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学总结

组合数学总结本文介绍了组合数学的基础概念 包括排列与组合 组合等式及其应用 详细讲解了母函数和指母函数的定义及定理 并探讨了正整数分拆的不同形式

一、组合数学基础

1.1 排列与组合

排列
  1. 相异素不允许重复的排列
    P n r = P ( n , r ) = n ! ( n − r ) ! P_n^r=P(n,r)=\frac{n!}{(n-r)!} Pnr=P(n,r)=(nr)!n!
  2. 相异素允许重复的排列

    从n个不同素中允许重复的选r个素的排列,对应的分配模型时将r个有区别的球放入n个不同的盒子,同盒的球不加以区分,每个盒子的球数不加限制且同盒的球不分次序
    R P ( o o , r ) = n r RP(oo,r)=n^r RP(oo,r)=nr

  3. 不尽相异素的排列

    设S={n1·e1, n2·e2, …nt·et},即素ei有ni个,且n1+n2+…+nt=n,从S中任取r个素,求其排列数

    将r个有区别的球放入t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的容量有限,其中第i个盒子最多放ni个球,求分配方案数
    r = = 1 时 , R P ( n , 1 ) = P t 1 = t r = = n 时 , R P ( n , n ) = n ! n 1 ! n 2 ! . . . n t ! r==1时,RP(n,1)=P_t^1=t \quad \\ \quad \quad \newline r==n时,RP(n,n)=\frac{n!}{n_1!n_2!...n_t!} r==1RP(n,1)=Pt1=tr==nRP(n,n)=n1!n2!...nt!n!

  4. 相异素不允许重复的圆排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 P ( n , n ) = P ( n , n ) n = ( n − 1 ) ! CP(n,n)=\frac{P(n,n)}{n}=(n-1)! CP(n,n)=nP(n,n)=(n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 P ( n , n ) = ( n − 1 ) ! CP(n,n)=(n-1)! CP(n,n)=(n1)!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项链排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隔板思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合
  1. 相异素不允许重复的组合
    C n r = = C ( n , r ) = P n r r ! = n ! ( n − r ) ! r ! C_n^r==C(n,r)=\frac{P_n^r}{r!}=\frac{n!}{(n-r)!r!} Cnr==C(n,r)=r!Pnr=(nr)!r!n!
  2. 相异素允许重复的组合

    设S={oo · e1, oo · e2, …oo · en},从S中允许重复的取r个素构成组合,称r可重组合RC(oo, r)

对应于,将r个无区别的球放入n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的球数不受限制
R C ( o o , r ) = C ( n + r − 1 , r ) = ( n + r − 1 ) ! r ! ( n − 1 ) ! RC(oo,r)=C(n+r-1,r)=\frac{(n+r-1)!}{r!(n-1)!} RC(oo,r)=C(n+r1,r)=r!(n1)!(n+r1)!



1.2 组合等式及其组合意义

  1. 对称关系式
    C ( n , r ) = C ( n , n − r ) C(n,r)=C(n,n-r) C(n,r)=C(n,nr)
  2. 加法公式
    C ( n , r ) = C ( n − 1 , r ) + C ( n − 1 , r − 1 ) C(n,r)=C(n-1,r)+C(n-1,r-1) C(n,r)=C(n1,r)+C(n1,r1)
  3. 乘法公式
    C ( n , k ) C ( k , r ) = C ( n , r ) C ( n − r , k − r ) C(n,k)C(k,r)=C(n,r)C(n-r,k-r) C(n,k)C(k,r)=C(n,r)C(nr,kr)


1.3 多项式系数

当n是正整数时,Newton二项式定理
( a + b ) n = ∑ r = 0 n ( n r ) a r b n − r 组 合 数 ( n r ) 叫 做 二 项 式 系 数 (a+b)^n=\sum_{r=0}^n\left (\begin{array}{cccc} n \\ r \end{array}\right)a^rb^{n-r} \\\\ \quad \quad \newline 组合数\left (\begin{array}{cccc} n \\ r \end{array}\right)叫做二项式系数 (a+b)n=r=0n(nr)arbnr(nr)


