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mic原理_ic芯片工作原理

手机mic原理_ic芯片工作原理MIC: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MIC: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目前市场上的MIC主要分为ECM与MEMS两大类型。
然而,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ECM,即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在手机应用中,其主要应用于耳机MIC电路中。其余的主副MIC则为MEMS类型。
ECM类型的MIC内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膜片电容与一个FET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有声音传输时,会带动薄膜振动,进而使得空气间隙发生变化。改变电容量与电磁场,产生电信号,E=Q/C。
FET阻抗很高。其中一端是与电容的一极接触。电容一端是固定的,一端是可移动的。两端的距离和声音的输入有关系。声音的大小、频率导致金属片震动产生幅度和频率的变化,在电容看来就是电容两极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进而等效为电容电荷积累量的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IC的工作电流一般在500u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采用的是差分电路。有较强的抑制干扰的作用。
AU_VIN1_N与AU_VIN1_P接入CODEC端。
C201与C202主要起到了隔直通交的作用,防止直流电流使得PA饱和,产生信号偏移。
C203起到了抑制共模干扰信号的作用。
C204与C205主要是滤除射频干扰。
有GSM900MHZ干扰,则使用33pF电容。
有GSM1800MHZ干扰,则使用12pF电容。
有WIFI2.4GHZ干扰,则使用8.2pF电容。

ACCDET为检测耳机类型。其连接到CODEC内部为两个比较器。插入耳机与插入三段式耳机,四段式耳机电压均不同。
当0<DET<0.14V时,识别为三段式耳机。
当0.14<DET<0.71V时,识别为国标四段式耳机。
当0.71<DET<2.4V时,识别为美标四段式耳机。
AU_MICMIAS1为MIC提供偏置电压,电压大概2.7V。R204为偏置电阻。大都为1K。为的是让FET工作在饱和状态。R203对MIC的灵敏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阻值不能过大。R203过大会导致MIC输入电流过小。进而影响输出电平的动态范围。例如,当R203阻值过大时,输入电流小,输出的电平的动态范围整体就会偏小。当有声音输入时,有一部分会误以为噪声或者无输入而被放弃,灵敏度则会降低。当输入较小的声音时,则会无法获取。所以,在硬件设计的时候,这个电阻的参数,要综合噪音和灵敏度进行考虑选择。
MIC偏置电流由MICP-MICN,不选用公共地,主要目的是公共地干扰较大。
假设流过的电流为I。I=I0+i。I0可以理解为直流偏置,为安静情况下的电流。i为有声音输入时的电流。根据声音的起伏,其是变化的。理想状态下,其是正弦信号。
严格的来说,此电路并非真正意义的差分。因为差分信号的共模电压是相同的,而上述的差分接法,P和N的共模电压是不同的。正因此,Vbias的波动会使得共模电压变化转变成差模电压,形成噪声。

PCB走线方面
MICP MICN走线建议走0.1mm,走差分形式,立体包地。
MICBIAS建议走0.15mm,立体包地。
走线远离射频 天线

今天的文章
手机mic原理_ic芯片工作原理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60202.html

(0)
编程小号编程小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