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开源库:
- fly-barrage 前端弹幕库,项目官网:https://fly-barrage.netlify.app/,可实现类似于 B 站的弹幕效果,并提供了完整的 DEMO,Gitee 推荐项目;
- fly-gesture-unlock 手势解锁库,项目官网:https://fly-gesture-unlock.netlify.app/,在线体验:https://fly-gesture-unlock-online.netlify.app/,可高度自定义锚点的数量、样式以及尺寸;
今天和大家讲讲 v-model 的底层原理,v-model 既可以用在自定义的组件上,也可以用在表单输入元素上,这两者在 v-model 的使用体验上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底层的实现原理却有所差别,应该分开进行讨论解析。
不管是用在组件上还是用在原生的表单元素上,v-model 的本质都是语法糖,也就是说 Vue 通过编译器和 render 函数,使得在模板字符串中不管是使用 v-model="message" 还是使用 <component-a :value="message" @input="inputHandler"></component-a>,最终生成的 vnode 是一样的,既然 vnode 都是一样的,那么通过 vnode 渲染出来的页面自然也是一样的。
1,v-model 用在自定义组件上
这里,需要重点关注自定义组件的 vnode 和自定义组件的 Vue 实例。
首先看看在自定义组件的场景下,在模板字符串中使用 v-model 和使用 :value、@input 最终生成的 vnode,我们使用如下的例子。
Vue.component('component-a', {
template: `
<div>
<input :value="value" @input="updateValue">
</div>
`,
props: ['value'],
methods: {
updateValue(e) {
this.$emit('input', e.target.value)
}
}
})
// 模板字符串1,使用 v-model
let template1 = `
<div id="app">
<p>message is:{
{message}}</p>
<component-a v-model="message"></component-a>
</div>
`
// 模板字符串2,使用 :value 和 @input
let template2 = `
<div id="app">
<p>message is:{
{message}}</p>
<component-a :value="message" @input="inputHandler"></component-a>
</div>
`
new Vue({
el: '#app',
data() {
return {
message: ""
}
},
methods: {
inputHandler(v){
this.message = v
},
inputHandlerOriginal(e){
this.message = e.target.value
}
},
template: template1
})
1-1,在自定义组件上使用 v-model 和使用 :value、@input 最终生成的 vnode
1-1-1,在自定义组件上使用 v-model 最终生成的 vnode
我们看 children 数组中的第三个元素,就是 component-a 组件对应的 vnode 节点对象,该对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componentOptions 对象,这个对象中的数据会用于 component-a 组件 Vue 实例的生成,从这个对象中的 propsData 和 listeners 属性可以发现,v-model 会被翻译成 value = ""、v-on:input=""。
1-1-2,在自定义组件上使用 :value、v-on:input 最终生成的 vnode
可以发现当在自定义组件上使用 :value 和 v-on:input 最终生成的组件 vnode 和上一小节使用 v-model 生成的组件 vnode 中的 propsData、listeners 属性是一样的。所以,这两种场景下,渲染到页面上,最终实现的效果也肯定是一样的。
1-2,自定义组件的 model 选项
建议先看看官网中有关这部分的介绍,点击这里。
在默认的情况下,组件上使用的 v-model 会被解析成名为 value 的 prop 和名为 input 的事件,但是在一些组件中,value 和 input 并不是很贴切。此时,我们可以使用组件中的 model 选项,指定该组件上的 v-model 会被解析成的 prop 和 event,我们在这里看看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该功能实现的重点主要看组件 vnode 是如何创建出来的,对应的源码看 src/core/vdom/create-component.js >>> createComponent、transformModel。
createComponent 函数用于创建组件的 vnode,transformModel 用于处理 v-model。
export function createComponent (
Ctor: Class<Component> | Function | Object | void,
data: ?VNodeData,
context: Component,
children: ?Array<VNode>,
tag?: string
): VNode | void {
// 对组件 v-model 的处理
if (isDef(data.model)) {
transformModel(Ctor.options, data)
}
// 借助 VNode 类创建 vnode,并返回
const vnode = new VNode(
// 组件 VNode 的 tag 以 'vue-component-' 开头,这是很重要的标识
`vue-component-${Ctor.cid}${name ? `-${name}` : ''}`,
data,
// 组件 VNode 的 children、text 和 elm 都是空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context,
// 创建组件 VNode 时,参数是通过 componentOptions 来传递的
// 包括 children,组件的 children 在插槽的功能中会用到
{ Ctor, propsData, listeners, tag, children },
asyncFactory
)
return vnode
}
createComponent 函数的最后通过 new VNode() 生成组件的 vnode,并返回,不过在 new VNode() 之前需要对 new VNode() 所需的参数进行处理,其中就包括对 v-model 的处理,这部分的代码在 transformModel 函数中,直接看注释。
// 该函数用于处理 v-model 特性
function transformModel (options, data: any) {
// 这里用于实现自定义组件中的 model 选项,可以自定义组件上的 v-model 被解析成的 prop 和 event
//
// 这里的 options 是自定义组件的配置对象,在这里,判断该组件有没有配置 model 选项,如果配置了的话,
// 再判断 model 选项中有没有配置 prop 和 event,如果也配置了的话,则取配置的 prop 和 event 作为
// v-model 会被解析的 prop 和 event。
// 如果没有配置的话,则 v-model 默认解析成 'value' prop 和 'input' event。
const prop = (options.model && options.model.prop) || 'value'
const event = (options.model && options.model.event) || 'input'
// 将 v-model 指定的值赋值到 data.props[prop] 中
// 例如 v-model="message",message = 'hello',则在这里,默认情况下,data.props.value = 'hello'
;(data.props || (data.props = {}))[prop] = data.model.value
// 将 v-model 对应的事件回调函数保存到 data.on[event] 中