定理:
( x 1 + x 2 + . . . + x t ) n 展 开 式 的 项 数 等 于 C ( n + t − 1 , n ) , 而 这 些 项 的 系 数 之 和 为 t n (x_1+x_2+...+x_t)^n展开式的项数等于C(n+t-1,n),\\\\ \quad \quad \newline 而这些项的系数之和为t^n \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 (x1+x2+...+xt)nC(n+t1,n)tn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母函数

2.1 普母函数

定义:
对 于 数 列 a n , 称 无 穷 级 数 G ( x ) = ∑ n = 0 o o a n x n 为 该 数 列 的 普 通 型 母 函 数 , 简 称 普 母 函 数 或 母 函 数 , 同 时 称 a n 为 G ( x ) 的 生 成 数 列 对于数列{a_n},称无穷级数G(x)=\sum_{n=0}^{oo}a_nx^n为该数列的普通型母函数,\\ \quad \quad \newline简称普母函数或母函数,同时称{a_n}为G(x)的生成数列 \quad \quad\quad \quad anG(x)=n=0ooanxnanG(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理:组合数的母函数
设 S = { n 1 ⋅ e 1 , n 2 ⋅ e 2 , . . . , n m ⋅ e m } , 且 n 1 + n 2 + . . . n m = n , 则 S 的 r 可 重 组 合 的 母 函 数 为 G ( x ) = ∏ i = 1 m ( ∑ j = 0 n i x j ) = ∑ r = 0 n a r x r 其 中 , r 可 重 组 合 数 为 x r 的 系 数 a r , r = 0 , 1 , 2... n 设S=\begin{Bmatrix} n_1 · e_1,n_2 · e_2,...,n_m · e_m \end{Bmatrix} ,且n_1+n_2+...n_m=n,\\\\ \quad \quad \newline 则S的r可重组合的母函数为 \quad G(x)=\prod_{i=1}^m(\sum_{j=0}^{n_i}x^j)=\sum_{r=0}^na_rx^r \\\\ \quad \quad \newline 其中,r可重组合数为x^r的系数a_r,r=0,1,2...n \quad \quad \quad \quad S={ n1e1n2e2...nmem}n1+n2+...nm=nSrG(x)=i=1m(j=0nixj)=r=0narxrrxrarr=01,2...n



推论
1.
S = { e 1 , e 2 , . . . , e n } , 则 r 无 重 组 合 的 母 函 数 为 G ( x ) = ( 1 + x ) n 组 合 数 为 x r 的 系 数 C ( n , r ) S=\begin{Bmatrix} e_1, e_2,...,e_n \end{Bmatrix} ,则r无重组合的母函数为 \\ \quad \quad \newline G(x)=(1+x)^n \\ \quad \quad \newline 组合数为x^r的系数C(n,r) S={ e1e2...en}rG(x)=(1+x)nxrC(n,r)
2.
S = { o o ⋅ e 1 , o o ⋅ e 2 , . . . , o o ⋅ e n } , 则 r 无 限 可 重 组 合 的 母 函 数 为 G ( x ) = ( ∑ j = 0 o o x j ) n = 1 ( 1 − x ) n 组 合 数 为 x r 的 系 数 C ( n + r − 1 , r ) S=\begin{Bmatrix} oo · e_1, oo · e_2,..., oo · e_n \end{Bmatrix} ,则r无限可重组合的母函数为 \\ \quad \quad \newline G(x)=(\sum_{j=0}^{oo}x^j)^n=\frac{1}{(1-x)^n} \\ \quad \quad \newline 组合数为x^r的系数C(n+r-1,r) S={ ooe1ooe2...ooen}rG(x)=(j=0ooxj)n=(1x)n1xrC(n+r1,r)

