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块传输编码(Chunked transfer encoding)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机制,它允许HTTP由网页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应用的数据可以分成多个部分。
使用限制:分块传输编码只在HTTP协议1.1版本(HTTP/1.1)中提供。
通常情况下,HTTP应答消息中发送的数据是整个发送的,Content-Length消息头字段表示数据的长度。数据的长度很重要,因为客户端需要知道哪里是应答消息的结束,以及后续应答消息的开始
然而,使用分块传输编码,数据分解成一系列数据块,并以一个或多个块发送,这样服务器可以发送数据而不需要预先知道发送内容的总大小。
分块传输编码的使用场景: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一个静态页面或者一张图片时,服务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内容大小,然后通过Content-Length消息首部字段告诉客户端需要接收多少数据。但是如果是动态页面等时,服务器是不可能预先知道内容大小,这时就可以使用Transfer-Encoding:chunk模式来传输数据了。即如果要一边产生数据,一边发给客户端,服务器就需要使用”Transfer-Encoding: chunked”这样的方式来代替Content-Length。
在进行chunked编码传输时,在回复消息的头部有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分块传输编码的编码格式:
编码使用若干个chunk组成,由一个标明长度为0的chunk结束。每个chunk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该chunk的长度,第二部分就是指定长度的内容,每个部分用CRLF隔开。在最后一个长度为0的chunk中的内容是称为footer的内容,是一些没有写的头部内容。
chunk编码格式如下:
[chunk size][\r\n][chunk data][\r\n][chunk size][\r\n][chunk data][\r\n][chunk size = 0][\r\n][\r\n]
chunk size是以十六进制的ASCII码表示,比如:头部是3134这两个字节,表示的是1和4这两个ascii字符,被http协议解释为十六进制数14,也就是十进制的20,后面紧跟[\r\n](0d 0a),再接着是连续的20个字节的chunk正文。chunk数据以0长度的chunk块结束,也就是(30 0d 0a 0d 0a)。
分块编码传输的译码过程:
最最开始的地方:你需要先确认你收到的数据时使用的chunked 编码,也就是找到Transfer-Encoding: chunked,如果你找到了,好的,那接下来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开始进行解析了。
1,你需要找到数据开始地方,也就是第一个chunk size开始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标识符为\r\n\r\n
2,你要成功获取到这一块的数据长度,这个地方需要注意了,十六进制的ASCII 码表示。是的,字符串转成数字,你想起来函数atoi()了吗?恭喜你,你函数选择错了,atoi() 只能识别数字0-9,遇到A-F 就截断了,不过不用担心,还有一个函数叫做strtol(), 它可以随意的转换2-36进制。
3,获取到数据块长度了,就可以copy 数据了是吧,是不是很简单,但是如果你使用了str***相关的函数,那么恭喜你,你又错了,他们遇到\0就会停止,而你需要copy的数据可能会遇到很多歌\0,还好有memcpy()这一类的函数可以使用。如果数据时写到指针里面,多次copy 数据时记得指针的偏移
4,接下就跳过\r\n去获取下一个数据块长度,然后copy数据吧,直到你遇到一个数据块的长度为0,到这里数据就完全获取成功了。
看到了这里就会发现里面数据获取的方式是拼接,就是舍弃数据块长度,\r\n,只要数据块。是不是很简单?
下面就说说我之前的解析想法以及错误的原因吧。
我之前没有想到用到长度这个数据,而是看到了“\r\n 数据块\r\n”, 于是我就想到通过查找“\r\n”来提取数据,如果你认真的看了上面过程中我的解析,你就知道原因了。是的,数据块中有\0,所以我没有找到我想要的“\r\n”,就解析失败了。
所以一定要用好字符串函数。一定。
今天的文章HTTP 之chunked 编码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1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