const on = data.on || (data.on = {})
// 因为 event 事件有可能已经存在,所以需要额外的处理
if (isDef(on[event])) {
// 如果 event 事件已经存在的话,则将 data.on[event] 的属性值变成一个数组,数组中保存该事件所有的回调函数
on[event] = [data.model.callback].concat(on[event])
} else {
// 如果 event 还不存在的话,直接将 data.model.callback 赋值给 data.on[event] 即可
on[event] = data.model.callback
}
}
2,v-model 用在表单元素上
2-1,在表单元素上使用 v-model 和使用 :value、@input 最终生成的 vnode
以下面的代码为例。
// 用在 DOM 元素上
let template3 = `
<div id="app">
<p>message is:{
{message}}</p>
<input placeholder="edit me" v-model="message"/>
</div>
`
// 编译成 :value @input,再加上 v-model 指令的处理
let template4 = `
<div id="app">
<p>message is:{
{message}}</p>
<input placeholder="edit me" :value="message" @input="inputHandlerOriginal"/>
</div>
`
new Vue({
el: '#app',
data() {
return {
message: ""
}
},
methods: {
inputHandler(v){
this.message = v
},
inputHandlerOriginal(e){
this.message = e.target.value
}
},
template: template3
})
2-1-1,在表单元素上使用 v-model 生成的 vnode
表单元素上使用 v-model 生成的 vnode 如下所示。
v-model 会被解析成 domProps.value 和 on.input,当 input vnode patch 到页面上的时候,domProps.value 会被设置到 DOM 元素的 value 属性上,on.input 事件会被绑定当 input DOM 元素上。
2-1-2,在表单元素上使用 :value、@input
在表单元素上使用 :value、@input 生成的 vnode 如下所示。
可以发现生成的 vnode 和上一小节生成的 vnode 一样,也有 domProps.value 和 on.input,所以最终渲染到页面上时,和 v-model 的效果是等价的。
2-2,在表单元素上使用 v-model 和使用 :value、@input 存在一些小的差异
使用 :value 和 @input 绑定值和事件的表单元素在使用输入法输入汉字的时候,每次打的拼音字符会同步到状态,而使用 v-model 绑定的表单元素就不会有这种情况,看下图。
使用 v-model(在输入拼音的过程中,状态没有更新)
使用 :value,@input(在输入拼音的过程中,状态更新了)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v-model 指令除了会被翻译成 :value、@input,这个指令本身还会以自定义指令的形式做一些其他的操作,关于自定义指令的解析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
在这里,先看下上面没有说到的内容,就是 v-model 所翻译成的 input 事件对应的回调函数,该函数的内容如下所示。
on:{
"input": function($event){
if($event.target.composing)return;
message=$event.target.value
}
}
可以发现,input 事件对应的回调函数在对状态进行更新赋值前,首先会判断 $event.target.composing 是否为 true,如果为 true 的话,则直接 return,不做更新状态的操作,只有当 $event.target.composing 的值是 false 的时候,才会进行下一步的状态变更。所以,这个 $event.target.composing 属性就是实现上述功能特性的重点,与之相关的源码看 src/platforms/web/runtime/directives/model.js,注释写的很详细,看注释即可。
首先说下 input 元素中四个相关的事件:input、change、compositionstart、compositionend。
input:该事件在用户输入时触发,不管输入的是英文字符,还是拼音状态下的字符。
change:在用户输入的时候不会触发,只有在输入之后让 input 元素失去焦点之后才会触发该事件。
compositionstart:当输入法是中文输入法,用户输入时会触发该事件,并且该事件的触发时机早于 input 事件。
compositionend:当输入法是中文输入法,且字符输入完毕时,触发该事件。
export default {
inserted (el, binding, vnode) {
if (vnode.tag === 'select') {
setSelected(el, binding, vnode.context)
el._vOptions = [].map.call(el.options, getValue)
} else if (vnode.tag === 'textarea' || isTextInputType(el.type)) {
// 看这个分支
el._vModifiers = binding.modifiers
if (!binding.modifiers.lazy) {
el.addEventListener('change', onCompositionEnd)
if (!isAndroid) {
// compositionstart 事件触发时,调用 onCompositionStart 函数,
// 将 e.target.composing 设为 true
el.addEventListener('compositionstart', onCompositionStart)
// compositionend 事件触发时,调用 onCompositionEnd 函数,
// 将 e.target.composing 设为 false,并且用代码触发 input 元素的 input 事件
// 这会触发执行 v-model 指令所翻译成的 input 回调函数,在这个回调函数中,更新状态
el.addEventListener('compositionend', onCompositionEnd)
// 通过上面两个事件及回调函数,就可以保证在输入拼音字符的过程中,v-model 对应的状态不被改变,
// 这是因为在输入拼音字符的过程中,$event.target.composing 为 true,
// 只有当拼音输入完毕之后,$event.target.composing 才为 false
}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isIE9) {
el.vmodel = true
}
}
}
},
componentUpdated (el, binding, vnode) {}
}
function onCompositionStart (e) {
// 将 e.target.composing 属性设置为 true
e.target.composing = true
}
function onCompositionEnd (e) {
// prevent triggering an input event for no reason
if (!e.target.composing) return
// 将 e.target.composing 属性设置为 true
e.target.composing = false
// 用代码触发 input 事件
trigger(e.target, 'input')
}
// 触发事件的工具函数
function trigger (el, type) {
const e = document.createEvent('HTMLEvents')
e.initEvent(type, true, true)
el.dispatchEvent(e)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8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