S = { o o ⋅ e 1 , o o ⋅ e 2 , . . . , o o ⋅ e n } , 每 个 素 至 少 取 一 个 , 则 r 可 重 组 合 ( r ≥ n ) 的 母 函 数 为 G ( x ) = ( ∑ j = 1 o o x j ) n = ( x 1 − x ) n 组 合 数 为 x r 的 系 数 C ( r − 1 , n − 1 ) S=\begin{Bmatrix} oo · e_1, oo · e_2,..., oo · e_n \end{Bmatrix} ,每个素至少取一个, \\ \quad \quad \newline则r可重组合(r≥n)的母函数为 \quad \quad G(x)=(\sum_{j=1}^{oo}x^j)^n=(\frac{x}{1-x})^n \\ \quad \quad \newline 组合数为x^r的系数C(r-1,n-1) S={ ooe1ooe2...ooen}r(rn)G(x)=(j=1ooxj)n=(1xx)nxrC(r1,n1)
4.
S = { o o ⋅ e 1 , o o ⋅ e 2 , . . . , o o ⋅ e n } , 每 个 素 出 现 非 负 偶 次 数 , 则 r 可 重 组 合 的 母 函 数 为 G ( x ) = ( 1 + x 2 + x 4 + . . . + x 2 r + . . . ) = 1 ( 1 − x 2 ) n 组 合 数 为 x r 的 系 数 a r = { 0 , 当 r 为 奇 数 C ( n + r 2 − 1 , r 2 ) , 当 r 为 偶 数 S=\begin{Bmatrix} oo · e_1, oo · e_2,..., oo · e_n \end{Bmatrix} ,每个素出现非负偶次数, \\ \quad \quad \newline则r可重组合的母函数为 \quad \quad G(x)=(1+x^2+x^4+...+x^{2r}+...)=\frac{1}{(1-x^2)^n} \\ \quad \quad \newline 组合数为x^r的系数 \quad a_r=\left\{ \begin{aligned} 0,当r为奇数 \\ C(n+\frac{r}{2}-1,\frac{r}{2}),当r为偶数 \end{aligned} \right. S={ ooe1ooe2...ooen}rG(x)=(1+x2+x4+...+x2r+...)=(1x2)n1xrar=0rC(n+2r12r)r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次分配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指母函数

定义
对 于 数 列 { a k } = { a 0 , a 1 , a 2 . . . } G e ( x ) = ∑ n = 0 o o a n x n n ! = a 0 + a 1 x 1 ! + a 2 x 2 2 ! + . . . + a n x n n ! + . . . 称 为 数 列 { a k } 的 指 数 型 母 函 数 , 简 称 指 母 函 数 , 而 数 列 { a k } 称 为 指 母 函 数 G e ( x ) 的 生 成 序 列 对于数列\begin{Bmatrix} a_k \end{Bmatrix}=\begin{Bmatrix} a_0,a_1,a_2... \end{Bmatrix} \\ \quad\newline G_e(x)=\sum_{n=0}^{oo}a_n\frac{x^n}{n!}=a_0+a_1\frac{x}{1!}+a_2\frac{x^2}{2!}+...+a_n\frac{x^n}{n!}+... \\ \quad\newline 称为数列\begin{Bmatrix} a_k \end{Bmatrix}的指数型母函数,简称指母函数, \\ \quad\newline 而数列\begin{Bmatrix} a_k \end{Bmatrix}称为指母函数G_e(x)的生成序列 { ak}={ a0,a1,a2...}Ge(x)=n=0ooann!xn=a0+a11!x+a22!x2+...+ann!xn+...{ ak}{ ak}Ge(x)



