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转码的真实_转码工具

机械转码的真实_转码工具本硕7年机械,可能会有校友,不黑不喷,只说一下当年毕业就业,一直到从机械转码,再到搞算法的心路历程

机械转码的真实_转码工具

目录

本科毕业拿到5000的offer

本校读研

研一发论文和软著

发表EI和SCI

研究生的收获

研究生毕业离北京去青岛

为什么离开北京

为什么去青岛

短暂的青岛生活

重回北京

搞AI,与商汤的交集

AI 算法的面试

AI算法行不通,曲线救国

机械拉胯吗

转行容易吗?

怎么自学


北京某211,7年本硕机械专业,毕业后转码搞AI算法

读了7年机械,问我什么感受?五味杂陈!

我这里讲一下自己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点启发。

本硕7年机械,可能会有校友,不黑不喷,只说一下当年毕业就业,一直到从机械转码,再到搞算法的心路历程。


本科毕业拿到5000的offer

2013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尝试着找过几家工作,当时在北京,拿到了几个offer,属于机械设备制造相关行业的。

现在还记得当时 2 个公司给的offer。

一个在大兴,是一个制造雪糕的厂子,当时有个雪糕名字叫“xx路雪”好像,好久没吃过了,有点不记得了。这个雪糕就是他们造的。

另一个公司在丰台科技园,也类似做大兴厂房的机械设备加工和设计的。

这两个公司给的工资一样,月薪5000,当时大学毕业啥也不懂,什么公积金社保之类的,完全不记得。

5000在我们那一届的机械本科的学生中,其实还算不错的薪资了。要知道那是13年。

后来没去找工作直接本校继续读研了。

选择读研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觉得自己还不太适合工作,那时家里也没有让我必须要工作挣钱的需求,而且自己在学校时间就了,说实话有点害怕进入社会工作。

第二个原因是,在找工作之前,我已经在准备考研了,毕业的时候,其实考研结果已经定下来了。当时考的北京一所很好地大学,可惜没上岸。后来调剂回了本校,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的接收。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虽然当时找到了工作,薪资也还不错,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在本校继续读研。

本校读研

继续说读研。

读研的时候,被录取专业是机械工程,大类,但做的方向是是信号处理、无损检测相关的方向,可能有小伙伴是这个方向的。

这个方向与纯机械不同,不再去做机械设计、制造加工、焊接那些研究了。更多是集中在信号的处理和算法的研究上。

记得当时为了验证一个算法对于缺陷的定位精度,利用声传感器在钢板上做了不计其数的实验,最终得到了很好地结果,也顺利发表了论文。

研究生的日子,过的很充实。

有几件事还是想着一吐为快。

研一发论文和软著

现在回想看来,或许自己目前从事程序开发和AI算法研究,从研究生刚开始的时候就有痕迹了。

在研一刚开始的时候,接过一个师兄的项目,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软件,用的是 LabView 编写的,软件里面集成了一个原创的缺陷定位算法。

这个软件作为电脑的上位机软件,通过USB连接一个或者多个外接的传感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同时给出分析结果。

软件是导师和师兄给辅导完成的,在研一刚开始后就做完了。

当时我还在想,这么牛吗?这么顺利吗?就出成果了?

紧接着,把软件申请了软件著作权,好像是在研二还是研三的时候,著作权证书下来了,这是后话。

同时将软件的实现思路和算法写了一篇核心,发表出去,很快就收到了录用通知,貌似也是在研二收到了发表的样刊。

其实到这里,按照学校的规定,已经达到了研究生毕业的条件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

发表EI和SCI

EI和SCI都是英文写的。

EI发表在一个会议期刊上,是用的另一套算法做的一个轴承的故障检测,当时为了做这个实验,跑了北京的很多公司和厂子,借用他们的机械设备进行轴承的压力测试。

当时实验室没有轴承,还特意联系了航天x院的师兄,帮忙制造加工了一批符合条件的轴承出来。

后来跑到北京自来水公司还是北京燃气厂,用他们的锻压设备完成了实验。获取了数据。

记得那是个夏天,坐公交,骑共享单车,满北京的跑,就为了尽快预约实验设备,做实验采集数据。

最终 EI 的文章成形,顺利发表。

会议是在北航举行的,我带着EI文章只身赴会。

当时还参加了一个小组的会议讨论,在会议上做了关于这个实验的汇报,参加了晚宴,晚宴的菜真的很好吃。

如果说发表这篇 EI 论文,是满北京的跑,辛苦在路上。

那SCI的论文,那就是辛苦在路上、在心路、在梦里了。

SCI的论文从研二开始,做算法创新,做实验,查文献。

有了上面在钢板和轴承上做故障检测的经验,这一次,把研究对象放在了复合材料板材上,复合材料板是一种航空级的板材,重量轻,强度高,一般作为飞机机翼的原材料使用。

研究它有个难点就是声传感器发出的声波,在复合材料板材中传播的特性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我在池塘中扔了一个石子,出现一个个同心圆,声波在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和特性是一致的,这叫做声波的各向同性。

而在复合材料板上,声波的传导受到复合材料纤维走向的干扰,呈现各向异性。

也就是说,我之前的算法、之前的研究思路,在这上面,不好使了。

怎么办?

