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心理学-损失厌恶

用户心理学-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人性的本能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人性的本能,指的同样数量的收获和损失,损失带来的痛苦要大于收获带来的喜悦,即人们对损失更加敏感。心理学小文大纲如下:
image.png

(1)什么是损失厌恶?,损失厌恶对人们有那些利弊?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因此会采取一些避免或减少损失的行为。这种心理现象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人们对于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达到了等量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即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对于收益的快乐感。

损失厌恶在人们生活行为中好坏参半:

  • 好的一面:损失厌恶可以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地保护自己已有的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提高生存和适应能力,例如,在面临生命危险时,人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意志,或者在经济危机时,人们会节约开支,增加储蓄
  • 坏的一面:损失厌恶也可能导致人们做出一些不理性或错误的决策,因为他们过分地关注损失而忽视收益,或者因为害怕损失而承担更大的风险,格局受限错失更多的收益


image.png

(2)损失厌恶在人们行为的体现

  • 在投资中,人们通常会表现出“锁定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即倾向于卖出盈利的股票而留下亏损的股票 同时倾向于追涨杀跌,这也可以解释行情差和好时对炒股软件用户活跃度带来的影响都会比较大
  • 在营销中,商家经常会使用“限时优惠”、“库存紧张”等策略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是因为消费者担心错过这样的机会而造成损失,或者觉得这样的机会很难再次出现。
  • 在消费中,人们通常会表现出“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即倾向于继续投入已经付出但无法回收的成本

(3)损失厌恶如何规避

  • 理性人:了解损失厌恶的心理机制,认识到自己可能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从而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
  • 调心态:调整自己的视角,把注意力从损失转移到收益上,或者把损失看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种失败的标志
  • 听建议:向别人寻求帮助或建议,借助他人的经验或观点来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决策,避免陷入自己的情绪或偏见中
  • 定规则: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收益期望来制定合理的决策标准,遵循自己的原则和策略,不要随意改变或放弃。

行为金融学 | 损失厌恶心理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
损失厌恶心理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
如何克服损失厌恶?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今天的文章 用户心理学-损失厌恶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5-01-04 16:51
下一篇 2025-01-04 16:4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10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