定理
设 重 集 S = { n 1 ⋅ e 1 , n 2 ⋅ e 2 , . . . , n m ⋅ e m } , 且 n 1 + n 2 + . . . + n m = n , 则 S 的 可 重 排 列 的 指 母 函 数 为 G e ( x ) = ∏ i = 1 m ( ∑ j = 0 n i x j j ! ) = ∑ r = 0 n a r x r r ! 其 中 , r 可 重 排 列 数 为 x r r ! 的 系 数 a r , r = 0 , 1 , 2 , . . . n 设重集S=\begin{Bmatrix} n_1 · e_1,n_2 · e_2,...,n_m · e_m \end{Bmatrix} ,\\ \quad\newline 且 n_1+n_2+...+n_m=n,则S的可重排列的指母函数为 \\ \quad\newline G_e(x)=\prod_{i=1}^m(\sum_{j=0}^{n_i}\frac{x^j}{j!})=\sum_{r=0}^na_r\frac{x^r}{r!} \\ \quad\newline 其中,r可重排列数为\frac{x^r}{r!}的系数a_r,r=0,1,2,...n S={ n1e1n2e2...nmem}n1+n2+...+nm=nSGe(x)=i=1m(j=0nij!xj)=r=0narr!xrrr!xrarr=0,1,2,...n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次分配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正整数分拆

定义:将一个正整数n分解成k个正整数之和
{ n = n 1 + n 2 + . . . + n k , k ≥ 1 n i ≥ 1 , i = 1 , 2 , . . . , k \left\{ \begin{aligned} n = n_1+n_2+...+n_k, k≥1\\ n_i≥1,i = 1,2,...,k \end{aligned} \right. { n=n1+n2+...+nkk1ni1i=12...k
称该分解是n的一个k分拆,并称n_i为分量。

按照对ni是否要考虑顺序,将分拆分为有序分拆和无序分拆

2.3.1 有序拆分

求n的k有序分拆的个数,相当于求一次不定方程全体正整数解的组数,可对每个分量n_i加以条件限制,例如1 ≤ ni ≤ ri (i = 1, 2, …, k).

定理:对于n的k有序分拆
{ n = n 1 + n 2 + . . . + n k , k ≥ 1 1 ≤ n i ≤ r i , i = 1 , 2 , . . . , k \left\{ \begin{aligned} n = n_1+n_2+...+n_k, k≥1\\ 1≤n_i≤r_i,i = 1,2,...,k \end{aligned} \right. { n=n1+n2+...+nkk11nirii=12...k

其k有序分拆数列{ qk(n) }的母函数是

∏ i = 1 k ( ∑ j = 1 r i x j ) = ( x + x 2 + . . . + x r 1 ) ( x + x 2 + . . . + x r 2 . . . ) ( x + x 2 + . . . + x r k ) ( x 1 表 示 1 个 1 , x 2 表 示 2 个 1 ) \prod_{i=1}^k(\sum_{j=1}^{r_i}x^j)=(x+x^2+...+x^{r_1})(x+x^2+...+x^{r_2}...)(x+x^2+...+x^{r_k})\\ \quad \newline (x^1表示1个1,x^2表示2个1) i=1k(j=1rixj)=(x+x2+...+xr1)(x+x2+...+xr2...)(x+x2+...+xrk)(x111x221
这个定理等价于,把n个相同的球放入k个不同的盒子里,第i个盒子容量为ri,且使每盒非空


推论:若对n的k有序分拆的各分量ni没有限制,则
其 k 有 序 分 拆 数 数 列 { q k ( n ) } 的 母 函 数 为 ( x 1 − x ) k , 且 q k ( n ) = C ( n − 1 , k − 1 ) 证 明 : n = n 1 + n 2 + . . . + n k n − k = ( n 1 − 1 ) + ( n 2 − 1 ) + . . . + ( n k − 1 ) n − k 个 连 续 的 1 中 间 插 入 k − 1 个 0 , 即 分 为 k 堆 , C ( n − k + k − 1 , k − 1 ) = C ( n − 1 , k − 1 ) 其k有序分拆数数列\begin{Bmatrix} q_k(n) \end{Bmatrix}的母函数为(\frac{x}{1-x})^k,且 \\\\ \quad \newline q_k(n)=C(n-1,k-1) \\ \quad \newline 证明: n=n_1+n_2+...+n_k \\ \quad \newline n-k=(n_1-1)+(n_2-1)+...+(n_k-1) \\ \quad \newline n-k个连续的1中间插入k-1个0,即分为k堆,C(n-k+k-1,k-1)=C(n-1,k-1) k{ qk(n)}(1xx)kqk(n)=C(n1,k1)n=n1+n2+...+nknk=(n11)+(n21)+...+(nk1)nk1k10kC(nk+k1,k1)=C(n1,k1)