创新、算法创新、设备创新,反正各种创新。具体有多难就不说了,写过SCI论文的都懂。

那段时间,为了搞清楚一个实验中夹角的问题,想了一个星期,每天晚上回宿舍的路上都在想,做梦里也还是在做实验。

好的结果就是,一个星期之后,发现我的信号处理程序中,忘记考虑夹角为负的情况了,导致很多现象和实验理论对不上。

感恩的心,感恩一个星期睡不着觉,梦里做实验的我。

这篇论文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处于修改状态,不过杂志已经同意接受了,还需要按照review意见,来回修改几遍。

毕业之后,师妹找过我几次,把论文修改了,后面应该是发表了吧。

研究生的收获

读研期间,收获了几篇论文、软件著作权,顺利毕业。

但我觉得这不是重点,直到现在,研究生已经毕业快7年了,我仍然认为我读研期间收获最大的,是导师对于我们做事情的教诲。

每次开例会的时候,除了专业知识的讲解和进度汇报外,我的导师总是会或长或短的告诫我们:

“做事要一丝不苟,不能差一点”

“人不能老想着赚钱,要有事业心和理想,在40岁之前赚到的钱都不是钱,40之前做过的事,都是为了40岁之后做的铺垫,不要太着眼于当下,而是要为以后做长远规划”

“我们实验室同学,出去之后,不论做什么行业,有一点我敢相信,我的技术汇报PPT肯定是做的最好的”

以上只是大意,不是原话。

但导师的教导却是真的,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刻的领会到其中的深意。

那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在用它过去20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这群20多岁的年轻人,传达他对于世界、对于职场、对于个人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啊。

感恩导师,受用一生。

研究生毕业离北京去青岛

这段经历之前写过文章,我把他复制过来吧,就不在重新打字写了。或许你可以去 董董灿自述 | 我是一个攻城狮 这里查看一下。以下是复制过来的原文。

2016年硕士毕业离开北京的那天,早上是阴天。起了个大早,宿舍的舍友们都还在睡觉,我拎起已经收拾好的行李,慢慢的打开门,慢慢的关上门,从工大的宿舍走到工大西门坐地铁去南站,一路上,寥寥无几的行人。

走了3年的从实验室到宿舍的路,上了7年的大学,离开前最后看了一眼,有点不舍。人生处处是十字路口。

北京上学,去青岛工作,是我毕业之后做的第一个抉择。

机械专业的我,为了找到一份满意并感兴趣的工作,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换专业就业。现在看来,感谢当初自己的选择,让自己现在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程序的世界是最简单的,他会按照你写的代码的自然法则来运行,一旦世界出了bug,你可以化身上帝,大手一挥,bug解除,世界归于平静。

没错,研究生毕业,我从机械专业跨专业去做了程序开发。

在青岛工作了一年,发现青岛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离我的预期相差甚远,公司发展有限,城市机会少。熟悉了北京生活节奏的我,又一次毅然决然从青岛辞职,回北京闯荡。

和当初离开北京去青岛一样,没有一点犹豫,因为觉得,前方是一片大海,那里会有属于我的一个小岛。于是刷题投简历面试,很幸运的是,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在那里,得到了长足的成长,从初级攻城狮,到中高级攻城狮,从小白,到面试官,从只会做事写代码,到做方案讨论可行性,可以说,我经历了所有攻城狮都会经历的成长路径。

期间不断地学习,搞嵌入式,看电路图,学C++,学算法,学人工智能,搞AI芯片,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功夫》中的星爷是一个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而我仅仅是平平无奇的一个开发者,一个攻城狮,在无数个白天黑夜,游走于属于自己的小岛上,沉浸在代码的世界,一边开疆扩土(新特性开发),一边修路(优化)铺桥(bug修复),一边练着属于自己的如来神掌。

5年,让我变得和2016年离开北京的那个清晨的我截然不同。工作教会了我很多,除了学到了技术,还收获了同事的友谊,学到了职场的处事技巧。

而立之年的我,很庆幸,当初的两次选择,北京到青岛,和青岛到北京。兜兜转转,看清了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么我觉得,只有选择了愿意为之努力的方向,选择才会变得重要。现在的我,在一家初创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任职,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边整理着自己毕业几年来的收获,一边关注着行业的发展,一边重温星爷的电影。

