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穷”的概念---数学笔记“无穷”

关于“无穷”的概念---数学笔记“无穷”本文探讨了 无穷 的概念 从 实无穷 与 潜无穷 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数学和哲学对无穷的不同理解

1.为什么要研究"无穷"问题

“无穷”这个概念一般人都是既知道又不知道, 头脑里大体能想象,但是无法精确。

自数学发展以来,无穷大就一直困扰着人类。什么是无穷呢?无穷就是没有尽头。设想一下自然数,假设一个人从1开始数自然数,无论他多么勤奋,无论他的寿命有多长,他都数不完,理由很简单:假设他数到的最后一个数是n,那么n+1也是自然数!
  
这样看起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无穷大其实就是不可数,无穷大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数,而只是一个想法,它只存在于头脑抽象概念中,但真正问题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不知道最大是多少。

与无穷大相反的方向,它的反面被称为无穷小,它的性质也同样奇怪。并且无穷小不是整数,它只能表达为一个实数,与整数不同的是,实数不是固定的,它们的分裂性质使我们能够在任意两个数之间找到并创造无数个数。

一个数可以被多次组合,多次分割。在0和1之间可能有100个数,从0.01到0.99之间甚至是几百万个,只需要在小数点后加0,一直分割这个数,就会产生许多新的数。因此,虽然0.00000000000000001 看起来很小,但可以把它除以10,从而创建一个新的无穷小的0.000000000000000001。

因此,就像无穷大一样,无穷小只存在于抽象中。同样的,它也具有不确定性性质,即它的分裂性质,我们能够在任意两个无限小的实数之间找到并创造无限个数!

既然无穷大和无穷小都只是人们头脑中抽象概念,在自然界中找不到具体的确定的实物与之对应,那为什么还有研究这个问题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确定性“。数学是一门精密逻辑语言,它是研究精确性和确定性的学问,数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给研究对象一个精确性确定性的答案。同时数学是人脑思维的语言,思维指导行动。所以在我们对现实本质的认识中,数学上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物理现实上的不确定性。

2.“实无穷”与“潜无穷”

无穷问题它既是一个数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它不确定。在数学哲学中,对于无穷问题的探讨,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争论,主要表现为两种思想。一派是“实无穷”观点,另一派是“潜无穷”观点。
  
“实无穷”思想是指: “全体自然数”是存在的,虽然数不完,但既然都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他看做是一个“全体”?这最早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观点,叫做“实在无穷”观点。换言之,即是把无限对象看成为可以自我完成的过程或无穷整体。

”潜无穷“思想是指:“自然数”是数不完的,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自然数的全体,这无穷表现为变化发展的过程,永远完成不了,是潜在的,所以叫做“潜无穷”,这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一句话常被引用:“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自古希腊以来2000多年的发展史中,多数哲学家和数学家赞同亚里士多德的“潜无穷”观点。
  
比如,笛卡尔认为:我们就不该进入对无穷的讨论,由于我们自身不是无穷,因此让我们去决定任何与无穷相关的事物是荒谬的。对于那些问我直线的一半是不是无穷,一个无穷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等问题的人,我们不要去理会他们,人不应该去想这个问题,除非他认为他的头脑是无穷的。

高斯在给朋友的信中以非常坚决的口气表明了他的见解:我反对把无穷量当做一种完成的实体来使用。这在数学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无穷不过是谈及极限时的一种说话的方式而已。

虽然如此,“实无穷”的观点并未完全消失。伽利略(1564-1642)是第一个认真思考过它的科学家。后来到了康托(1845-1918)集合论创立以后,对实在无穷的研究有了重要进展。

3.伽利略的困惑

伽利略(1564-1642)是第一个认真思考过“实无穷“的科学家
他当时就已经考虑到比较两个集合的对应关系了。
他考虑两个实无穷,全体自然数
{1,2,3,4,5,…}

全体完全平方数
{1,4,9,16,25,…}
也构成实无穷,那么,要比较他们的多少,是自然数多呢?还是完全平方数多?

直观上看,当然是自然数多。前10个自然数里,完全平方数只有1,4,9三个;在前100个自然数里,完全平方数只有10个,占10%;在前1万个自然数里,完全平方数有100个,只占1%;在前1亿个自然数里,完全平方数更微不足道了,只占0.01%。看起来,自然数比完全平方数多得多。

可是,另一个角度看,有一个自然数,便有一个完全平方数,他们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 , 2 , 3 , 4 , 5 , . . . . . 1 , 2, 3, 4, 5,..... 12345.....

1 2 , 2 2 , 3 2 , 4 2 , 5 2 , . . . . . 1^2 , 2^2, 3^2, 4^2, 5^2, ..... 1222324252.....

把所有的自然数排成一行,然后每个自然数肩膀上加个小小的2,便构成全体完全平方数, 难道加了一个小小的平方,就把全体自然数变少了吗?伽利略没有解决这个难题,他把这个困惑留给了后人。

4.“实无穷”把无穷看做是一个集合,进而研究无穷集合的一一对应问题。

前面说了,实无穷的观念是把无穷看做是一个“全体”,其实就是一个集合。进而研究这个集合的问题。首先自然想到的研究它的大小问题。假定有两个集合A与B,怎么比较他们的大小? 对于集合来说,大小并不是单个素的大小,而是指集合素的个数。

不管是有穷集还是无穷集,如果能在A与B两个集合的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应该承认A与B的素一样多。这是康托提出的观点,也是现代数学承认的观点。

所以集合的大小不能简单地叫做“大小”了,用数学语言表达:叫势(cardinality)。如果两个集合间的素能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就说它们等势,这也是我们比较集合大小的方式。

对于无穷集合来说,就转化为研究它们之间素的对应关系上。

5.康托的“对角线法”

康托建立了集合论(set theory),并系统地研究了集合(尤其是无穷集合)的大小(“势”的问题)。

康托在1874年发表的论文,证明了实数集合大于自然数集合。这是他最重要的贡献。

他用的是反证法。

2.每个点的长度对应一个0到1之间的实数。每个点对应一个实数,这样就建立了自然数集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

每一个点的长度都能以小数形式表达, 并且在表达形式上,把该小数写成小数点后具有无穷位小数。例如0.…=0.…,在表达形式上,我们选择后者。

该数列小数形式表现如下:

x ( 1 ) = 0. x 11 x 12 x 13 x 14 . . . . . x 1 n . . . . . . x(1)=0.x_{11}x_{12}x_{13}x_{14}.....x_{1n}...... x(1)=0.x11x12x13x14.....x1n......
x ( 2 ) = 0. x 21 x 22 x 23 x 24 . . . . . x 2 n . . . . . . x(2)=0.x_{21}x_{22}x_{23}x_{24}.....x_{2n}...... x(2)=0.x21x22x23x24.....x

今天的文章 关于“无穷”的概念---数学笔记“无穷”分享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5-01-02 10:57
下一篇 2025-01-02 10:51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bianchenghao.cn/bian-cheng-ji-chu/99746.html