2.3.2 无序拆分

在n的分拆中,不考虑各分量的顺序,就是有序分拆

可以将分拆后的各项数值从大到小加以排序,即有
{ n = n 1 + n 2 + . . . + n k , k ≥ 1 n 1 ≥ n 2 ≥ n 3 ≥ . . . ≥ n k ≥ 1 满 足 以 上 条 件 的 每 一 组 正 整 数 解 就 代 表 一 个 n 的 k 无 序 分 拆 其 分 拆 数 记 为 p k ( n ) , n 1 称 为 最 大 分 项 \left\{ \begin{aligned} n = n_1+n_2+...+n_k, k≥1\\ n_1≥n_2≥n_3≥...≥n_k≥1 \end{aligned} \right. \\ \quad \newline 满足以上条件的每一组正整数解就代表一个n的k无序分拆 \\\\ \quad \newline 其分拆数记为p_k(n),n_1称为最大分项 \quad \quad \quad { n=n1+n2+...+nkk1n1n2n3...nk1nkpk(n)n1

将n分拆为k项(每一项的大小不受限制)的分拆数等于将n分拆为最大分项为k(分项个数不限)的分拆数

把n分拆为最大分项等于k,其分拆数相当于求不定方程
{ 1 x 1 + 2 x 2 + 3 x 3 + . . . + k x k = n x i ≥ 0 , i = 1 , 2 , . . . k − 1 , x k ≥ 1 \left\{ \begin{aligned} 1x_1+2x_2+3x_3+...+kx_k=n\\ x_i≥0,i=1,2,...k-1,x_k≥1 \end{aligned} \right. { 1x1+2x2+3x3+...+kxk=nxi0,i=1,2...k1,xk1
的整数解的组数。即整数n由1,2,…,k允许重复且k至少出现一次的所有组合数,其母函数为
( 1 + x + x 2 + . . . ) ( 1 + x 2 + ( x 2 ) 2 . . . ) ( 1 + x 3 + ( x 3 ) 2 + . . . ) . . . ( x k + ( x k ) 2 + ( x k ) 3 + . . . ) x k ( 1 − x ) ( 1 − x 2 ) . . . ( 1 − x k ) = ∑ n = k o o p k ( n ) x n (1+x+x^2+...)(1+x^2+(x^2)^2...)(1+x^3+(x^3)^2+...)...(x^k+(x^k)^2+(x^k)^3+...) \\ \quad \newline \frac{x^k}{(1-x)(1-x^2)...(1-x^k)}=\sum_{n=k}^{oo}p_k(n)x^n (1+x+x2+...)(1+x2+(x2)2...)(1+x3+(x3)2+...)...(xk+(xk)2+(xk)3+...)(1x)(1x2)...(1xk)xk=n=koopk(n)xn
其中展开式中x^n的系数即为n的最大分项等于k的分拆个数