有很多瞬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2015年研究生的宿舍里,右边坐着龙哥,鼠标操作着盖伦,大喊着德玛西亚万岁;左边坐着畅哥,因为之前一直玩游戏,正在为明天的作业准备熬夜。

那时的我们,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而现在的我,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未来充满的希望,相信舍友也是这样。

兜兜转转,5年画了一个小圈。坚持学习,坚持锻炼,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远行是为憧憬,归来仍是少年。”

有点感性,但我不想修改,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确实是很感性的,动不动就回想之前大学、研究僧的经历。

7年啊,一个人能有几个7年,在同一所学校生活、学习、搞研究。

而毕业之后,却做着和这7年学到的东西完全不沾边的事情。

为什么离开北京

因为当时考虑北京生活成本高,靠自己根本买不起房。

为什么去青岛

青岛一家公司给了不错的offer,一个做配电网开发的公司,用算法做配电线路检测,做到了全国数一数二的位置。

研究生刚毕业,他们给到了年薪13W,2016年,青岛。

短暂的青岛生活

入职即出差,四川成都 – 德阳。

作为技术支持,在德阳供电局驻场,做数据采集和分析。

期间,我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将需要人手动进行 excel 表格复制粘贴的重复劳动,用“按键精灵”写成了脚本。

四川的几个当地小伙伴对我这个能提升工作效率的小东西格外感兴趣,试用之后,全员推广。

一个内江的同事给的评价:

“有了灿哥的程序,我们上班一开脚本,就可以去耍了”。

骄傲。

出差半年,成都人民公园喝过茶,嘉陵江上看过钓鱼,德阳公园里搞过地推。丰富多彩,后来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啊,我还是喜欢技术的。

申请调回了青岛。刚回青岛几个月,公司上市。

但是,上市和我无关,跟我有关的,是工作内容。

你想一下,7年机械专业的学生,研究生毕业就出差了,调回青岛总部搞研发,真的难。

C语言的水平,停留在大学的课程上。

数电、模电的水平,几乎忘光。

寄存器?那是啥?

而且你是个研究生,领导会给你安排一些算法的任务,电路板调试的任务,面对啥也不懂的工作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学习,度娘,问同事。

又搞了半年,仍然没有领悟到工作中的技术核心,越来越感觉到困难重重,有一种未来发展受限的感觉。

心力交瘁,再加上半年青岛的生活,发现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物价消费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低,相反和北京的物价消费差不多。而且,同样青岛感觉买房遥遥无期。

重回北京

大学和研究生的同学关系很多都在北京,回去呗,重新开始。不过做这件事真的需要勇气,勇气的核心就是舍与得。

舍掉了啥,又得到了啥,就不说了。反正回北京之后,幸亏是一个211的研究僧,工作还算好找。

去了一个同为配电网工作的公司上班,这里真的很感谢这家公司。

为什么呢?

公司项目不紧急,每个人同事都很好,最关键的是,在这里可以给你充足的时候,来弥补专业上知识技能的不足。

在这里我发了疯一样的学习,C语言,电路图,操作系统,C++的课程看到吐,以至于后来从这家公司离职的时候,和从青岛离职的时候,完全两种状态。

从青岛离职:我是谁,我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

从这家离职:我是我,我什么都会,我的未来一片美好!

当然有点夸张,但你能想象,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当历经千辛万苦,跨了一个行业,终于在新行业中有信心可以说不害怕技术问题的时候,能有多骄傲和自豪吗?

搞AI,与商汤的交集

从北京这家公司提离职的时候,我被公司总经理叫到了办公室,关上门畅聊了一下。

他问我以后什么打算?

“我说,我想搞人工智能算法”。彼时人工智能算法已经慢慢火起来了。我说我想去商汤那样的公司,搞AI算法,我觉得AI算法,未来的应用潜力很大。

经理说“商汤的算法搞了很长时间了,很多算法已经固化成了包,很少会再有新的算法来研究了”。

当时我不知道经理是对AI算法这一行不熟悉,还是用这样的说辞来劝退我,希望我留在公司。

最后的谈话以以下对话收场。

“经理,我希望我在有动力,敢想敢干的年龄,去闯一闯,试一试AI算法这一行。”

“可以,既然你决定了,我支持你,但如果在外面混不下去,可以回来。”

“好的谢谢经理”

有点泪目。

AI 算法的面试

时间回到了2019年5月。我正式结束了在北京的第一家公司的交接工作,离职重新投简历。

只投了一类工作:AI算法。

收到了不少面试机会,大小公司都有。

一天跑好几个面试时常有的事,我给自己的目标,一定不要凑合,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工资啥的无所谓。

当时面过好几家初创公司,利用摄像头做成像,然后利用神经网络识别物品,类似于现在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用摄像头识别。或者说类似于现在自助贩卖机,你付了钱,从里面拿出某件商品,可以识别出来你拿的和付的钱一不一致。

但是,彼时的我,算法真的一塌糊涂。

虽然有C/C++语言的底子了,也有电路的底子,也有一些芯片寄存器、总线的知识,但是做算法,怎么感觉又像是换了一个方向呢?

