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篇解释关于经济学概念的文章,找出几个比较感兴趣的概念,整理一下,通过经济学思维从另外的角度来观看这个世界,别有一番风味。
机会成本
维基百科
在维基百科中,对机会成本定义如下: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决策过程中面临多项选择,当中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称为“替代性成本 (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语的“世上没有免费午餐”[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2]例如某甲现在有1小时时间,可挑选A、B、C三件同样都需要花费1小时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来做,他若选择了A,就得放弃做B、C二事的机会;若选择了B,就得放弃做A、C两事的机会。又如在选择了某项社会福利(如创业津贴)后,受到固定资源的限制,他便得失去选择其他福利(如选择国民住宅)的机会──则放弃选择国民住宅福利的机会,即为选择创业津贴福利的“机会成本”[3]。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认为只要有选择、取舍存在,机会成本便存在。理性的经济人力求把机会成本降至最少,这意味着为了现行选择所放弃或牺牲的代价也是最少。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概念,不仅在个人决策中应用到,还可扩展至商品财货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经济领域。[4]
其概念要点如下:
- 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
-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 机会成本必须是指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一个项目
-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
- 例如看电影时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戏票的价钱既付,是沉没成本,如果你后悔买票,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你是否愿意继续看这部电影,而非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退场离去的机会成本不包括戏票的价钱。
- 外显成本意即实际支出 隐含成本则为时间 效益等。
资料链接
维基百科 机会成本
个人理解
机会成本即你为选择一项事务而放弃掉的其他可供选择项中价值最高一项,可供选择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如果不是你的能力选择范围内,则不能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被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一项,而非所有被放弃机会总和,因为你不可能同时选择所有被放弃机会。
在现代社会中,理解机会成本,在你做选择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好的决策方法。
示例
如果你没有和心仪偶像约会的机会,则就不能说为了见朋友的机会成本是和和你心仪偶像约会。
比较优势
维基百科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李嘉图所确定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倘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获得利益。李嘉图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单一要素经济中,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
伊莱·赫克歇尔把地域分工和贸易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创立了资源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在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和廉价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了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以获得比较利益。因此,各地能生产出价格相对低的商品,则具有相对优势。
示例
例如甲国和乙国都只生产衣服和食物,在同质的资源下,甲国生产一单位衣服的机会成本是二单位食物,而乙国生产一单位衣服的机会成本是三单位食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甲国享有生产衣服的比较优势,便应该专业生产衣服,并出口之,以换取食物。而乙国在生产衣服上有比较劣势,意味它生产食物享有比较优势。没有任何一方在所有物品的生产上均享有比较优势,所以比较优势的本质是互利的。
资料链接
维基百科 比较优势
个人解读
理解比较优势就能深刻的理解商业存在的必然性,交换的双方通过贸易获得了利益最大化,商业并不意味着零和游戏,在双方都为理性人的基础上,很容易做成一个正和游戏,使双方都获益。
在做一些决策的时候,观察并警惕自身的嫉妒情绪这些非理性因素,降低做出对彼此双方都无益的举措的概率。可以多利用比较优势,实现双方共赢。
沉没成本
维基百科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或称沉淀成本或既定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Prospective costs)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示例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还可以通过腾出时间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来降低机会成本,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损失憎恶和沉没成本谬误
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害怕,被称为“损失憎恶”。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有时被叫做“沉没成本谬误”(然而对于完美主义者这也可能是一种满足性效益)。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作出决定错误地分配了资源。
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对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统一,因为这种衡量对消费者来说是主观且独特的。如果你真的预订了一张电影票还发现电影确实不对你胃口,你可能会等到散场再走,你觉得你保存了脸面,这也是一种满足性效益。某些人则可能从给电影找碴中得到些娱乐,并对自己的鉴赏结果感到自豪,或者觉得有足够资格在其他人面前批评电影。
沉没成本的概念在分析商业决策时候会被用到。一个常见的沉没成本例子就是宣传品牌的促销。这种情况经常导致不能被正常消化的成本,它不是典型的可能降低品牌含金量换来销量的方式(除非执行退出市场策略)。在做将来投资、销售或广告决策时,仅应考虑未来的可能性,不能因为最近大笔广告投资而便宜行事。
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叫“协和效应”,指英国和法国政府继续为协和式飞机提供基金的事,而当时已经很显然这种飞机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可言。这个项目被英国政府私下叫做“商业灾难”,本就不该开始,当时也就要取消了,但由于一些政治、法律等问题,两国政府最终都没有脱身。
资料链接
维基百科 沉没成本
个人解读
在经济学中,好多概念是反直觉的,沉没成本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在理性上,不应作为下一步判断所考量的因素。但是在情感上,人类厌恶损失并且本能的不愿意承认自己做出错误的抉择,比如说买了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强迫自己吃下去,并美其名曰节约粮食。
了解沉没成本以后,对于理性止损,会有很好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经常会在一块出现。在做决策时,舍弃沉没成本,重视机会成本,而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重视沉没成本,而无视机会成本,做出一些事后后悔的决策。
今天的文章
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是什么_经济学的内涵是什么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6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