若最大分项小于或等于k,其分拆数相当于求不定方程
{ 1 x 1 + 2 x 2 + 3 x 3 + . . . + k x k = n x i ≥ 0 , i = 1 , 2 , 3 , 4... k \left\{ \begin{aligned} 1x_1+2x_2+3x_3+...+kx_k=n\\ x_i≥0,i=1,2,3,4...k \end{aligned} \right. { 1x1+2x2+3x3+...+kxk=nxi0i=1234...k
其分拆数列母函数为
( 1 + x + x 2 + . . . ) ( 1 + x 2 + ( x 2 ) 2 . . . ) ( 1 + x 3 + ( x 3 ) 2 + . . . ) . . . ( 1 + x k + ( x k ) 2 + . . . ) 1 ( 1 − x ) ( 1 − x 2 ) . . . ( 1 − x k ) = ∑ n = 0 o o r k ( n ) x n (1+x+x^2+...)(1+x^2+(x^2)^2...)(1+x^3+(x^3)^2+...)...(1+x^k+(x^k)^2+...) \\ \quad \newline \frac{1}{(1-x)(1-x^2)...(1-x^k)}=\sum_{n=0}^{oo}r_k(n)x^n (1+x+x2+...)(1+x2+(x2)2...)(1+x3+(x3)2+...)...(1+xk+(xk)2+...)(1x)(1x2)...(1xk)1=n=0oork(n)xn
其中展开式中x^n的系数即为n的最大分项不超过k的分拆个数




三、递推关系


3.1 常系数线性递推关系

k 阶 齐 次 递 推 关 系 : a n + c 1 a n − 1 + c 2 a n − 2 + . . . + c k a n − k = 0 , c k ≠ 0 ( 3.1.1 ) k 阶 非 齐 次 递 推 关 系 : a n + c 1 a n − 1 + c 2 a n − 2 + . . . + c k a n − k = f ( n ) , c k ≠ 0 ( 3.1.2 ) k阶齐次递推关系: \quad a_n+c_1a_{n-1}+c_2a_{n-2}+...+c_ka_{n-k}=0,c_k≠0 \quad \quad(3.1.1)\\ \\ \\ \quad \quad \newline k阶非齐次递推关系: a_n+c_1a_{n-1}+c_2a_{n-2}+...+c_ka_{n-k}=f(n),c_k≠0 \quad \quad (3.1.2)\\ kan+c1an1+c2an2+...+ckank=0ck=0(3.1.1)kan+c1an1+c2an2+...+ckank=f(n)ck=0(3.1.2)

特征根法
1.齐次递推关系

1.1. 特征根为单根
设q1,q2,…,qn是式(3.1.1)的互不相同的特征根,则式(3.1.1)的通解为
a n = A 1 q 1 n + A 2 q 2 n + . . . + A k q k n a_n=A_1q_1^n+A_2q_2^n+...+A_kq_k^n \quad\quad an=A1q1n+A2q2n+...+Akqkn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重根情况
一般情况下,设q是式(3.2.1)的k重解,则,式(3.1.1)的通解为
a n = ( A 1 + A 2 n + . . . + A k n k − 1 ) q n a_n=(A_1+A_2n+...+A_kn^{k-1})q^n an=(A1+A2n+...+Aknk1)qn


1.3. 复根情况
一般情况,设q是m重复根,自然q’也是m重复根,则通解为
ρ n [ ( A 1 + A 2 n + . . . + A m n m − 1 ) c o s ( n θ ) + ( B 1 + B 2 n + . . . + B m n m − 1 ) s i n ( n θ ) ] ρ^n[(A_1+A_2n+...+A_mn^{m-1})cos(nθ)+(B_1+B_2n+...+B_mn^{m-1})sin(nθ)] ρn[(A1+A2n+...+Amnm1)cos(nθ)+(B1+B2n+...+Bmnm1)sin(nθ)]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非齐次方程

设a*是式(3.1.2)的一个特解,a’n是式(3.1.1)的通解,则式(3.1.2)的通解为
a n = a n ∗ + a ^ n a_n=a_n^*+\hat{a}_n an=an+a^n