投了商汤,获得了面试机会,一个小时的面试,都是面试官在跟我讲他们公司做的事情,面试快结束了,面试官跟我说。

“我们收到了你的简历,但是说实话,不太符合我们的需求,但为什么还要让你来参加面试呢?一是想当面和你说一下我们公司在做的事,算法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需要了解 xxx blabla 等等的知识,另一方面,如果你还想在这方面继续投简历面试,我给你一些需要学习的建议和书籍,你可以回去学习一下。之所以给你面试机会,是因为看到邮件里你写的很真诚,确实是想要学习。”

确实,那段时间,我就是奔着学习去的,感谢商汤的面试官。后来商汤上市了,也用过很多他们家的产品,祝越来越好吧。

AI算法行不通,曲线救国

既然纯AI算法行不通,那就结合我嵌入式开发的底子,以及AI算法的需求,找工作吧。

什么样的工作需要这样的呢?

AI芯片的算法开发。

第一,对芯片有了解是加分项,刚好我做嵌入式开发,了解过很多指令、总线、内存相关的知识。

第二,算法正是我所要学习的。

2019年,国内搞AI芯片的屈指可数。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一家当时的独角兽公司,行业内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一年后公司上市。

在这家公司,真的学到了太多了,一步步成长了很多。

真的很多。前段时间公司裁员了,很多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也都离开了。

回想我们2020年,2021年在公司的日子,大家一起为了国产通用人工智能芯片努力,加班加点适配各种神经网络,加班加点完成性能优化的日子。

真的很单纯,那时候的我们是有理想的,或许真的想为国产通用人工智能芯片做一些事情,可惜的是,公司上市之后发展事与愿违。

这是两年前的事,目前我仍然在做AI算法研究相关的工作,具体什么样就不说了。

7年机械,转行做嵌入式,再转行做AI算法。

到现在,待过的几家公司,不论青岛的还是北京的,陆续都上市了,我是锦鲤吗?(开玩笑 – -)

机械拉胯吗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我却一直坚信,努力总会有回报。

现在如果你问我,机械拉胯吗?

我会说,机械从不拉跨,你做到总装工程师,也能拿到年薪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互联网浮躁的薪资和传统机械的对比导致的。

我个人之所有选择转码,是因为兜兜转转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在于编码上。

7年的机械学习,或多或少也深知国内机械精加工与国外的差距,如果你对这一行真的感兴趣,建议你坚持下来,工作兴趣比工资来的更重要。

国内机械的发展,离不开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深耕钻研的机械工程师们,航天航空、深海潜艇、精密加工、嫦娥奔月,每一项都是大国重器,理想与抱负比工资来的重要的多。

可惜我理想不在于此,即使学了几年的知识,读了几本薄书,却无法为机械行业做贡献,或许哪一天,能有机会,利用AI算法和机械行业的各位一起,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转行容易吗?

不容易。

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别听网上谁谁说转行很容易,那都是骗人的。除非你能力出众到,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别人一说你就懂。

隔行如隔山,但你是个天才。

否则,没有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没有准备好的退路,没有足够的勇气,不建议贸然转行。

但转行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行。

转行没有捷径,用勤奋学习来弥补短板缺点,然后快速的将自己的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拉齐。

只有这样,你才能快速的在新行业立足,建立自信。

否则,你只会陷入更加深刻的自我怀疑中。

我算是,从青岛到北京,经历了2-3家公司,才算是真正的从机械,到嵌入式开发,到AI算法开发,走通了这条路。

这其中的艰难,只有经历了才懂得。

劝君慎重。

怎么自学

如果你真的转行了,面对一堆听都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不要害怕,上网自学。

系统的学习。

  1. B站,慕课上有很多免费教程

  2. 学相关专业考研的课程,或者考研的视频多看看,这个很基础

  3. 找周围行业内的人多交流,深入了解这个行业

以上3点,做好了,你就能跨第一道坎,一只脚进入了新行业,自学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你也想跨行业转人工智能算法,欢迎和我交流,相信我,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哪里很难,哪里很简单。


最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肯定是有诗和远方。

不是说你非要去什么地方旅游,但是身体和思想,总得有一个要在路上。

今天的文章机械转码的真实_转码工具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66661.html

(0)
编程小号编程小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