版本有一定要求

属于跨源 AJAX 请求的根本解决方法。相比 JSONP 只能发请求,CORS 允许任何类型的请求。

分类:简单请求和复杂请求

条件:

1、请求方式:HEAD、GET、POST

2、请求头信息:

注意: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则是简单请求,否则为复杂请求

简单请求和复杂请求的区别:

简单请求:一次请求

复杂请求:两次请求,在发送数据之前会先发第一次请求做‘预检’,只有‘预检’通过后才再发送一次请求用于数据传输。

关于预检:

在发送真正的请求之前,会默认发送一个options请求,做预检,预检成功后才发送真正的请求。

- 请求方式:OPTIONS
- “预检”其实做检查,检查如果通过则允许传输数据,检查不通过则不再发送真正想要发送的消息
- 如何“预检”
=> 如果复杂请求是PUT等请求,则服务端需要设置允许某请求,否则“预检”不通过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 如果复杂请求设置了请求头,则服务端需要设置允许某请求头,否则“预检”不通过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实现:设置三个响应头

1.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字段 (指定了哪些域名或ip地址可以跨域 也可以写* 代表允许所有地址;允许跨域访问的域名:若有端口需写全(协议+域名+端口),若没有端口末尾不用加'/')

2.CORS默认支持9个请求头,如果在9个请求头之外 要单独设置,多个请求头之间要用英文逗号隔开。

3.默认情况下CORS仅支持客户端发起的GET、POST、HEAD请求,如果希望客户端发送PUT、DELETE请求需要在服务器端设置

请求头响应头OriginAccess-Control-Allow-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Access-Control-Max-Age

请求头:

  • Origin:当前请求源,和响应头里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对标, 是否允许当前源访问,Origin是不可修改的
  •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本次真实请求的额外请求头,和响应头里的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对标,是否允许真实请求的请求头
  •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本次真实请求的额外方法,和响应头里的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对标,是否允许真实请求使用的请求方法

响应头:

1.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这里的Credentials(凭证)其意包括:Cookie ,授权标头或 TLS 客户端证书,默认CORS请求是不带Cookies的,这与JSONP不同,JSONP每次请求都携带Cookies的,当然跨域允许带Cookies会导致CSRF漏洞。如果非要跨域传递Cookies,web端需要给ajax设置withCredentials为true,同时,服务器也必须使用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头响应。此响应头true意味着服务器允许cookies(或其他用户凭据)包含在跨域请求中。另外,简单的GET请求是不预检的,即使请求的时候设置widthCrenditials为true,如果响应头不带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则会导致整个响应资源被浏览器忽略。

2.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3.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4.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5.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在CORS中,默认的,只允许客户端读取下面六个响应头(在axios响应对象的headers里能看到):

Cache-Control
Content-Language
Content-Type
Expires
Last-Modified
Pragma

如果这六个以外的响应头要是想让客户端读取到,就需要设置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这个为响应头名了,比如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Token

6. Access-Control-Max-Age:设置预检请求的有效时长,就是服务器允许的请求方法和请求头做个缓存。

补充:

根据头信息和请求方式,浏览器进行了优化,对请求进行划分,分为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

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不做概述

简单请求 : 满足浏览器请求会直接发送 并在请求头中携带Origin 表示本次来自哪个源

如果不满足简单请求 , 会在发送请求之前发送一个预检请求 大小为0kb 请求方式为options 收到服务器响应后,分析它是否支持跨域,如果支持跨域则直接发送,如果不支持 报错!