2.1. f(n) = b (b为常数)
a n ∗ = A n m a_n^*=An^m an=Anm
其中,m表示1是式(3.1.1)的m重特征根(0≤m≤k),若1不是特征根(即m=0)
a n ∗ = A a_n^*=A an=A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f(n) = b^n (b为常数)
a n ∗ = A n m n n a_n^*=An^mn^n an=Anmnn
其中m表示b是式(3.1.1)的m重特征根(0≤m≤k), 若b不是特征根(即m=0)
a n ∗ = A b n a_n^*=Ab^n an=Abn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f(n) = b^n Pr(n) (其中Pr(n)为关于n的r次多项式,b为常数)
a n ∗ = n m b n Q r ( n ) a_n^*=n^mb^nQ_r(n) an=nmbnQr(n)
其中Qr(n) 是与Pr(n)同次的多项式,b是式(3.1.1)的m重特征根(0≤m≤k), 若b不是特征根(即m=0)
a n ∗ = b n Q r ( n ) a_n^*=b^nQ_r(n) an=bnQr(n)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母函数方法

对于一些复杂的递推关系,利用母函数方法求解很有效,当用它求解数列{an}的递推关系时,首先作出{an}的母函数
G ( x ) = ∑ n = 0 o o G(x)=\sum_{n=0}^{oo} G(x)=n=0oo
并以他为媒介,将给定的递推关系转化为关于G(x)的方程,然后解出G(x),再将G(x)展开成x的幂级数,x^n的系数便是an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irling数列

下阶乘函数
[ x ] n = x ( x − 1 ) ( x − 2 ) . . . ( x − ( n − 1 ) ) , [ x ] 0 = 1 [ x ] n = [ x ] n − 1 ∗ ( x − ( n − 1 ) ) ) [x]_n=x(x-1)(x-2)...(x-(n-1)), \quad [x]_0=1 \\ \\ [x]_n=[x]_{n-1}*(x-(n-1))) [x]n=x(x1)(x2)...(x(n1)),[x]0=1[x]n=[x]n1(x(n1)))


[ x ] n = ∑ k = 0 n S 1 ( n , k ) x k , 其 中 S 1 ( n , k ) 为 第 一 类 S t i r l i n g 数 [ x ] n = ∑ k = 0 n S 2 ( n , k ) x k , 其 中 S 2 ( n , k ) 为 第 二 类 S t i r l i n g 数 [x]_n=\sum_{k=0}^nS_1(n,k)x^k, \quad 其中S_1(n,k)为第一类Stirling数 \\ [x]^n=\sum_{k=0}^nS_2(n,k)x_k, \quad 其中S_2(n,k)为第二类Stirling数 \\ [x]n=k=0nS1(n,k)xk,S1(n,k)Stirling[x]n=k=0nS2(n,k)xk,S2(n,k)Stirling



Striling数的组合意义

  • 分配问题:将n个有区别的球放入m个相同的盒子,要求各盒不空,则不同的放法为S2(n,m)
  • 集合的划分:将含有n个素的集合恰好分成m个无序非空子集的所有不同划分的数目即S2(n,m)。这种划分也称为集合的m划分

第一类Stirling数的性质

  1. S1(n,0)=0
  2. S1(n,1)=(n-1)!(-1)^(n-1)
  3. S1(n,n)=1
  4. S1(n,n-1)=-C(n,2)
  5. sgn(S1(n,k))=(-1)^(n+k)
  6. S1(n,k)满足递推关系
    S 1 ( n , k ) = S 1 ( n − 1 , k − 1 ) − ( n − 1 ) S 1 ( n − 1 , k ) S_1(n,k)=S_1(n-1,k-1)-(n-1)S_1(n-1,k) S1(n,k)=S1(n1,k1)(n1)S1(n1,k)

第二类Stirling数的性质

  1. S2(n,0)=0, n>0
  2. S2(n,1)=1, n≥1
  3. S2(n,n)=1
  4. S2(n,n-1)=C(n,2)
  5. S2(n,2))=2^(n-1)-1
  6. S2(n,k)满足递推关系
    S 2 ( n , k ) = S 2 ( n − 1 , k − 1 ) + k S 2 ( n − 1 , k ) S_2(n,k)=S_2(n-1,k-1)+kS_2(n-1,k) S2(n,k)=S2(n1,k1)+kS2(n1,k)
今天的文章 组合数学总结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12-26 20:11
下一篇 2024-12-26 20:0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