JSONP和CORS的区别:​JSONP:服务端不用修改,需要改前端。发jsonp请求​

​JSONP:只能发GET请求​

​CORS:前端的代码不用修改,服务端的代码需要修改。如果是简单请求的话在服务端加上一个响应头。​

​CORS:可以发任意请求

此方案仅限主域相同,子域不同的跨域应用场景。

通过 iframe 是浏览器非同源标签,加载内容中转,传到当前页面的属性中。

实现原理:两个页面都通过js强制设置document.domain为基础主域,就实现了同域。

缺点:同一一级域名;相同协议;相同端口

1.)父窗口:(http://www.domain.com/a.html)

2.)子窗口:(http://child.domain.com/b.html)

实现原理: a欲与b跨域相互通信,通过中间页c来实现。 三个页面,不同域之间利用iframe的location.hash传值,相同域之间直接js访问来通信。

具体实现:A域:a.html -> B域:b.html -> A域:c.html,a与b不同域只能通过hash值单向通信,b与c也不同域也只能单向通信,但c与a同域,所以c可通过parent.parent访问a页面所有对象。

1.)a.html:(http://www.domain1.com/a.html)

2.)b.html:(http://www.domain2.com/b.html)

3.)c.html:(http://www.domain1.com/c.html)

window.name属性的独特之处:name值在不同的页面(甚至不同域名)加载后依旧存在,并且可以支持非常长的 name 值(2MB)。

缺点:页面的属性值有大小限制

1.)a.html:(http://www.domain1.com/a.html)

2.)proxy.html:(http://www.domain1.com/proxy....中间代理页,与a.html同域,内容为空即可。

3.)b.html:(http://www.domain2.com/b.html)

总结:通过iframe的src属性由外域转向本地域,跨域数据即由iframe的window.name从外域传递到本地域。这个就巧妙地绕过了浏览器的跨域访问限制,但同时它又是安全操作。

postMessage是HTML5 XMLHttpRequest Level 2中的 API,且是为数不多可以跨域操作的window属性之一,它可用于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a.) 页面和其打开的新窗口的数据传递
b.) 多窗口之间消息传递
c.) 页面与嵌套的iframe消息传递
d.) 上面三个场景的跨域数据传递

用法:postMessage(data,origin)方法接受两个参数

  • data: html5规范支持任意基本类型或可复制的对象,但部分浏览器只支持字符串,所以传参时最好用JSON.stringify()序列化。
  • origin: 协议+主机+端口号,也可以设置为"*",表示可以传递给任意窗口,如果要指定和当前窗口同源的话设置为"/"。

缺点:浏览器版本要求,部分浏览器要配置放开跨域限制

1.)a.html:(http://www.domain1.com/a.html)

2.)b.html:(http://www.domain2.com/b.html)

前端向发送请求,经过代理,请求需要的服务器资源

缺点:需要额外的代理服务器

1、nginx配置解决iconfont跨域

浏览器跨域访问js、css、img等常规静态资源被同源策略许可,但iconfont字体文件(eot|otf|ttf|woff|svg)例外,此时可在nginx的静态资源服务器中加入以下配置。

2、nginx反向代理接口跨域

跨域原理: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的安全策略,不是HTTP协议的一部分。服务器端调用HTTP接口只是使用HTTP协议,不会执行JS脚本,不需要同源策略,也就不存在跨越问题。

实现思路:通过nginx配置一个代理服务器(域名与domain1相同,端口不同)做跳板机,反向代理访问domain2接口,并且可以顺便修改cookie中domain信息,方便当前域cookie写入,实现跨域登录。

nginx具体配置:

1.) 前端代码示例:

2.) Nodejs后台示例:

node中间件实现跨域代理,原理大致与nginx相同,都是通过启一个代理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转发,也可以通过设置cookieDomainRewrite参数修改响应头中cookie中域名,实现当前域的cookie写入,方便接口登录认证。

1、 非vue框架的跨域(2次跨域)

利用 node + express + http-proxy-middleware 搭建一个proxy服务器。

1.)前端代码示例:

2.)中间件服务器:

3.)Nodejs后台同(七:nginx)

2、 vue框架的跨域 -- Proxy代理(1次跨域,开发环境)

通过服务器代理去发ajax 这个代理是webpack提供给我们的 因为服务器只是对ajax的同源限制,并不会限制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利用 node + webpack + webpack-dev-server 代理接口跨域。在开发环境下,由于vue渲染服务和接口代理服务都是webpack-dev-server同一个,所以页面与代理接口之间不再跨域,无须设置headers 跨域信息了。

使用环境:开发环境

生产环境:nginx

webpack.config.js / vue.config.js 部分配置:

  • WebSocket protocol是HTML5一种新的协议(WebSocket协议本质上是一个基于tcp的协议)。
  • 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的目的,同时允许跨域通讯,是server push技术的一种很好的实现。
  • Websocket是一个持久化的协议

  • WebSocket约定了一个通信的规范,通过单个TCP一个握手的机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能建立一个类似tcp的连接,从而方便它们之间的通信
  • 在WebSocket出现之前,web交互一般是基于http协议的短连接或者长连接
  • WebSocket是一种全新的协议,不属于http无状态协议,协议名为"ws"

有什么用: WebSocket用来解决http不能持久连接的问题,因为可以双向通信所以可以用来实现聊天室,以及其他由服务端主动推送的功能例如 实时天气、股票报价、余票显示、消息通知等。

WebSocket与http的关系

相同点:

  • 都是基于tcp的,都是可靠性传输协议
  • 都是应用层协议

不同点:

  • WebSocket是单个 TCP 连接上进行双向通信协议,模拟Socket协议,可以双向发送或接受信息
  • HTTP是单向的
  • WebSocket是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一次握手进行建立连接的
  • 而http是浏览器发起向服务器的连接,服务器预先并不知道这个连接

联系:

WebSocket在建立握手时,数据是通过HTTP传输的。但是建立之后,在真正传输时候是不需要HTTP协议的

总结(总体过程):

首先,客户端发起http请求,经过3次握手后,建立起TCP连接;http请求里存放WebSocket支持的版本号等信息,如:Upgrade、Connection、WebSocket-Version等;

然后,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握手请求后,同样采用HTTP协议回馈数据;

最后,客户端收到连接成功的消息后,开始借助于TCP传输信道进行全双工通信

WebSocket有以下特点:

  • 是真正的全双工方式,建立连接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是完全平等的,可以互相主动请求。而HTTP长连接基于HTTP,是传统的客户端对服务器发起请求的模式。
  • HTTP长连接中,每次数据交换除了真正的数据部分外,服务器和客户端还要大量交换HTTP header,信息交换效率很低。
    Websocket协议通过第一个request建立了TCP连接之后,之后交换的数据都不需要发送 HTTP header就能交换数据,这显然和原有的HTTP协议有区别所以它需要对服务器和客户端都进行升级才能实现(主流浏览器都已支持HTML5)

在上面的代码中,首先创建了一个 WebSocket 对象,指定了服务器的地址。然后在 onopen 回调函数中,发送了一个消息到服务器。当服务器发送消息到客户端时,onmessage 回调函数会被触发,从而可以处理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如果出现错误或者连接被关闭,onerror 和 onclose 回调函数会被触发,从而可以处理这些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 WebSocket 发送消息之前,必须先建立 WebSocket 连接。在上面的代码中,通过创建一个 WebSocket 对象来建立连接,然后在 onopen 回调函数中发送消息到服务器。如果在连接建立之前就尝试发送消息,那么这些消息将无法发送成功。

在上面的代码中,

  • 首先在 created 钩子函数中创建了一个 WebSocket 对象,并添加了一个消息处理函数 handleMessage。
  • 在 sendMessage 方法中,将用户输入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
  • 在 handleMessage 方法中,将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消息添加到 messages 数组中,从而可以在界面上显示出来。
  • 在组件销毁之前,需要调用 close() 方法关闭 WebSocket 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 WebSocket 时,需要考虑跨域问题。如果 WebSocket 连接的 URL 和当前页面的 URL 不同,那么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相应的跨域设置。同时,需要注意在发送和接收消息时的数据格式,通常需要将数据转换为 JSON 字符串进行传输也支持二进制。

原生WebSocket API 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我们使用Socket.io,它很好地封装了webSocket接口,提供了更简单、灵活的接口,也对不支持webSocket的浏览器提供了向下兼容。

缺点:浏览器一定版本要求,服务器需要支持 websocket 协议

1.)前端代码:

2.)Nodejs socket后台:

到此这篇关于js跨域的几种解决方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s跨域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5-03-28 10:21
下一篇 2025-02-16 15:40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ri-ji/6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